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人民日报》的“子报"《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的“很多人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越来越小心了,怕的是什么?"这个话题,在互联社交网站上的热度仍在持续发酵、舆论界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这件事儿,说明其背景真不简单!
截图:来源社交网站
例如2025年10月13日,老胡在他的自媒体平台发表帖子,直言不讳地表示,“他注意到现在很多群体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越来越小心,甚至干脆不发。明星们过去可能随手晒生活琐事,如今多是官方信息;体制内人员、大学教师、民企中高层,也大多选择谨慎、转发正规报道。整个网络,就像秋收后的田野,干干净净,却少了应有的生机”。
网络截图:胡锡进忽然在微博吐槽言论管制过严
老胡将这种现象归咎于“社会的宽容度变低了”。可是许多网友则认为,胡锡进是在“引蛇出洞”; 而且还分析认为,在敏感时期,平时胆小慎言的胡锡进突然敢于放大话,说明其背后必定有“高人”在“提线”,是有意当作“风向标”来试探舆情。 网络截图:胡锡进谈在香港与陶杰公开对话:我希望在“客场”把道理讲出来
许多网民留言讽刺胡锡进是个“风派”,给人的感觉是“见风使舵”。其实胡锡进的胆子很小,特怕出事。据说他以前在《环球时报》总编辑任上时,在发出一些文章之后,就自己躲在房间里不出来,害怕可能被上级教训或是出什么事。在退休后,他的胆子就更小了。但这一次他的胆子突然变大,看来此帖文难道真是一个风向标? 资料显示,在胡锡进2021年退休时,日本的资深媒体人矢板明夫曾在脸书平台发文表示,说“胡锡进一辈子忙于揣摩上意,活得胆战心惊。退休之后的胡锡进,不知道能不能有一个平安的晚年”? 对于胡锡进的这一帖文,还有网民评论道:“老胡又在‘引蛇出洞’了,‘蛇’不出来,怎么办呢?很多‘网评员’就无事可干,而‘五毛’们为了完成‘任务’,也就开始对一般人无限上纲,于是也就有了胡锡进说的这些现象发生。” 不过也有网民表示,“他是典型的一个两面人”,“胡认为太严了,我可认为还是太松,不然胡锡进这种左右横跳的早该全平台禁言了”,“你闭嘴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结 语 尽管胡锡进是网民无所不知的“大V”级别"网络大佬",但他也多次遭到长时间"禁言",甚至遭受过"90天全网封杀",因而我等连"小V”都称不上的"虾米”遭受一些网站的"禁言”甚至"封杀”,也就无须抱怨,更不必惊诧以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