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川河的故事原还有许多没说尽的。方才只提了河湾的虹鳟鱼,却忘了说这山里藏着的 “宝贝”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1869年2 月 27 日 —— 今天雨停了。我们沿着一条状况糟糕的石阶路从那可怕的南宝山山上下来。这次下山和昨天上山一样缓慢而艰难,对我的搬运工们来说尤其如此。在这个又新又窄的山谷底部,我们发现了一条美丽的河流,河水清澈湍急。我们沿着河岸蜿蜒前行了半天。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在这些峡谷里,我看到的唯一岩石是含有石灰岩卵石的布丁岩,其厚实的岩层厚度超过两百米,而且这里就只有这种岩石。我注意到有一处泉水从岩石中清澈地涌出,裹挟着无数或多或少呈圆形的小石块。这条地下河道肯定非常长,这样从河道壁上被水冲落的小石块在流动过程中才有时间被磨圆。我的向导们告诉我,这处泉水在当地很有名,人们会来这里采集这些圆润的砾石,用来填充枕头,据说这样的枕头非常凉爽。真是众口难调啊……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今天上午的行程被我的仆人与行李搬运工之间频繁而激烈的争吵打断。昨晚睡觉的时候,他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把钱包放在了枕头下面。今天早上收拾床铺时,他不小心把钱包忘在了地上。他有理由认为是某个搬运工捡走了钱包。虽然我对这件给王树衡(Ouang - Thomé )造成一定损失的意外事件感到恼火,但对他遭遇的这件事倒也没有太生气,因为他平时总是太粗心大意,尤其是涉及和我有关的事情。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下午,我们抵达了最后一个中国村庄大川场,又叫做大红庙(Ta - hong - miao,意为 “红色的大庙宇”)。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在这里,基督徒们给了我意想不到的热烈欢迎,让我心情舒畅。这里有一座硫磺矿,硫磺色泽鲜亮纯正。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吃完饭后,我们继续上路,艰难地沿着一条从西边流来的湍急小溪的河岸向上走。小溪的河床布满了淡绿色的闪长岩,上面先是有角闪石,然后是纯净的片麻岩。在路上,我打到了一只略带红色的朱雀(我猜是朱雀属(Carpodacus)的一种)。我还打死了一种眼睛红色的类似鹪鹩的鸟,我从未见过这种鸟。白额燕尾在溪流中很多,还有蓝额红尾鸲和白顶溪鸲。晚上,我们在一座基督徒的房子里过夜,这里目前住着一位中国天主教神父。受到了很好的接待,还有丰盛的晚餐!我的到来吸引了山谷里的一些基督徒,他们中有几位是猎人。他们向我保证,在这些大山里生活着三种猴子:第一种是黄猴(Hoangheou),尾巴中等长度;第二种是青猴(Tsin - heou),尾巴较短;第三种是金丝猴(Kin - isin - heou),尾巴很长,背上有长毛。他们还说,马鸡(Maky)是一种野生的大型禽类,和褐马鸡(Hothan - ky)、贝母鸡(Pé - mou - ky)生活在相同的地方。他们没见过我跟他们说的昨天看到的那种鹰。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2 月 28 日 —— 星期日。在一间干净整洁的小房间里安安稳稳地睡了一觉后,我恢复了体力。做完清晨的弥撒后,我决定独自前往穆坪。穆坪与我们之间只隔着一座无法通行的大山,需要绕过这座山,再翻越另一座极其难走的山,我的行李搬运工要花很长时间才能通过。所以,尽管我那些善良的基督徒朋友们想把我留到明天,我还是在大约八点的时候,带着一位当地向导出发了。我们花了四个小时艰难地爬上陡坡,而从西边的山坡下山只花了两个小时。下午两点,感谢上帝,我安然无恙地来到了穆坪的神学院。在这里,我很高兴地见到了一位年轻的法国传教士迪格里特先生(M. Dugrité),他在几位当地神职人员的协助下,管理着大约五十名中国学生。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为了到达这里,我们不得不先爬上然后又下的那座山非常高,而且很陡峭,结冰的积雪让道路更加难行,这是一段长达六个小时的极其艰难的路程。道路经过的最高山口海拔约 3200 米,这片树木繁茂的山脊是中国和穆坪蛮夷领地的分界线。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在这些山上的树木中,我看到了好几种杜鹃花。有些植株长成了相当高大的美丽树木,树干直径有一英尺甚至更粗。它们的叶子四季常绿,在这高海拔地区持续数月的冰雪作用下,叶子卷成了长长的筒状。一种针叶树,其叶子类似美国的巨杉,和一些冷杉一样常见。在下山前往穆坪的途中,我看到了大量非常粗大的杉木(Cha - mou)老树桩,它们倒在地上腐烂着。这些树以前是奉穆坪土司(Tou - sse)的命令砍伐的,土司想用这种方式为中国军队设置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我的向导区分出这些杉木有两个品种,一种叫铁杉(Thié - éha),木质非常坚硬;另一种叫泡杉(Pao - cha),木质较软。我觉得第一种可能不是真正的杉木。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在这些荒林里,甚至在穆坪神学院附近,几乎看不到一只鸟。我只在雪地上看到了雉鸡和角雉的脚印。(后续内容将在第十卷呈现)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关于穆坪天使报喜神学院(圣母领报修院, 俗称立学堂 ),1868年6月16日,谭卫道有幸在上海财务总检察长(总会计)莱蒙尼尔先生家遇到了一位中国人,他是穆坪天使报喜神学院Jean-Baptiste Arnal的学生。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
1859年,1826年出生的Jean-Baptiste Arnal被洪广化任命为穆坪天使报喜神学院的院长,在9年的时间里,他在穆坪天使报喜神学院轮流教授哲学、神学和圣经。
来自四川穆坪的圣母领报学院的中国学生告诉他,他们学院的法国院长Jean-Baptiste Arnal已经在穆坪当地采集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准备运回法国去。
插图说明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在此,我们附上了由大卫神父(M. l'abbé David)采集、韦罗先生(M. Verreaux)在前一卷本中描述的一些鸟类的图片。
- 第四页插图:
- 图 4—— 中华普通䴓(SITTA SINENSIS,J. Verr.,见原书第 28 页)
- 图 2—— 灰头鸦雀(PARADOXORNIS HUEDIT,A. David,见《科学院会议报告》,1872 年,第 LXXIV 卷,第 4440 页)
- 图 3—— 棕肛凤鹛(PNOEPyGA TroGLopyroines,J. Verr.,《新档案》,第 NII 卷,第 30 页)
- 图 8—— 黑额穗鹛(SrpxiA Hopesonni,J. Verr.,见原书第 29 页)
- 第五页插图:
- 图 4—— 火尾希鹛(Turous Aurirus,J. Verr.,见原书第 34 页)
- 图 2—— 白腹凤鹛(Meruca Gouzou,J. Verr.,见原书第 32 页)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奉命前往青海的法国教育部特工谭卫道 1869 年 3 月 1 日到 1869 年 11 月 22 日在大川河流域和邓池沟流域的法语日记
穿越中国中部及东藏地区的旅行日记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作者:阿尔芒・大卫
法兰西学院及自然历史博物馆通讯院士
第三部分 在穆坪领地的逗留1869 年 3 月 1 日 —— 星期一,在穆坪的第一天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天气非常好。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穆坪的这所神学院是在五六十年前建立的。当时,中国国内的迫害迫使传教士们到一位蛮夷土司的领地内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那时,这些山谷还完全被森林覆盖,当地只有被称为野蛮人的原住民。但很快,随着传教士的到来,一些基督徒和其他中国人也进入了这片土地。他们在满足某些条件并做出一定贡献后,得到了当地小君主的许可,在这里定居并开垦土地。渐渐地,这个山谷有了中国的模样。人们引入了中国的农作物,传教士还让当地人认识了土豆和欧洲卷心菜,这两种植物如今是这些山区居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采集药用植物、猎捕林麝以及通过焚烧草本植物制作草碱,再加上玉米和上述植物的种植,这些都是这片难以进入的山区居民相对繁荣的来源。砍伐木材并将其加工成厚木板再运输出去,也是这个地方的收入来源之一。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穆坪领地是分布在由中国、西藏和蒙古环绕的这片广大区域内众多的小蛮荒邦国之一。这里到处都是陡峭的山脉,且山上树木还算繁茂。往西走,地势逐渐升高,但树木逐渐减少。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蛮族人(Mantzes)与中国人有很大不同。在种族和语言方面,他们与藏人更为接近,并且也接受了藏传佛教。他们穿着自己织的粗糙羊毛织物。他们用石头建造多层房屋,这在中国是从未见过的。他们饲养牦牛、普通奶牛、山羊和绵羊,还有一些小马;他们还种植小麦、玉米和荞麦。在尚未受到中国人影响的地方,蛮族人仍保留着一些淳朴和正直的品质。但在这里,和在蒙古一样,天朝勤劳且众多的人口以各种借口迅速涌入并占据土地,最终让当地人接受了他们的习俗、语言、服饰,还有他们的缺点。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几年前,没有中国人能够进入穆坪;而现在,在整个穆坪领地都能看到中国人。有人告诉我,穆坪的土司(Tou - sen)将他的统治权扩展到了十八或二十个邻近的小领地。穆坪最高的山是红山(Hong - chan - tin),从我们的神学院就能看到它。神学院本身就位于海拔两千多米的地方。有人跟我说,以前森林一直延伸到离这座房子很近的地方。这座房子相当大,但形状不规则,几乎全是木质结构,只有一层。但由于农业的需求,森林面积迅速减少,如今要走很远才能看到森林。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我刚在迪格里特先生为我安排的舒适小房间安顿好,就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我即将在这里度过一个季节的新住处周边。虽然这里树木稀少,但灌木丛和矮树林并不远。在第一天的闲暇时间里,我都用来猎鸟了。今天这里的鸟似乎比昨天更多。我打死了一只橄榄棕色的朱雀,还有一只漂亮的黄色胸脯的金翅雀。后一种鸟在这里似乎很常见。我还捕获了一只体型比在平原上稍大的灰头钩嘴鹛和一只白颊噪鹛。我观察到的其他特别的鸟有:中华红尾水鸲、斑鸫和青脚鹬。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神学院的年轻学生们的娱乐活动之一就是猎捕小鸟,这对我来说太幸运了。他们今天给我带来了一只红眼睛的小鸭子和一只真正的噪鹃。似乎几天前,有人在这个山谷里用潮虫、虎甲和蜈蚣做诱饵,捕获了好几只大型猫科动物。给我看的那些扁平的兽皮,分别属于中国常见的豹和一种有大块灰色斑点的豹子,这种豹子和我以前见过的都不一样。似乎还有另一种大型豹子,猎人们都很熟悉。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在这个地势高且寒冷的地方,植被生长仍然非常缓慢。不过,在溪流边,我已经采集到了一种迷人的粉红色报春花和其他几种植物,我已经把它们压了起来。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3 月 2 日 —— 天空多云。没有什么新鲜事。这一天都在安顿下来,收集信息,并给当地的猎人布置任务。那个叫袁(Yuen)的人,被认为是最熟练的猎人之一,他负责去捕获马鸡。根据描述,我推测这是一种白冠长尾雉。但他坚持说这种鸟在穆坪领地找不到,他得去更西边、非常远的另一个蛮夷邦国去寻找。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我得到了两只褐色的绣眼鸟。这种鸟我在宝昌(Hopaotchang)的山里就打过,在这里很常见,我几乎总能在我们花园的竹子里看到它们。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我的箱子昨晚才到。除了我的小房间和给我的仆人准备的另一个房间外,迪格里特先生还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方便的木地板房间,我在里面完美地安置了我的实验室、箱子和所有的大件物品。这里以前是学生们的手工工作室。要知道,这所教会学校的创办者和明智的管理者们有个很好的想法,就是不仅让年轻人学习拉丁语、哲学、神学、历史等,还让他们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体力劳动。所以,神学院周围的花园是由学生们打理的,学院的大部分田地也是他们耕种的。他们还学习书籍装订、木工等技能。因此,对宗座代牧来说,维持这所神学院的费用非常低,而且在这里,年轻人长得高大健壮。但是,这里的气候总是雾气弥漫且潮湿,常常让他们无法拥有完全健康的身体。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此外,他们的饮食还算营养丰富,有玉米、土豆和欧洲卷心菜,神学院的土地能提供足够的量来满足日常所需。这里饲养的猪提供了他们每天唯一食用的肉类。中午供应的白米饭是从四川背来的,部分是用这些山上大量自然生长的芥菜种子换来的。这种种子能像油菜籽一样榨油。
[color=var(--md-box-samantha-normal-text-color) !important]这个地方缺少水果,甜点在神学院的日常饮食中并不常见。这里饮用的酒是由玉米酿造的,先将玉米煮熟,然后进行酒精发酵,这其实就是一种烧酒,和我们的干邑白兰地一样浓烈易醉,但味道不太好。神学院养了很多奶牛和公牛用于耕地,但按照中国的习惯,人们不喝它们的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