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庆:跨越世纪的万人齐唱《东方红》 上世纪 90 年代国庆前夕,成都人民南路广场(今天府广场)上,万人齐唱《东方红》的声浪簇拥着汉白玉伟人毛泽东塑像,绕着如今已无存的米黄色钟楼。这方承载市民生活的广场满是热忱:西南民族学院学生身着各民族盛装汇入人群,嘹亮歌声与手中鲜花相映,成为午后一道靓丽风景,一并揉进国庆欢腾里。 钟楼电子报时的《东方红》与合唱叠成动人交响,角落双层大巴驶过,车窗里的人随旋律摆动,满是对生活的向往。彼时香港电影的浪漫仍在街头流转,却不及这份同心热忱——有人攥着电影票根驻足,望国旗与流动色彩,笑意里藏着对日子的期许。 如今再看相册,那声浪、情意与大巴剪影仍如暖泉。广场最动人的,从不是过往的建筑;米黄色钟楼虽已不在,可万人同唱的共振、民族服饰映出的改革开放新生活、一代人望未来的模样,这些藏在岁月里的深情却始终鲜活。即便钟楼无存,这份欢腾与深情仍暖人心头。恰如林徽因所写:“但我不信热血不仍在沸腾,思想不仍铺在街上多少层,甘心让来往车马狠命的轧压,待从地面开花,另来一种完整”,当年烟火里的家国热忱,正是岁月磨不灭的精神根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