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报道显示,俄罗斯至少试射了15次“海燕”,上一次是在2023年,普京当时宣称试射成功,但在这15次试验中,仅有两次部分成功,其中2019年在北德文斯克附近尼奥诺克萨村附近一个训练场试射时发生了爆炸,引发灾难性事故,5名科学家当场死亡,2名科学家随后死于急性放射性疾病,包括整个训练场在内的几百平方千米土地被辐射污染,爆炸产生的放射性云团向俄罗斯境内移动,俄罗斯政府当时关闭了全国范围内的空气监测系统。
美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热衷于研制核动力巡航导弹,其理论上的无限飞行距离很有吸引力,但很快就放弃了,原因不仅仅在于过热等导致的技术问题,更多还是对其可靠性的担忧。
核动力巡航导弹本身就是一个飞行的微型核反应堆,不管是被击落还是坠毁,都会造成严重的核污染问题,发射核动力巡航导弹跟使用核武器没什么区别,在政治上会引发同样的后果,相比常规巡航导弹,核动力巡航导弹根本不实用,也就是专家所说的,俄罗斯根本不会发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
事实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尽管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向普京报告“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试验成功,但俄军本身却没有像克宫一样大肆渲染“海燕”的威慑力,考虑到美俄两军依然存在沟通,俄军很可能已经与美军讨论了“海燕”,并对“海燕”的实际威慑效力心知肚明,同样,西方也没对这款俄罗斯战略“大杀器”的试射成功有什么过度反应,至少是没有让克里姆林宫感到满意的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