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30|评论: 1

[原创] 从“出片式旅游”之争探究新时期旅游的意义

[复制链接]

差不多是在国庆假期的小结里,一场关于“出片式旅游”的讨论成为舆论焦点。


论起来,其不外乎是人们度假之旅裹着两种模样的旅途。一种是在网红机位前,游人排队数时,然后举着手机细细校准光影,将山河的片段裁进方寸之间。另一种是在山林深处的篝火旁,搪瓷碗盛着热汤,白雾袅袅里,笑声随晚风漫过松枝。


这场关于“出片式旅游”的讨论甚或是争论,原不是要分个是非,而是叩问所有的旅行者,当掌心的手机重塑了看世界的方式,旅行的价值,该藏在镜头里,还是心魂里?



一、掌心方寸,载动万千风景



中国的旅游之盛,是与掌心的技术同频生长的。2025年以来,据称有30多亿人次踏遍山河,3万多亿元的花费里,藏着国民手中那部小小的手机。


手机早就不是单纯的通讯工具,而是装着光影魔术的“画笔”。


从前相机是稀罕物,能携它踏遍山河的人少之又少;如今计算摄影藏在芯片里,AI修图是指尖的巧思,小米的“大师人像”能留住逆光里的温柔,OPPO的哈苏调校能还原九寨沟水色的层次,连寻常人也能为旅途写下一行“大片”般的诗。



社交平台更是给了这些“诗”一个去处。带了地理标签的旅行影像,获赞量总比寻常内容多几分,人们拍、修、发,像完成一场小小的创作仪式,把脚下的路,变成屏幕上可分享的温暖。


连景区也换了模样,洛阳应天门造了汉服穿越的场景,四川甘孜州的文旅工作人士着古风衣裳立于贡嘎雪山前,把雪山变成了“武侠江湖”,致使旅拍订单涨了两倍多。


因为技术,让更多人有了触碰远方、诉说远方的机会。台湾女作家三毛说旅行能“重启人生”,如今这重启的模样,便藏在每个人掌心的屏幕里,藏在那些被定格的光影里。



二、镜头内外,藏着旅途的两难



有调查说,八成多的年轻人曾为一张照片奔赴某个角落,可六成以上又坦言,匆忙的镜头让旅途少了些滋味。


这两难,原是数字时代的寻常。有人为了打卡十二处网红点,一天走三万步,屏幕里的九宫格满是风光,可脚下的路却走得慌张。当然,他们不是不爱风景,是想在每一次有限的时间里借这些光影,在流动的人间里找一份归属感,像从前人珍藏明信片那样,把“我曾见过”变成可触摸的证明。



可若只顾着镜头,倒真会错过一些要紧的。在敦煌莫高窟前,若只顾着找最佳角度,或许会忘了壁画上飞天的衣袂曾拂过千年风沙。在洪崖洞的灯火里,若只盯着屏幕里的赛博光影,便错过了巷口小面的麻辣鲜香。


神经科学说,专注拍照时,大脑里管理性的区域会醒着,管情感的区域却悄悄歇了。呵呵,原来太执着于“留住”,反倒会忘了“感受”。



可也不必全然否定镜头的好。剑桥大学的实验说,视觉是记忆的钥匙。一张夜市的照片,能唤醒当时的烟火气、方言的叫卖声,连空气里的甜香都能一同记起。


为此,可以这样说,关键不是“拍不拍”,而在于你是否真的欢喜。若有人爱钻研摄影参数,像匠人打磨作品,这份快乐,与登山者站上珠穆朗玛峰之巅的欢呼,原是一样的。



三、快乐为本,何论旅途模样



无聊的世人总爱给旅行排个“鄙视链”,说深度游比打卡游高级,小众探索比网红跟风珍贵。


可数据里藏着真相,六成八的人旅行,是为了逃离日常的琐碎;剩下的三成二,才是为了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这便让我们懂得,旅行没有固定“该有的模样”,只看心是否真的舒展。



有人在京都的枯山水前,看石子铺就的纹路悟“留白”,心在寂静里安歇;有人在迪士尼的城堡下,拍满千张照片,让笑声落在每帧画面里,心在热闹里欢喜;有人追冰岛的极光,任思绪随星光漫散;有人守成都的熊猫公园,为看到一眼花花的慵懒而雀跃。这些选择哪里有高低?不过是不同的心,拣选了不同的快乐。


父辈们以前爱在景点前举着相机合影,如今年轻人爱发vlog,本质都是把“我曾走过”藏进时光里,阿姨们的丝巾、年轻人的滤镜,都是对快乐的真诚奔赴。



也有游客在湘西的土家村寨里,学着采茶、跳摆手舞,他们就是为了融进那片烟火,这种共鸣的快乐,原比走马观花更长久。对他们来说,旅行不是为了显示优越,而是为了让心多些滋味,多些开阔。



四、寻一份从容,让旅途温润



旅游可以“怎么高兴怎么来”,不过却不该纵容任性。为了拍照踩文物、攀危崖,这般损伤风景与自己的事,当是不可取的。


此番讨论聚焦下的镜头与心魂的矛盾,多数时候是能慢慢化解的。



个人若能多些从容,在敦煌,先花两小时看壁画上的线条如何流转,听飞天的故事,再留半刻钟为光影驻足,这般从容,倒让镜头与心都得了满足。


产业人若能多些巧思,诸如故宫把数字文物与实景导览相携,AR技术让红墙下的拍照,也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既留住光影,也留住了底蕴。


平台若能多些包容,像小红书试着推“旅行手账”“声音明信片”,不只有照片,还有文字的温度、风声的温柔,让旅途的记录,多些模样。



五、我们都是向心而行的旅游者



从从前的“到此一游”,到如今的“出片竞赛”,旅途的模样变了,可核心从没有变,都是为了找一份快乐,找一份自在。


还是三毛,她说过:“你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都藏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



人生的旅途原是这样。不必问哪一种走法更“对”,只问心头是否有暖意。


你裁进屏幕的风景,我盛在碗里的烟火,都是与世界的温柔对话。我们走在向心而行的路上,那些藏在光影里的欢喜、落在烟火中的满足,终会酿成气质里的温润,谈吐间的开阔。


因为,所有走向远方的脚步,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回到自己心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lkq

发表于 2025-10-9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