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64|评论: 2

[转帖] 年龄放宽、岗位缩减:国考竞争“强度将远超之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18 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10月15日,国考迎来首日报名,共计划招录3.81万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10-18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2019年以来,国考连续7年扩招后,今年首次减少计划招录名额。但国考报名依然火热,竞争也将更加激烈。华图教育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17时,国考报名人数已逼近19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考将报考年龄放宽至38周岁,2026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3周岁。

  缩招是风向标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网站,2026年度国考中央机关直属的市(地)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设置约2.6万个计划。这也意味着近70%的岗位向应届毕业生倾斜。

  因此在华图教育当值CEO李曼卿看来,放宽报考年龄,并不会给国考带来太大变化。

  他解释说,放宽年龄条件后的非应届生群体,只能报考要求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岗位,而这些岗位数量并不是很多。同时这一群体往往缺少高强度的备考过程,记忆力和应试能力通常不如年轻人,在国考中并没有很大的优势。

  李曼卿建议,可以将放宽年龄的政策,推广至央国企和事业单位招聘中。

  在国考放宽报考年龄之前,已有地方调整了招聘年龄限制。

  比如在2025年下半年的事业单位招聘中,四川眉山、遂宁等地就将招聘年龄放宽至本科38岁,研究生43岁。广元市则将研究生学历的年龄要求放宽至41岁。上海市考试录用执法类公务员的年龄要求,也从35周岁以下,调整到38周岁以下。

  这不是国考第一次调整报考年龄。

  公务员招考年龄在35岁以下的限制,最早出现在1994年原人事部印发的《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中。此后在2011年国考中,应届毕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年龄放宽至40周岁以下,并被长期沿用。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此次国考在连续7年扩招后,首次减少计划招录名额。

  2019年至2025年招录人数分别为1.45万、2.41万、2.57万、3.12万、3.71万、3.96万、3.97万人。

  尽管此前连年扩招,但也已经放缓了增长幅度。到了2026年,国考计划招录3.81万人,比上年减少1600人左右。

  李曼卿认为,减少的人数虽然不多,但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他进一步解释,这给地方公务员、央国企和事业单位缩招甚至停招,提供了方向性指引。过去有过最极端的情况,辽宁省曾连续三年暂停公务员招考。

  但在他看来,目前体制内退休人数远大于每年新招的人数,已经实现了在编人员的减少。国考招录总体上是稳定的,不会出现招录人数的大幅上升或下降,“预计未来几年会以小幅度缩招为主”。

  “竞争激烈程度已经接近高考”

  大学毕业生数量尚未迎来最高峰,国考报名人数将随着应届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而持续增加,这也意味着国考竞争将更加激烈。用李曼卿的话说,即使现在“备考强度也远超之前”。

  以山东济南铁路公安局基层所队民警岗位为例,华图教育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岗位招考1人,报名首日已有649人报名。

  往年公考机构推出的产品以知识讲授型为主。但李曼卿注意到,今年不讲知识、单独练习的产品占比大幅增加,“说明学生之前已经听完课了”。他打了个比方,这类似于高三之前要把课全部讲完,高三用来练习,“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激烈程度已经接近高考水平”。

  他接触过大一大二的学生报班,“我今年学一遍,明年学一遍,等到大四再来学一遍”。向他咨询的家长中,孩子就读大一大二的占到将近一半。甚至有高中学生家长找到他,“孩子以后想考公务员,高中该干些什么?”

  李曼卿说,往年业务高峰出现在8、9月份,但现在4、5月份业绩量就比较高,时间上提前了半年左右。换句话说,3月份公务员联考结束后,很多考生不等面试成绩出来,就知道自己考不上,“直接准备来年的考试”。

  另一个他感受到的变化是,原先顶尖名校把更多就业的注意力放在大厂和央国企招聘上,考公只是一个小众的选择。在学校举办考公讲座,也是以联系学院为主。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学校就业处的一把手会亲自参加讲座,一场下来有将近1000名听众。

  而在不少其它层次的学校,有辅导员很早就告诉学生,“要全心投入到考研和考公中”。

  尽管是公务员考试培训行业从业者,李曼卿觉得,公务员报考出现了盲目过热。他认为在纠结报考什么岗位之前,首先要想明白自己适不适合公务员这条路。比如在部委工资水平比较有限,而且上涨空间很低,对比在大企业工作的同学几年后可能年薪几十万,心态容易失衡。

  在李曼卿和团队的调研中,考生上岸异地基层乡镇后,后悔的人最多。但在职公务员不能再报考国省考,去事业单位也不甘心,“体制内的就业基本封死了”。如果他们想转型去企业,企业轻易也不敢招,“在企业眼里,体制内的大多数从业经验是没法挣钱的”。

  南方周末记者杜寒三南方周末实习生侯慧静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10-18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放宽年龄挺好的,给了工作几年想换稳定赛道的人机会。但非应届生只能报要求工作经验的岗,这类岗本就少,最后可能只是看起来有机会,实际没多少人能考上。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