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于10月28日晚在福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闭幕。来自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的590名高中生经激烈角逐,有177名和253名选手分获金牌和银牌。
(↑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部分一等奖兼“国集”选手,此轮颁奖四川有2人上台领奖)
此次四川共派出26人参加,除了4人(绵阳市东辰中学1人、成都七中3人)昂首进入国家集训队,还另有11人将金牌收入囊中,并有10人拿到银牌。
(↑有人欢喜有人失落的颁奖现场)
在上台领奖的选手中,有个小哥哥脸上掩饰不住的疲惫或落寞,让人莫名心疼的同时,不由想起这么一说:如果竞赛成绩不尽理想,竞赛生是不是就成了“陪跑”或“炮灰”?
有网友指出,竞赛班里有两种孩子,拿牌的和陪练的,“陪练的孩子有点可惜,在只能通过高考的路上,反而错配了不少时间。”成都某培训机构负责人也认为,高考和竞赛是两条路,都需要针对性练习,“拿了‘省一’而不进行高考训练,也就120+,基础题都得错几分。”
然而情况真的如此吗?成都石室天府中学毕业生陈浩毅的最新分享,让我们看到了竞赛这条路的更多可能。
(↑陈浩毅在石室天府中学)
他的曾经:斩获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四川省一等奖。他的现在:通过强基计划考入“C9高校”本硕博连读的数学专业,“实现了自己多年的理想”。
>>>持续沉淀 从“省一”走进“C9”
陈浩毅成长于成都周边的一个小县城,通过中考如愿进入石室天府中学。回忆起来,最让他感念的是高中数学老师杨学智。刚升入高一,杨老师便结合他的兴趣与潜力,为他量身定制了数学竞赛的学习规划,此后更是常常与他围坐探讨难题、梳理思路,成为他“竞赛路上的引路人与坚实后盾”。
高二暑假的竞赛集训中,陈浩毅放弃了大部分休息时间,埋首“海量的竞赛习题与知识点梳理”。日复一日的坚持与沉淀,为他换来了全国高中生数学联赛省一等奖,和2022AMC10(美国数学竞赛)全球优秀奖、2024AMC12全球优秀奖等荣誉。
(↑陈浩毅<左一>和石室天府同批考生在考场外合影留念)
到高三,陈浩毅转身备战高考,成功通过强基计划考入位列“C9高校”的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类(强基计划)专业。陈浩毅介绍,该专业为八年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紧密围绕人工智能、高端芯片与软件、新一代通信技术(5G)、智能科技等国家与地方重大战略需求,充分借力学校优势工科资源,深化数理学科与工科领域的渗透融合,凝练出特色鲜明的应用数学培养方向——以培养 “懂行业、精数学” 的杰出科技人才为目标,为我国科学技术突破、社会经济发展及国家安全保障等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拔尖人才支撑。
(↑陈浩毅在西安交大)
如今能够在纯粹数学的世界里筑牢知识根基,陈浩毅说:“直到现在,我仍会时常回味那段默默奋斗、全力以赴的日子,那是青春里最珍贵的拼搏印记。”他同时表示,强基计划的培养标准更为严苛、要求更为细致,这份高标准始终鞭策着他以更严格的姿态自我约束、自我精进。未来,他将继续以数学为基石,深耕数学在人工智能、金融建模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探索,着力锤炼科研思维与研究能力,努力成长为兼具严谨科学精神与深厚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扎实筑基 赋能每一份热爱
陈浩毅在石室天府中学就读于班主任陈磊(国家首批免费师范生、西南大学“优秀毕业生”、成都市优秀班主任、高新区优秀青年教师)带领的高2025届1班。在夯实文化课基础的同时,他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热爱唱歌,习惯用旋律传递心声;也痴迷足球,在绿茵场上体会拼搏的热血与坚持的意义;就连进入高三,也会在运动会第一天的晚会上登台,作为贝斯手,他与乐队伙伴们默契配合,赢得了全场喝彩!
(↑作为乐队贝斯手的陈浩毅)
“石室天府的学习经历,为我的大学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浩毅分享说,在高中养成的诸多良好习惯,让他在大学高强度的学习中从容不迫,能够更快地理解新知、跟上节奏,这些习惯包括——
1.提前预习。坚持提前预习,提前梳理知识框架,能有效避免上课 “跟不上、听不懂” 的困境。
2.重视错题积累与复盘。每一道错题都是查漏补缺的契机,反复琢磨才能真正吃透知识点;最后,考试时保持沉着冷静,相信自己的积累与实力,方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3.学会独立思考。面对难题先独立思考,着力培养自主解题能力,若实在毫无头绪,再与同学探讨或向老师请教,独立思考的过程远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陈浩毅最想对学弟学妹说的话是:“心怀希望,未来便藏着无限可能。”而石室天府中学对此认为,从石室天府的课堂到西安交大的校园,陈浩毅用 “心有定志、行有目标” 的坚持,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轨迹——这份在竞赛里的执着、在舞台上的热爱、在学业中的踏实,不仅是他个人的成长印记,更是石室天府“赋能每一份热爱,点亮每一个梦想”的育人见证。
(四川教育新观察采写并综合福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石室天府中学官微,图据第42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组委会图片直播、石室天府中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