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商业利益的洪流冲垮传统文化的堤坝
前几天,一位诗友发给我一段视频,视频里元阳梯田如诗如画的景色实在让人心醉。层层叠叠的梯田在阳光下,就像大地的指纹,映照着天空和云彩,简直像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我们都知道,元阳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哈尼族人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这片特殊地理气候中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可是这段视频里,还讲述了游客遭遇“拍照收费”的事。这就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在我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也让我想了很多。
美景中的闹剧是旅游乱象的缩影
视频里说,游客正沉醉在梯田的美景中,举起相机想留下这难忘的瞬间。这时,几个穿着哈尼族服饰的孩子闯进了画面,他们纯真的笑容和鲜艳的服装,给自然风景添了一抹温暖的人文色彩。可谁想得到,紧接着就上演了一场让人尴尬的“收费闹剧”。八个哈尼族人,包括四个孩子和一个年轻小伙,坚持要收每人50元的拍照费,总共400元。在别人的地盘上,人生地不熟,游客只好付钱,之后几乎是仓皇离开。
这件事看起来是个别现象,其实反映了当下旅游行业一个挺普遍的问题。在很多热门景点,类似这种不合理的收费并不少见,已经成了旅游市场的一块“心病”。一些当地人或商家,看到游客喜欢拍照、热爱美景,就想从中赚点钱,把原本自然、免费的风景“明码标价”。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游客的体验,让本该美好的旅程变得糟心,也伤了景点的形象。就像元阳梯田,它本该是人们远离喧嚣、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地方,却因为这类“拍照收费”的小事,让游客心里蒙上一层阴影。很多人可能就因为这种事,对元阳梯田甚至整个地区的旅游印象都打了折扣。
往深处想,这种乱收费还反映出一些人诚信的缺失和眼光的短浅。他们只看得到眼前这点小利,却忽略了长远。一个地方的口碑和形象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一旦被这类行为破坏,想再挽回就得花很大代价。而且,这种行为还会引起游客的反感,通过口口相传和网络扩散,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大,最终伤害的是整个地区的旅游经济。
传统文化与商业利益的碰撞
元阳梯田不只是一处自然景观,它更是哈尼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千年智慧的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是传统农耕文化的活态展现。但随着旅游业发展,商业利益渐渐渗入这片古老的土地,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搅动了原本宁静的文化池塘。
在这场“拍照收费”事件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传统文化和商业利益的碰撞。当地居民也许觉得,游客来了就是商机,收点拍照费可以增加收入。但他们可能没意识到,这种短视的行为正在一点点消磨传统文化的纯粹。哈尼族的文化传统,本应是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是让人愿意远道而来的灵魂所在,而不该被当成赚钱的工具。如果传统文化变得过于功利和俗气,它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和价值。
从更广的角度看,这也不是个别现象。很多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地方,都面临相似的挑战。一些古镇、古村落,原本宁静祥和,充满历史韵味,可为了搞旅游,商业元素大量涌入,传统建筑改成千篇一律的店铺,原本的生活节奏也被打乱。走在这些所谓的“旅游古镇”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而是商业的喧嚣和浮躁。商家为了多赚钱,不惜破坏古镇原有的风貌,引进一些跟当地文化毫无关系的商品和娱乐项目,结果古镇失去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
我们不禁要问: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路上,是不是非得这么急功近利,甚至不惜牺牲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根和魂,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先人的智慧。如果为了眼前利益就随意践踏、破坏传统,那我们失去的将不只是一个景点的特色,更是整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和精神家园。
监管缺失也是旅游市场的隐患
“拍照收费”这件事,也暴露了旅游市场监管的不足。当地相关部门对这类不合理收费,没有及时有效地制止,好像对这种乱象视而不见。旅游市场是个复杂系统,需要政府、企业和游客一起来维护。政府作为管理者,有责任制定合理的规则,加强景点管理,保障游客的正当权益。
如果对这种小规模的乱收费放任不管,时间长了,后果可能更严重。一方面,游客会对这个地方产生坏印象,不愿意再来,最终影响当地的旅游经济。一个地方的口碑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如果因为监管不力导致乱收费频发,游客自然会选择其他更规范、更友好的地方。这会直接导致当地旅游收入减少,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和就业。
另一方面,其他商家或居民可能会跟着学,导致旅游市场秩序混乱,陷入恶性循环。当有人靠不合理收费赚了钱又没受惩罚,其他人就容易产生“跟风”心理,觉得这样赚钱也行。于是,乱收费、欺客宰客会越来越多,把旅游市场搞得乌烟瘴气。这不仅损害游客利益,也破坏整个旅游行业的生态,最终影响整个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建立顺畅的投诉处理机制,对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政府应该加大执法力度,对乱收费、欺诈等行为严肃处理,让违规的人付出代价。同时,要开通方便的投诉渠道,及时处理游客反映的问题,让游客感受到被重视、被保护。
反思与出路:要守护自然文化的和谐之美
面对元阳梯田“拍照收费”事件反映出的问题,我们确实需要认真反思。我们不能一边享受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给我们的馈赠,一边又肆意破坏它们的纯粹。这就像是在拆自己的台,到最后,我们会失去所有宝贵的财富。
对当地居民来说,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不只在于眼前的经济利益,更在于它长远的历史文化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独特标识,是吸引游客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可以通过发展特色民宿、制作手工艺品等可持续的旅游方式,在保护文化的同时,实现经济收入。比如,鼓励居民开办有哈尼族特色的民宿,让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民族生活;组织手工艺人制作和销售民族特色工艺品,既传承文化,也增加收入。
对政府部门来说,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制定明确的收费标准和服务规范,严厉打击各种不合理收费和欺诈行为。同时,也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通过举办民俗活动、建设文化博物馆等方式,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当地文化。比如可以定期组织哈尼族的传统节庆,像“苦扎扎节”“新米节”这些,吸引游客参与,亲身体验哈尼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建哈尼文化博物馆,展示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让游客真正理解这片土地的深厚内涵。
对我们游客而言,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遇到不合理收费时,懂得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同时,更要以尊重和欣赏的心态去旅行,不破坏环境,不打扰当地人的生活,一起守护这份自然与文化的和谐之美。在旅途中,遵守景区规定,爱护草木,不乱扔垃圾,友好对待当地居民,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元阳梯田的“拍照收费”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当前旅游行业的不少问题。我们不能让商业利益的洪流冲垮传统文化的堤坝,也不能让自然美景在功利的心态下失去光芒。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守护好这片自然与文化的净土,让我们的后代还能领略元阳梯田那如诗如画的美,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留住民族的文化根脉,实现人、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
视频:刘福香
文字:何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