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的郪江古镇,是古郪国王城遗址所在地。
春秋战国时期,郪江是郪国的王城,秦统一六国后划归蜀郡,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郪县,三国蜀汉时期设东广汉郡,元代曾为四川省府,清雍正十二年划归三台县管辖。境内有郪江河、锦江河、麻柳河穿境而过。
在古代,陆路交通极其困难。经济贸易依赖水运。于是江河湖海边的码头,往往就是物资集散地,很自然的就在附近宜居的地方,形成了繁荣的古镇。我认为中国所有的古镇都是这样来的,郪江也不例外。
古镇的老街多为明清建筑,有保存完整的地祖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爷庙是省级非遗郪江城隍庙会的举办地。庙里有奇特的树包石奇观。两株巨大的榕树在石头上生长,并把石头包在树根下。
此外,郪江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郪江崖墓群。因为不感兴趣,就没去看。
走进郪江古镇,看到街边的店铺,很多建在榕树下,显然是榕树长大后,才在树下建的廊檐。
街道上游客很少,基本都是本地人。街边店铺大多关门,只有少数几家餐馆在营业——也许是淡季的缘故。
郪江古镇明清建筑很多,都被标记起来。和广安市的渠江边的肖溪古镇一样,街道两边商铺有木质建筑走廊,廊道很宽,目测至少两三米。
郪江古镇的民俗文化是很丰富的,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八的城隍庙会热闹非凡,有城隍巡游等活动,会吸引大量游客参加。此外国庆期间还举办了郪汉文化旅游周,有郪王郪后盛装巡城、传统街头杂耍、川剧等表演。当然我来的这个时候是没有的,因为我考虑的不仅是文化活动,主要还是淡季酒店的价格。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郪江还有一个非常吸引我的地方,那就是九龙桥。很显然,它的价值被低估了。
郪江古镇的九龙桥横跨郪江河,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看年代不算久远。但九个桥墩都雕刻成九条龙,这是非同寻常的。据说,在乾隆年间,郪江河水妖作怪,连年河水泛滥,伤人性命。天庭得知后派下九条祥龙,顺利降服了妖怪,郪江河从此波平浪静。为了感谢上天,人们在新修的石桥桥墩上雕刻了九条祥龙的形象,九龙桥也由此得名。
我当然不相信这种传说的。我认为很简单,就是连接两岸交通的,只是因为跨度和水流湍急,需要建九个桥墩。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龙生九子,各有不同”的说法。这九条龙分别叫:囚牛(喜好音乐,是艺术与雅趣的象征)、睚眦(yá zì)(性格刚烈、好斗,是“睚眦必报”这个成语的来历)、嘲风(喜欢眺望,常置于古建筑檐角,可辟邪镇宅)、蒲牢(声音洪亮,惧怕鲸鱼,故被铸在钟上,撞钟的木杵也设计成鲸鱼形状,让钟声更响亮)、狻猊(suān ní)(形似狮子,喜静好坐、爱烟火,常见于佛座或香炉上,象征庄重与吉祥)、 霸下(赑屃 bì xì)(形似龟,力大无穷,擅长负重,常被用来驮载石碑,代表长寿与稳固)、狴犴(bì àn)(明辨是非、威严正义,多刻在监狱大门或官衙正堂两侧,象征司法公正)、负屃(fù xì)(喜好文学,常盘绕在石碑顶部,与驮碑的霸下搭配,体现文化与历史的厚重)、螭吻(chī wěn)(形似鱼,好吞火,常安在古建筑屋顶正脊两端,可防火消灾,是重要的镇宅神兽)。
毫无疑问,九龙桥的建设者非常有学问,他为这座桥赋予了他笃信的文化特色。
看完九龙桥,准备离开。当然不会空手,我要买点郪江米花糖、生花生和椒盐小麻鱼。
顺便说一句,那椒盐小鱼,你得要炸脆的,不要绵软的。前者下酒安逸,后者有腥味不好吃。
打道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