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些企业的供应链遇到分包企业偷工减料,一些批次的充电宝存在隐患。于是国内各大机场对充电宝的批次和3C认证有了强制要求,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当然理解。
但是天府机场那个充电宝检视,过关后的贴纸,在整个行程完成后,真的太难撕了!
我开始以为是我充电宝表面材质原因导致难以处理,后来发现很多人都有相同的困扰。如果不能完整地处理,好好的一个充电宝搞来就跟个牛皮藓手雷一样。尤其是好多人的充电宝是为“颜值”花了比其它相同容量和攻略款式更多钱购买的,真的心疼。
成都作为一个包容且富有人文关怀的城市,不至于非要人来了带个“烂纸疤疤”的印记嘛?
作为所有国内机场都有的查验项目,对于充电宝过检标识也有不同的处理,比如首都机场和哈尔滨机场,就是用封装口袋作为处理办法。
希望成都机场的充电宝过检贴纸能稍微用好点的,不要把乘客充电宝变成牛皮藓展示平台;
如果怕被人整个撕掉贴到不合格产品蒙混过关,可以借鉴塑料袋封装的方式;
如果嫌第一种方式容易被人造假,第二种方式增加成本,好歹把过检贴纸设计得好看一点,像那些博物馆打卡集章一样,让乘客贴了天府机场的充电宝过检贴纸当集邮一样,不至于那么嫌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