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教授、学者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表文章,透露其收到了关于“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申报”的推广信息,对方还“明码报价”,称收取费用不超过95万元。消息甫一披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欧洲科学院成立于1988年,由欧洲各国顶级科学机构共同发起,目前拥有5500余名院士,其中包括88位诺贝尔奖得主。院士评选程序严谨,须由两名现任院士提名,经多级评审后方可通过。
从饶毅公布的邮件来看,一位疑似为相关机构的工作人员以“欧洲科学院院士申报季开启”为由,推销所谓的“申报服务”,并称饶毅“学术成果卓越、符合条件”,可享受“直通渠道价”。面对饶毅教授的质疑,对方辩称欧洲科学院“权威性很高”,而“市场价一般200万元,我们渠道更直接”。邮件还附带网站链接,展示其可协助申报多国院士、诺贝尔奖提名乃至政府人才项目的“全链条服务”。事件发酵后,该机构承认邮件出自其员工之手,解释称收取的费用属于“咨询服务”,并非“买院士”。工作人员称公司仅协助客户准备材料、翻译沟通,类似“留学中介”,不保证当选。
但网络讨论并未停止。有网民给饶毅点赞,“敢于揭开学术乱象的盖子!”“多几个饶教授,科技圈就净化不少!”更多网民提出质疑,“万万没想到,这种高门槛荣誉被包装成可代办”的商品!”“‘咨询服务’的外衣掩盖不了金钱运作的实质,应彻查其资金流向与客户名单。”“这种机构怕不是出来骗钱的吧,是不是应该查一下?”也有网民担忧,“这类生意可能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当甘于坐冷板凳的踏实研究者耗费数十年心血追求学术突破时,少数人却试图通过付费捷径获取头衔,这种反差会严重挫伤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最终侵蚀学术创新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