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政企校联动焕活非遗,魏德良携“双市级曲艺”深耕校园课堂
近日,蓬安县非遗传承工作迎来新热潮。在县委宣传部的统筹推动下,一场“非遗进校园”专项行动全面展开——通过组织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走进校园,让本土传统技艺从文化馆走向青少年课堂。其中,非遗传承人魏德良受邀定点授课,在周口中学为初一、初二学生带来市级花鼓、市级金钱板两大核心项目,及三句半、魔术、狮舞等“曲艺盛宴”,成为此次行动的生动实践。
作为手握两项市级非遗项目的核心传承人,魏德良的课堂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教花鼓时,他手把手指导学生握鼓槌、控节奏,将蓬安民间故事融入唱腔;授金钱板时,拆解“打、说、唱、演”四大技法,让学生在木板“叮当”碰撞中,感受方言曲艺的独特魅力。此外,他还将三句半、魔术、狮舞等本土曲艺形式纳入教学:引导学生用幽默台词创作三句半,讲述身边的蓬安故事;传授融入本地民间戏法的魔术技巧;从狮头操控到步伐配合,逐一讲解狮舞的民俗内涵,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爱上传统曲艺。
而每周三固定开课的县文化馆“成人非遗课堂”,同样由魏德良主讲。无论是零基础的社会爱好者,还是想精进技艺的从业者,都能在这里系统学习市级花鼓、市级金钱板,及三句半、狮舞等技艺,形成“校园+社会”的双线传承格局。
“县委宣传部的重视,让两项市级非遗的传承有了更坚实的后盾。”魏德良坦言,此次定点授课不仅是个人的传承使命,更承载着全县保护文化根脉的共同目标。目前,他正加紧整理教学素材:一方面完善市级花鼓、市级金钱板的规范教材,另一方面梳理三句半剧本、狮舞套路与魔术技法,计划形成“蓬安曲艺传承手册”。他希望以此次“进校园”行动为契机,让更多人关注本土非遗,也期待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让两项市级曲艺及其他传统技艺真正“活”在日常,彻底杜绝失传风险。
从县委宣传部的顶层统筹,到传承人扎根课堂的一线教学,蓬安正以“政企校联动”的模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让古老曲艺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请看传承人短视频! 2025年10月18日
2025年秋季非遗传承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