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92|评论: 0

[四川教育] 68名高中生入选今年四川“英才计划”,其中的含金量谁懂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四川省)拟入选学生名单近日公示,全川共68名中学生上榜。若按地域分,包括成都54人、眉山7人、绵阳3人、德阳2人、资阳2人;若按学校类型分,则为公办校52人、民办校16人。


>>>今年上榜的学生,来自哪些学校?
英才计划改稿-2025.10.10-再改151.png
今年入选的68名学生,近8成来自成都,从川内其它地方“走”进“英才计划”的学校,包括仁寿实验中学、眉山中学、德阳中学、洪雅中学、乐至县吴仲良中学、绵阳中学以及资阳中学。而在成都入选的中学中,成都树德中学有5人,成都二中4人入选紧随其后,成都四十九中、成都市教科院附中、成都铁中、新都一中、成都市实外西区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分别有3人入选。
随着学校转公并与“四七九”并列、纳入市直属管理,成都市第二中学(成都科技中学)自去年在“英才计划”选送方面取得突破,去年2人入选,今年人数翻番,包括2名高二学生通过生物考核、2名高一学生分别通过数学、物理考核。
英才计划改稿-2025.10.10-再改427.png
(↑成都二中入选学生雷樊骄杨、蒋玥、叶品心、陈浩天)
新高一的孩子如何适配“英才计划”呢?该校有关负责人介绍,入选的两名高一学生初中并未在成都二中就读,但他们通过学校举办的夏令营,为数学、物理拓展打了一定基础。学校在开学后还向高一、高二学生提供竞赛选修课,全校有百余名孩子参加,上课时间包括周中的两节晚自习和周五选修课时间,重在兴趣培养、可随时退出。今年成都二中共有10人参加“英才计划”预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均有2个名额,“化学、生物学科以竞赛题目为主,反而数学、物理的题目相对‘基础’,而计算机更是着重考察数学能力。”
英才计划改稿-2025.10.10-再改698.png
(↑成都四十九中入选学生邵逸宸、李智瑞、钟兆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英才计划”省内5市申报名额共500人,申报学生由各市中学推荐。成都四十九中今年申报3人就有3人杀出重围,堪称该校在科创培养方面的重要成果。据了解,成都四十九中通过开设丰富的校本选修课程、组建高水平的学科竞赛与科技创新社团、举办专家讲座等,积极为学生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今年入选的两位高一学生均为校内直升生,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该校“初高中一体化”拔尖培养体系的实力。

>>>“英才计划”,为什么值得一“冲”?
“中学生英才计划”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大学,接受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著名科学家的指导,使中学生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激发科学兴趣、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为建设科技强国输送后备力量。自2013年在川试点以来,四川省科协和省教育厅联合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已培养英才学子471人。
入选“英才计划”后,以一年为培养周期,不会占用原高中上课时间,而是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跟随大学顶尖学者参加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如绵阳外国语学校今年入选学生蔡名扬就将接受四川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高福华指导。作为高能量密度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高福华长期从事微纳光子学、激光调控及应用研究,主持国家重大专项、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
英才计划改稿-2025.10.10-再改1326.png
(↑绵阳外国语学校入选学生蔡名扬)
虽然“英才计划”培养原则之一是“非功利性”、没有明确与升学挂钩,强调学生参与培养的主要动力应该是“对科学的兴趣和挑战”,但还是有网友将其比作顶尖大学的“敲门砖”。这是因为,参与“英才计划”的大学均为各省头部大学(在四川为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英才计划”在“强基计划”“综合评价招生”等自主选拔中具有显著价值,如2023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面试中,超过30%的入围者曾参与“英才计划”,其科研经历成为差异化竞争优势。
英才计划改稿-2025.10.10-再改1558.png
(↑成都铁中“英才计划”宣讲会)
“热爱、潜力、坚持。”成都铁中教科室副主任王琳则用这三个词点明了参与“英才计划”的核心素养,并认为入选学子将实现“四重提升”——资源升级、视野拓展、优势凸显、人生蜕变。而该校2024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学生孙路恒,作为年度优秀学员参加了202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学生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学生交流活动并进行成果展示。“我见到了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同学,他们成为了我不断前进的动力。”他坦言,这段经历不仅提升了他的科研能力,更拓宽了他的成长格局。
统计显示,从2018年到今年,成都铁中共有36人入选“英才计划”,他们在接受这种高中到大学的贯通培养后,升入的大学包括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暨南大学等。
另据历年“英才计划”学生追踪数据,80%的学子在高校继续进行基础学科的学习和深造。2023年“英才计划”学子到今年均已高中毕业,四川省青少年科技中心披露,部分学生升入的大学包括: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四川教育新观察采写并综合相关学校官微,图据成都二中及成都四十九中、绵阳外国语学校、成都铁中官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