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96|评论: 1

乐山“城管打人”反转:“谁闹谁有理”遭遇水土不服,公正执法和守法才是城市治理正道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10-1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乐山“城管打人”反转:“谁闹谁有理”遭遇水土不服,公正执法和守法才是城市治理正道



                            谢歌说事

         近日,一则“乐山城管掀摊打人”的视频在网络间引发关注,视频里掀翻的水果、“城管打人”的呼喊,一度将执法者推向舆论风口。但不到24小时,乐山市中区官方的详细回应与事实还原就让事件迎来反转:并非城管暴力执法,而是涉事水果店多次占道拒不整改,店主为混淆视听自掀摊位、抓伤执法人员,最终3名违法行为人因阻碍执行职务被行政拘留。

640


       这场闹剧的收场,印证了一个道理:在法治日益完善的城市治理中,“谁闹谁有理”的旧思维早已水土不服,唯有公正执法和守法才能平衡民生与秩序。

       从官方披露的细节看,此次执法并非乐山城管的“突然发难”,而是其耐心前置的结果。涉事水果店所在的演武街,早已进入占道经营常态化管理范围,而执法队多次上门沟通解读法规,商户却置若罔闻。据报道,9月27日,多部门联合送法上门,明确整改要求仍被拒绝,直至28日专项整治,执法人员仍先阐明《乐山市城市管理条例》,尽到了普法告知的义务。我们认为,这种先劝导、再警示、后执法的流程,既避免了一刀切的生硬,也体现了乐山市城市治理对商户合法权益的尊重,而网传视频中所谓“执法人员欺负人”,不过是店主为逃避整改编织的谎言。

       涉事商户的行为,更是戳破了“谁弱谁有理”“谁闹谁占优”的误区。面对合规执法,他们选择的不是配合整改,而是用推搡、抓伤执法人员的暴力对抗,用自掀水果摊、向围观群众哭诉的方式制造“受害者”假象。这种以闹博同情、以谎扰秩序的手段,看似能借助舆论压力逃避责任,实则触碰了法律红线,那就是,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无论以何种悲情包装,本质都是违法行为。面此次3人被行政拘留,不是城管执法强硬,而是对法律尊严的捍卫,更是对“闹而优则免责”歪风的纠偏。

       城市治理的本质,不是执法者与商户的对立,而是民生需求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商户希望扩大经营、便利生计,这本无可厚非,但占道经营侵占的是公共道路,影响的是交通畅通与城市环境,损害的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利益。乐山城管此次执法的刚柔并济中的“柔”在于对商户合理诉求的理解与多次劝导,而“刚”也是在对违法行为的依法惩戒,其最终目的不是整治商户,而是为市民打造畅通与整洁并存的生活空间,这恰恰是城市治理的核心使命:既不让少数人的任性破坏多数人的权益,也不让执法的刚性忽略个体的合理诉求。

      值得思考的是,在信息碎片化传播的时代,片段式视频+情绪化呼喊,很容易主导舆论走向。但在此次事件中,“城管打人”的声音一度盖过真相,若非官方及时公开执法细节、还原事件全貌,恐怕会让公正执法陷入网络舆论围剿。这也提醒我们,面对涉执法类舆情处置,执法部门既要保持依法执法的定力,也要有公开透明的自觉,那就是,用事实击碎谣言,用细节赢得信任。而公众在面对此类信息时,也应多一分理性判断,少一分情绪跟风,避免成为以闹造势者的工具。

      乐山这场“城管打人”的反转闹剧,最终以违法行为人被拘留和执法真相大白落幕。它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容不得“谁闹谁有理”的生存空间。商户经营需守规,执法过程需透明,舆论监督需理性。唯有执法者依法、经营者守法、公众理性,才能真正平衡好民生温度与城市秩序,让每一座城市既有烟火气,也有整洁美。而“谁闹谁有理”在乐山市遭遇的水土不服,正是城市法治进步的生动写照。

        让我们一起对“谁闹谁有理”,说不。

        关注“谢歌说事”,看热点新闻事件,给你不一样的视角。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0-1 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边是城市管理,一边是要生存。本就矛和盾的关系!岛主的观点是不被带节凑,一旦出了问题或者焦点,双方都要进行处理!若处理一方是不可取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