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国际金价触及4000美元/盎司】
7日国际金价延续涨势,在当天亚洲交易时段一度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整数关口,报每盎司4000.1美元,为历史上首次。
近期,受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危机持续、市场对美联储未来多次降息预期增强,以及全球多个地区地缘冲突持续等因素影响,投资者不断增持黄金避险,推动国际金价屡创新高。
【金价爆了,今年已涨超50%!】
10月7日,金价继续狂飙。
截至发稿,现货黄金历史首次站上3980美元/盎司,年内已涨超50%;纽约黄金期货则再次突破4000美元大关,又创历史新高,年内也已涨超50%。
国内金饰价格也在不断刷新纪录。10月初,国内主流品牌足金首饰克价普遍突破1100元。周生生足金饰品涨至1157元/克,周大福涨至1155元/克,老庙黄金涨至1151元/克。
一位珠宝品牌销售人员坦言:“金价每天都在调,很多客户是看到涨了之后,反而更加坚定要买。”
全国多地金店被挤爆
有人一次花16万元买金饰
“要不是早起一个小时,根本抢不到号。”10月4日清晨,在上海城隍庙黄金珠宝市场门前,一位准备婚嫁的消费者一边排队一边抱怨假期排号的激烈程度。金价的高位运行,不仅没有削弱人们的购买热情,反而让黄金饰品市场在这个“双节”假期里迎来了一波难得的消费热潮。
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天河路、北京路等核心商圈发现,周大福、周生生等黄金品牌门店内客流如织,选购金饰的市民络绎不绝。部分消费者展现出强劲购买力,单笔消费金额从数千元至数万元不等。
为吸引客流,多家金店特别推出“国庆特惠款”转运珠,部分3D硬金编织手绳也打出“特价优惠”,“许多年轻人都很喜欢一口价的转运金珠,也有婚嫁需求的消费者一次性花费16万元购置足金首饰,大全套包括一对龙凤镯、项链以及戒指。”天河商圈某黄金品牌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假期以来销量还是比较理想,“重金”下单的除了婚嫁足金首饰,还包括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元素的摆件,比如寓意祈福平安、招财进宝的金蟾、貔貅、如意棒等。
据读特新闻报道,记者连日走访深圳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水贝金时代黄金批发市场,发现现场人流如织。其中不少人还是拖着行李,从外地来深旅游兼带“淘金”的。在万山珠宝商业中心,一名商家告诉记者,平时周末接待广东省内高铁一族居多,而国庆期间还接待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其中,涉及婚庆产品的店铺生意最是红火。
广东深圳水贝黄金商户吴倩表示,“国庆期间,人流量至少翻两倍。我们这里围得水泄不通,基本上没有停过。”
这个假期,水贝市场内的龙凤镯、喜字链、对戒等传统婚庆金饰依旧是销售主流,而随着金价持续攀升,5D工艺黄金凭借其轻量化、立体感的特色和时尚设计,正成为婚庆市场的新宠,尤其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邓柳美 广东深圳水贝某黄金展厅客服经理:我们商场在国庆期间,人流量达到日均3万人次,同比增长10%左右,环比上个月基本上翻2到3倍。
走访中,多家黄金品牌的店员都以金价上涨的态势作为营销“卖点”,称根据今年国际金价涨势,往后可能会更贵。周大福门店店员告诉记者,现在有促销活动,千足金每克有70元的优惠。
六福珠宝柜员表示,国庆期间像盘缠手串、泥鳅背手镯、八宝罗盘、葫芦等大件热销。“国庆后一口价饰品价格也会上调20%-25%。之前有个顾客观望了2个月,现在金价每克涨了140元,挺后悔的。”
高盛:上调金价预估
“坚定买家”正持续加码
多位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轮金价迅速攀升的背后,是地缘政治紧张、美联储政策预期摇摆及美国政府“停摆”危机叠加引发的避险情绪爆发。尤其是在非农就业数据延迟、美联储沟通窗口模糊的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独特价值再次凸显。
7日,高盛将2026年12月金价预估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先前预估为4300美元。预计2025年和2026年各国央行的黄金净购买量将分别平均为80吨和70吨,因为新兴市场央行可能会继续通过增持黄金来实现外汇储备
的结构性多元化。
高盛将黄金买家分为三类:西方ETF投资者、各国央行和投机者,而近期金价的上涨主要反映了“信念坚定”的个人买家正在加大采购力度。
据高盛近期报告显示,黄金买盘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当前金价上涨并非由投机行为驱动,而是以个人投资者和各国央行为主的“坚定买家”持续加码。尤其是西方ETF投资者重新“回流”,使得黄金ETF资金净流入量超出此前模型预测水平。
德意志银行表示,黄金价格再度刷新纪录高位,主要是因为避险情绪。该行分析师亨利·艾伦在一份研报中表示:“投资者一方面看好股市,但同时也担忧存在重大下行风险。黄金价格的驱动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它被视为避风港。”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王青分析,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美国政府持续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施加压力,加之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带动当月国际金价涨幅明显扩大。
【9月净买入1.24吨,中国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金价疯涨,专家:买黄金仍是大方向】
10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披露,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较8月末上升165亿美元,升幅为0.5%。
对此,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解读,9月份,受就业数据疲软影响,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00%~4.25%,全球资产价格整体上涨,美元则低位震荡。受资产价格变化与汇率波动综合影响,9月末外储环比上涨165亿美元。
进一步看,9月末外汇储备已创2015年12月以来最高,较上年末也大幅增加13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00亿元)。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中国9月末黄金储备报7406万盎司(约2303.523吨),环比增加4万盎司(约1.24吨),为连续第11个月增持黄金。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暴涨,截至发稿,纽约黄金期货报3985.97美元/盎司,盘中一度突破4000美元/盎司,年内涨幅已达50%。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今年以来
外储规模上升1363亿美元
国家外管局解读,2025年9月,受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策及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小幅震荡,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3387亿美元
对于9月末外储规模出现一定幅度上升,王青分析,主要受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带动。其中,受美联储重启降息等带动,9月全球主要股指普遍上行,美债收益率走低,美债价格上扬。这些都会带动我国外储投资的金融资产估值增加。
不过,王青指出,受前期美元震动幅度巨大、对美联储降息等利空因素充分消化,以及未来美元降息路径较为温和等影响,与8月末相比,9月末美元指数仅下跌0.03%,基本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此前因美元大幅贬值、带动我国外储中非美元资产估值上升的影响在9月显著消退,是当月外储规模升幅较上月收窄的一个原因。
拉长时间线看,9月末我国外储规模已连续两个月升至3.3万亿美元之上,创2015年12月以来最高,较上年末也大幅增加1363亿美元。
从汇率角度,温彬分析,9月份,美元指数收平于月初的97.8,前期市场对美联储降息已有充分定价,美元阶段性下跌压力基本释放。非美货币相对疲弱对美元亦有支撑,日元、英镑兑美元分别下跌1.1%、0.5%。资产价格方面,以美元标价的已对冲全球债券指数上涨0.7%,美股延续强势上涨,9月份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3.5%。美联储降息向全球释放流动性,主要经济体股市保持高景气,日经指数上涨5.4%,欧洲斯托克指数上涨1.2%,股债双强对外储形成支撑。
专家:
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展望后市,王青分析,考虑到当前外储规模已处于3.3万亿美元以上的偏高水平,且当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有限,不排除9月央行实施一定规模的外汇净卖出的可能——这能够将外储规模控制在适度水平。
王青按不同标准测算指出,当前我国略高于3万亿美元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水平。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未来外储规模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外部环境波动加大的背景下,适度充裕的外储规模将为保持人民币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重要支撑,也能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温彬判断,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基本落地,多数经济体税率低于4月份最初设定的水平,中美贸易谈判亦稳步推进,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所收敛,叠加我国贸易伙伴多元化、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出口继续发挥稳定跨境资金流动的基本盘作用。我国稳步扩大金融市场开放,拓宽跨境投融资渠道,人民币多元化资产配置功能凸显,境内证券市场对外资吸引力有望继续增强。我国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有利于外汇储备规模保持基本稳定。
黄金储备方面,2025年9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第11个月增加,但增量连续第7个月处于低位,王青表示符合市场预期。
9月末黄金储备为7406万盎司,连续11个月增加
王青分析,9月美联储恢复降息,美国政府持续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独立性施加压力,加之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居高不下,带动当月国际金价涨幅明显扩大。由此,9月央行增持黄金规模降至2024年11月恢复增持以来的最低水平。近期央行继续增持黄金,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而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增持黄金的需求上升。
王青进一步分析,事实上,近期央行在国际金价大幅上涨、屡创历史新高过程中持续小幅增持黄金,释放了优化外汇储备的清晰信号。背后是截至2025年9月末,我国官方国际储备资产(主要由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构成)中黄金的占比为7.7%,明显低于15%左右的全球平均水平。
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角度出发,王青认为,未来需要持续增持黄金储备,适度减持美债。此外,黄金是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来看,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以及应对当前国际环境变化等角度出发,未来央行增持黄金仍是大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