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4|评论: 0

[麻辣新舆情] 天山检察院调查:“校园表白墙”成不良信息温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20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校园表白墙”本是校园中广泛存在的非官方虚拟社交平台,主要通过QQ群、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形式运营,为学生提供情感表达、信息交流和生活服务功能。在“表白墙”上,同学们不仅可以交友表白,还能寻找丢失物品或告知重要信息等。去年5月,新疆天山检察院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校园表白墙”背后暗藏了不少网络风险。
天山检察院注意到,当地辖区内多个以“校园表白墙”为名的网络账号存在严重问题。这些账号覆盖了9所中学、数千名学生,账号持有人大多是校外人员,他们通过吸引学生加入平台、收取费用等方式牟取经济利益。账号内不仅发布大量色情、低俗、不良交友信息,还频繁泄露未成年人真实姓名、班级等隐私,甚至出现公然侮辱谩骂的内容,极易诱发违法犯罪行为。
办案人员举例,由于账号长期处于监管“盲区”,发布的超一半以上为非法内容,有的同学赤裸身子露出文身样式,有的直接公开发布黑网吧、黑KTV地址,有的甚至以兼职为诱饵吸引学生卖血。这些内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社会公共利益。
搜索网络信息,“校园表白墙”乱象已多次引发关注。澎湃新闻曾报道,起初的“校园表白墙”是以校友互助为初衷,给校内同学提供牵线搭桥的平台。然而,部分学校“表白墙”上充斥着偷拍的视频和照片,甚至还有网民在评论区随意公开他人的姓名、所在学院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以“浪漫”之名侵犯个人隐私。
一些“表白墙”还成为谣言和网络暴力的温床,对当事人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检察风云》杂志报道提到,记者观察了几所高校的“表白墙”,发现其中的一些“表白墙”不仅有未经证实的流言,还有所谓的“猛料”——同学之间的骂架、分手后的“互掐”都被公之于众,接受网络“道德审判”。不管是流言蜚语,还是“道德审判”,都有名誉侵权的风险。
今年8月,山东多所高校相继发声,提醒广大师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提高警惕,不要落入“校园墙”“表白墙”等新型网络陷阱。
来自甘肃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曾以兰州部分高校调查数据为例,分析了网络环境下高校校园“表白墙”名誉侵权法律问题。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有75%的学生曾在“表白墙”上看到过恶意攻击他人的信息。同时,在200份问卷中,有38%的人认为“校园表白墙”有侵犯名誉权的行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