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融媒记者 严浩 文/图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的定位和使命,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扎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地见效,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根据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内江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84.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7.51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536.7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760.44亿元,增长7.0%。
农业生产:
稳中有进 丰收图景展新颜
“今年我们扩大了种植规模,面积超过3000亩,正全力抢抓播种黄金期。”四川甜朝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黄宗明指着远方的田野介绍。当前,正是油菜进入秋播的关键期,市中区朝阳镇回龙桥村的田野间,村民们正抢抓时节播种油菜,为来年丰收种下希望的种子。
有播种就有收获。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农业生产交出“稳中有进”的亮眼答卷,各类农产品产量持续攀升,丰收底气尽显。
五月的内江大地,处处涌动着金色的“浪潮”——各地抢抓晴好窗口期,全力推进油菜、小麦收割,确保颗粒归仓。数据显示,全市小春粮食产量达8.35万吨,同比增长2.2%,为全年农业生产开了好头。
蔬菜大棚里同样洋溢着增收喜悦。“优化种植技术后,茄子不仅个头大,口感也更嫩,收购商抢着要!”威远县向义镇四方村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笑着说,眼下菜农们正忙着采摘装箱。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市蔬菜及食用菌产量突破308.47万吨,同比增长4.5%,“菜篮子”量足质优。
果园里的“甜蜜增收”也让人振奋。四月的资中银山镇,橙香弥漫果园,果农们穿梭在果树间,将饱满的血橙装进筐中,脸上笑意藏不住。“今年果子颜色更好看,订单比去年同期多三成,产量将突破25万公斤,销售额有望突破90万元。”血橙种植户钟良笑容满面地说。前三季度,全市园林水果产量达42.23万吨,同比增长6.0%,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畜牧业与特色水产同样稳步前行。生猪存栏136.28万头、出栏175.59万头,分别同比增长2.0%和1.3%;肉牛出栏1.71万头,同比增长2.4%,“肉案子”供应稳定;特色水产品产量10.58万吨,同比增长4.6%,丰富了市民“菜篮子”的多样性。
工业生产:
稳定发展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在博泰车联网(内江)有限公司的SMT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正将精密电子元件精准压贴在电路板上。“这条9月投产的生产线,每天可生产1000片车载PCB板。”车间主管周枫拿起一块样品介绍,这些电路板将应用于华为、理想等品牌汽车的智能座舱系统,目前二期生产线正加紧安装,预计12月底投产。
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生产稳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1%。
分行业看,34个大类行业中有2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增长面为73.5%。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8.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3.1%,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5.7%,医药制造业增长14.3%。
从高技术产业看,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3.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47.7%。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钢材增长10.9%,液晶显示屏增长54.2%,饮料增长53.1%。
服务业:
平稳运行 新兴业态活力显现
前三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走进位于内江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四川本联智服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记者在办公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各自工位处理业务。“一年时间,团队就从0扩展到450多人,业务覆盖了OPPO电商客服、内容审核、海外质检等核心板块,今年上半年产值接近1200万元。”公司驻场服务经理何西丹告诉记者,公司新增了OPPO抖音店铺运营和手机浏览器标注两大高价值业务,进一步提升了服务能级,将着力打造“OPPO全球服务中心线上服务基地”。今年以来,内江继续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在内江市渝丰物流有限公司仓库,工作人员正忙着产品装车,正待通过其发达的物流网络发往全国各地。近年来,内江全力推进省级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强化圈链思维,聚力物流产业“建圈强链”,重点攻坚制造物流、商贸物流、新兴物流、农产品物流、国际物流、寄递物流、特种物流、物流装备制造8条产业链,夯实物流枢纽基础设施、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企业集群。今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6.1%。
除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增长外,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也分别增长了19.5%、10.2%和6.7%。
固定资产投资:
运行良好 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引擎”,既是稳当前、保增长的关键抓手,更是谋长远、蓄势能的核心支撑。
在内江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创客中心的施工现场,130名建设者分散在各施工点位,抢工期、抓节点、赶进度,全力冲刺“生产生活综合体”建设目标,为服务年轻创意人才打造优质空间。“目前项目已完成总进度的35%,预计今年12月启动幕墙施工,整体计划明年9月竣工交付。”该项目副经理杨博文介绍,项目建成后将为内江电子商务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同样按下建设“快进键”的,还有青岛正望新材料(内江)有限公司年加工生产3万吨新能源用石墨材料生产线项目。当前项目整体工程进度已达90%,正处于收尾冲刺阶段,全力确保今年底前完成全部收尾工作,具备投产条件。
项目建设的强劲势头,也反映在亮眼的经济数据中。前三季度,内江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7.5%,整体运行稳中向好。从产业维度看,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2.4%,农业基础不断夯实;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5.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5.0%、制造业投资增长26.4%,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7.4%,需进一步挖掘服务业投资潜力。
消费市场:
稳中有升 消费活力持续释放
消费是反映民生福祉的“晴雨表”,也是激活市场活力的核心引擎。
“今天来提车,通过旧车置换,补贴了15000元,觉得很划算。”在内江经开区一家新能源汽车4S店中,市民钟宇阳正在办理购车手续。“今年1月开业以来,截至现在已经销售了300余台车了。”销售人员补充道。作为内江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集中区,内江经开区正聚焦新能源汽车消费升级,加快引进优质品牌,完善消费生态,培育市场新增长点,推动绿色消费持续升温。新能源车的持续“火热”,直接带动消费升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内江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受理申请18.39万件,直接带动消费13.26亿元。
除了以旧换新激活消费潜力,内江还通过系列促消费活动持续“加码”。从“春日消费季”到“文旅消费券”,一系列举措构建起“政府搭台、商家唱戏、百姓受益”的良性互动格局。“上半年以来,开展3大主题档期、8场促销活动,达成1.45亿元的销售业绩,418万人次的客流,实现销售25%、客流14.5%的同比增长。”内江吾悦广场总经理余洪军表示。
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最终沉淀为坚实的经济数据。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1.72亿元,同比增长6.7%,消费市场稳中有升。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内江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产业强市和区域物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