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155|评论: 27

[四川群众呼声] 遍地的“非遗” 餐饮,敢说清是国家级还是 “村级”?[已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9-3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餐饮企业西贝陷入漩涡,甚至找人打出口号强行把自己跟“地方”“非遗”绑定。 然而网友反复回想,也实在搞不明白他们哪项手艺沾边非遗名录,总不能整个品牌是非遗吧!经西贝这一出,好多人突然发现,身边打着“非遗”噱头的玩意儿还真不少。随便进个商城底下负一楼,你就遇到好些 “非遗”,面是非遗、粉是非遗、包子是非遗,楼上五家火锅三家是非遗,到底是什么级别什么技艺的非遗,很少有敢挂详细信息的。

绑定.png
秘之操作

我家小区门口小吃店,今年换第三家了,前两个包子、凉拌菜都是非遗,这第三家货都还没进店,非遗牌子先挂上了。问是跟哪个传承人学的手艺?跟上个月才开班师傅学的都还好,就怕速冻产品热一哈就“非遗”了。好多路边非遗美食品牌的历史都超不过可口可乐,甚至不会超过肯德基的疯狂星期四。

ai.png
ai能一次性搞定的图,你们说现实有多少料

反正我搜了下四川非遗、成都非遗,我们经常看到的路边“非遗”就没几个是实打实的。也不知道这个风气是什么时候被谁带起来的!什么玩意儿都能打着非遗幌子,出了问题商家换个牌子祸祸,那些用财富和精力一辈子致力于传承发扬真非遗的人和地方不光莫名其妙被人白嫖了,还要承担骂名,“打着XXX名头的都是骗子”。

遍地挂非遗的乱象,真让人恼火,希望能好好治理下:

让挂“非遗” 的商家亮明身份 。 不管是门店墙上还是网上详情页只要你挂”非遗“,必须把底色亮出来:到底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就算是区县评的,你们村评的,要把传承人叫啥、认证编号多少公示。

应该有目录申请人、权利方收费或免费授权才能挂“XXX技艺非遗”标识。品牌打着非遗招牌揽客,也该跟”专利“一样,由申请成功且被录入非遗名录的传承人、机构、企业或地方等权利方授权才能挂上“非遗”标识。(在人民大众心中,非遗标识可比普通商标或者专利档次高多了,所以更能接受溢价。)即便不收费授权也能一定程度上保证非遗产品的品质和避免鱼龙混杂,避免学都没学过这个制作技艺的买点速冻产品来就“非遗”了。

还得给咱们消费者留个说理的地方,市场监管和文旅部门能不能整个联合举报通道?网络查询渠道能不能方便些?比如扫个商家贴的 “非遗标识”就能核对信息,就能直接举报不对劲的地方,核实了还能给举报人发点奖励,这样全民盯着,假非遗哪还敢遍地蹦跶?​

最后,美食类非遗应该卡紧门槛,不要开了几年的店子搞点材料交点钱找个代理就非遗了,假非遗要治理,真非遗要有品质。不然真货跟假货挂非遗都只是一个噱头,只能剩一地鸡毛。

代办.png
网上一堆代申非遗美食中介

治理假非遗不是小题大做。对咱们消费者来说,不想“伪非遗” 交智商税,花的每一分钱溢价都能清楚知道是不是用在真手艺上,知情权才算真落实;对那些真非遗来讲,把蹭流量的“水货”清出去,让非遗手艺的传承人、传承单位、传承地能拿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才更有动力把老手艺传下去,不至于让好东西断了代;往大了说,也能守住非遗的本真,才不会被乱七八糟的商业乱象稀释了价值,真真正正实现 “活态传承”。​别让好好的“非遗”,最后变成奸商割韭菜的工具了!


附:
成都非遗保护中心官网——代表项目——传统技艺链接
四川非遗保护中心官网——代表项目——传统技艺链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0-28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网友:
  非常感谢您对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关注与监督,针对您提出的问题,现回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关于非遗代表性项目与一般性非遗项目
  非遗代表性项目具有较大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并经单位或个人申报、文旅主管部门审核、专家评审、社会公示、政府公布等程序后,纳入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等非遗代表性名录的具体项目。非遗代表性项目具有明确的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是官方认定的“典型代表”,享有专项保护政策和资源支持。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非遗概念的界定,除了政府认定的“典型代表”,仍有大量非遗项目存在于民间。
  (二)关于滥用非遗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五条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省非遗保护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利用代表性项目进行艺术创作、出版、旅游活动等,不得歪曲、贬损、滥用和过度开发。”但针对非遗项目的滥用,没有相关详细说明以及相应的处罚规定。
  (三)关于非遗标识的使用规定
  2007年7月,文化部办公厅印发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管理办法》的通知(办社图发〔2007〕14号),第六规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可用于公益活动和商业活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权利人鼓励将标识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活动。使用人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用于商业活动,应当事前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出申请,并取得许可。”
  (四)关于成都市非遗代表性项目情况
  目前,成都市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971个,其中国家级25个、省级90个、市级221个、县级635个。市文广旅局制定印发了《成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管理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认定、保护、管理、纪律与监督作出明确规定。
  二、针对建议的工作举措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扎实推进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积极争取将非遗滥用的处罚措施纳入立法内容。目前,文化和旅游部正在牵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成都市正在制定《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条例》,我们积极主动将社会各界对非遗保护、管理、传播、监督等方面的意见向文化和旅游部反映,并积极争取将歪曲、贬损、滥用等方式使用非遗的规定及相应的处罚措施纳入《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条例》立法内容。
  (二)健全非遗代表性项目查询平台。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官方网站和“成都非遗”微信公众号上均能查询成都市非遗代表性名录。目前,我市正按照文化和旅游部工作要求,在全国非遗保护管理平台录入四级名录并保持更新,今后非遗代表性项目将有权威的线上查询渠道与信息核验依据,为项目规范认定、标识合法使用及日常监督核查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三)建立成都市非遗项目数据库。据了解,文化和旅游部拟在近期开展全国非遗普查工作,届时成都市将全面开展非遗项目调查工作,并建立非遗项目数据库,包括非遗代表性项目、一般性非遗项目,为非遗保护传承和规范监管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四)配合中国非遗保护中心规范非遗标识商业应用。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用于商业活动,应当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使用申请书》(见附件2)一式两份,以及申请人法人营业执照或法人资格证明文件的副本原件或复印件,并加盖申请人公章。”我局将联合市级相关部门加强对市场主体使用非遗标识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结合即将建立的成都市非遗项目数据库开展非遗传播推广的市场规范工作。
  欢迎你继续关注非遗保护工作,如发现具体违规线索,可与我局及相关部门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处理。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2025年10月28日
满意(1)
不满意(0)
发表于 2025-10-2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看到餐馆挂 “非遗” 牌都犯嘀咕,到底是真有传承还是自封的?

发表于 2025-10-2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能像商品标注产地那样,把国家级、省级这些等级明明白白写在招牌上,消费者也不用猜来猜去了。

发表于 2025-10-2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区楼下半年换了三家 “非遗” 小吃店

发表于 2025-10-2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开的网红奶茶都敢贴 “非遗” 标,感觉 “非遗” 成了随便用的营销话术

发表于 2025-10-2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担心哪天大家提到非遗餐饮,第一反应就是“不靠谱”。
发表于 2025-10-2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让商家公示传承人姓名和认证编号
发表于 2025-10-23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吃号称“非遗”的手工面,问老板手艺传了几代,他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发表于 2025-10-23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有公开信息,这种“伪非遗”根本藏不住

发表于 2025-10-2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连速冻包子加热了都敢叫非遗
发表于 2025-10-2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糊弄人
发表于 2025-10-2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遗餐饮的核心是传统技艺,得卡紧门槛,不能让交了钱找个代理就能拿到

发表于 2025-10-2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毁了真正的老手艺
发表于 2025-10-23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搞个全国统一的非遗餐饮查询平台,扫码就能看认证信息
发表于 2025-10-23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设个举报奖励,让消费者都成 “监督员”,假非遗肯定不敢这么嚣张。

发表于 2025-10-2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贝那事儿就挺离谱
发表于 2025-10-2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硬蹭

发表于 2025-10-23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讲不清具体技艺,商家要是真想打非遗牌,就得拿出实打实的传承证据,别光靠口号圈钱。

发表于 2025-10-2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非遗”餐饮连品牌历史都没超过十年,比肯德基疯狂星期四的时间还短,哪来的“传统技艺”可言?这种明显的漏洞,监管部门该好好查查。

发表于 2025-10-23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真非遗传承人一辈子守着一门手艺不容易,结果现在假非遗遍地都是,不仅分走了流量,还让消费者对非遗产生怀疑,这对真正的传承者太不公平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