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央企,无人敢整顿职场
这两年,以吃苦耐劳、任劳任怨闻名的中国人,突然开始“整顿职场”。
准点下班、拒绝团建、深研劳动法、怼天怼地怼老板、一言不合就把公司开了...正是这届打工人整顿职场的方式。
当然,这其中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为主,但可喜的是,在这批年轻人的带领下,80后、90后的“老家伙”们,也开始有了反抗意识,前阵子圈内一个一百多页PPT举报老板的“孤勇者”,就是80后。
勇于整顿职场的人这么多,这其中,却似乎缺少了“国央企人”这个群体。
在很多人的眼里,国央企人实在是太怂了,对待领导唯唯诺诺,对待工作谨小慎微,
很多人被公司边缘化、被领导欺辱、被同事排挤,“熬”得度日如年,也依旧不敢反抗。公司虐我千百遍,我待公司如初恋。
其实,国央企人这么“怂”,原因挺心塞的。
体制内人敢于整顿职场,因为他们有“编制”护身符
*乎、小*书常看到一些体制内人传授“躺平”大法、分享怼领导、举报、甚至SF的经验,和领导斗智斗勇,精彩纷呈。
相比之下,国央企人整顿起职场来,就显得底气不那么足了。
公务员有行政编制傍身,他们不归《劳动法》管,无需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受到《公务员法》的保护。
在企业,员工和用人单位之间是雇佣关系,遵守的是雇佣劳动制度,而公务员与单位是平等的关系,单位没有开除人的权力,人事权掌握在组织部门手里。
只要不作大死(比如吸毒、违法犯罪、醉驾...),他们是很难被开掉的,所以公务员是公认的“铁饭碗”。
而国央企则不一样。
虽说社会上也常有人认为国央企是“铁饭碗”,很多传统行业、垄断行业的国央企也有不轻易开人的传统,
但大部分国央企已经越来越和市场接轨,遇到效益下滑时,裁员优化不是什么新鲜事,
至于因为工作不称职、岗位不匹配、得罪领导、劳动合同到期...而顺势被优化的,也屡见不鲜。
相比体制内来说,国央企人端着的顶多是一个“泥饭碗”,看上去似乎也牢固,但稍微施加一点外力,就会被捏得粉碎。
所以国央企人,深知自己没有那么强大的后盾,任性不得,只能该苟着就苟着,该认怂就认怂,什么整顿职场,也就是私下里口嗨,不存在的。
民企、外企人敢于整顿职场,因为他们有“提桶跑路”的勇气
对于民企大厂、外企人,虽然996、007,但人家接受过市场和先进技术、经验的洗礼,有一技傍身,跳槽容易啊!
再加上薪资丰厚,也可以冲抵掉一部分高强度、高压工作带来的不适,
不是有句话:没有什么问题是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多给点钱。
而国央企,进了这道围城,就开始了“温水煮青蛙”,
收入虽然不高吧,但福利还可以,还可以安慰自己“安贫乐道”;
虽然内卷、内耗严重吧,但调整自己的心态,日子还是能过下去的;
虽然也不是那么稳定吧,但比一些小民企还是要好太多,忍一忍苟到退休也不是完全没有指望的。
于是几乎每个人都要经历“质疑他们(国央企前辈)理解他们-成为他们”的心路历程,
时间一久,留下吧,眼睁睁看着自己能力退化、思维脱轨;离开吧又不至于,
于是呆得越久陷得越深,直到再也没有勇气蹦跶。
所以,国央企人为什么“怂”?
因为他们知道,“整顿职场”一时爽,整顿完之后,是真的会“丢掉工作悔断肠”的。
而万一丢掉工作,技能已经退化,思维已经“体制化”,和外面世界格格不入,
又上哪去找更好的去处呢?
不是他们不想整顿职场,而是他们不敢啊!
所以,就算是年轻时也曾十分叛逆、一言不合就辞职的非典型中年少女我,
“整顿职场”的唯一方式,也只能是利用业余时间干干副业罢了。
这已经是人到中年,“怂包"如我,最后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