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古天宫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淮口镇云顶山,是川西地区历史悠久的佛教古刹,始建于南朝齐梁年间(约公元5世纪),距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其原名“天宫寺”,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赐名为“慈云寺”,为唐代十大名寺之一;明代改称“慈云禅院”,明末清初毁于兵燹,清康熙七年(1668年)由僧竺意重修,乾隆年间(1736-1795年)又经祥芳增修,嘉庆年间(1796-1820年)改建山门,形成现有规模。
东汉桓帝年间,安息国(今伊朗一带)太子安世高法师(佛教史上著名海外高僧,通晓64种音梵文字,翻译佛经41卷)云游至云顶山结庵修行,开启了古天宫寺的佛教传承。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将刘禅送往云顶山学习佛法、音乐与文学,敕命修建寺庙,正式命名为“天宫寺”;唐高祖初年,改名为“古天宫寺”;唐玄宗幸蜀时,因云顶山紫气盘结,钦赐寺名为“慈云寺”,此时寺内僧侣达3000人,成为川西佛教中心。
魏文帝朝,邵硕长老重建山寺,改名为“清修寺”;宋高宗敕赐寺为“祥符禅院”;元世祖赐蜀僧元一主讲祥符院,改名“护国朝天寺”;明改“慈云禅院”,明末清初毁于战乱,后经多次重修恢复。
古天宫寺(慈云寺)现存建筑群依山势布局,中轴线上依次有天宫殿(山门)、哼哈殿、七佛坊、天王殿、观音殿、大雄宝殿、圣宫殿、藏经楼、祖师殿;左轴线上有送子殿、关圣殿、鼓楼、罗汉堂、西花园、祖堂;右轴线上有文殊楼、钟楼、五观堂、东花园,总建筑面积约5494平方米(现存)。其中,天宫殿为石木结构,门首有“古天宫寺”刻石(传为唐太宗李世民所书),两旁牡丹、菊花宝瓶浮雕及“龙、虎”两大字保存完好,殿为悬山式顶,面宽3间13.1米,前后檐柱均有石刻楹联;观音殿为石木结构单檐硬山式顶,面宽5间24.3米,垂带踏道14级,后檐柱有滚龙抱柱石刻,前后檐柱、前金柱均有刻制楹联。
(文字资料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