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我家孩子放学回家,磨磨唧唧跟我说“妈妈,黑板上的字有点模糊,得眯着眼才能看清”,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第一反应就是“坏了,肯定是近视了”,赶紧拉着孩子去眼镜店,店员测了下说有点近视,让配矫正眼镜,我都快交钱了,还好朋友打电话提醒我“先去医院查下,别光看近视,可能还有别的问题”——后来才知道,孩子看不清黑板真不是近视,是眼睛的调节力在给我们发警告,这事儿现在想起来还挺后怕的。 一、孩子看不清黑板,我先踩了“近视”的坑 我身边好多家长跟我一样,一听说孩子看不清黑板,第一反应就是“孩子近视了”,赶紧带孩子配眼镜。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觉得现在孩子天天看平板、写作业,近视是早晚的事。那天在眼镜店,店员用仪器测了下,说孩子有轻度近视,推荐配那种能控制度数的眼镜,我都已经选好镜框了,朋友突然打来电话,说她同事家孩子之前也是看不清黑板,配了眼镜反而度数涨得快,后来去医院查,才发现是调节力不好,不是真近视。我一听赶紧停了,第二天就带孩子去了医院的眼科,医生说先查调节力,结果出来才知道,孩子不是近视,是调节力跟不上了。 二、原来“调节力”不好,也会让孩子看不清 查完之后医生跟我解释,调节力就是眼睛看远看近“切换”的本事。比如孩子上课的时候,一会儿看黑板(远的),一会儿看课本(近的),眼睛得快速调整才能看清。要是调节力不好,眼睛“切换”不过来,看黑板的时候就会模糊,跟近视的样子有点像,但其实不是一回事。 我当时还问医生,为什么现在孩子调节力容易出问题,医生说可能跟平时用眼习惯有关,比如长时间盯着近处的东西,眼睛里负责调节的“小肌肉”总处于紧张状态,时间长了就没力气了。不过调节力下降具体和哪些日常习惯关联最深,可能还需要更多专业研究来明确,我自己琢磨着,我家孩子平时总躺着看动画片,可能也有影响。 还有个事儿挺关键,医生说很多家长把调节力问题当成近视,给孩子配了近视眼镜,反而会让眼睛的调节力更差,因为眼睛不用自己“使劲”调节了,时间长了“小肌肉”就更没力气了,这可不是小事。 三、怎么帮孩子练调节力?我试了这几个简单方法 医生说调节力是可以练的,不用用什么复杂的仪器,在家就能做,我记了几个简单的方法,现在天天陪孩子练: 第一个是“远近切换看”。我在家客厅的墙上贴了一张孩子喜欢的卡通画(大概离孩子坐着的地方有3米远),然后让孩子手里拿一个小积木(离眼睛大概30厘米),先让孩子盯着积木看5秒,再转头盯着墙上的卡通画看5秒,这样反复切换,每天练10分钟。我们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会定个小闹钟,每次闹钟响了就休息2分钟,避免孩子眼睛累。 第二个是“慢转眼球”。让孩子坐着,头不动,眼睛慢慢顺时针转5圈,再慢慢逆时针转5圈,转的时候要让眼睛“尽量看到边”,比如转到左边就尽量看左边的东西,转到上边就尽量看天花板。刚开始孩子转的时候会觉得晕,我就陪着他一起转,慢慢速度就下来了,也不晕了。 医生还说,练的时候不用追求“快”,也不用一次练很久,每天练个15-20分钟就行,关键是要坚持,就像孩子练跑步一样,天天练才能有劲儿,调节力也是一样。 现在想想,我当初差点就给孩子配了近视眼镜,要是真配了,说不定反而会耽误孩子。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看不清黑板不是近视,是调节力在发出警告,这或许暗示我们平时太关注“近视”,却忽略了眼睛还有“调节”这个本事。 孩子的视力问题不能只看“近视”这一个方面,调节力也很重要。每天花十几分钟陪孩子练调节力,虽然有点麻烦,但看着孩子能清楚地看黑板,不用再眯着眼,觉得特别值。别再误把调节力问题当近视了,坚持练调节力,孩子的眼睛才能更舒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