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49|评论: 0

[转载分享] 评念人《地怨》现实意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30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mmexport1523255422268_副本_副本.jpg
      念人的长篇纪实小说《地怨》通过主人公王学瑞与腐败分子潘仁美一伙长达九年的斗争,深刻揭露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反腐败斗争的艰难性与悲剧性,警示腐败的根源在于资本私有制,并呼吁只有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根除腐败。作品的影响力,被评论界称为“新时期伤痕文学经典之作。”
      一、反腐斗争的尖锐性与复杂性
      小说以真实事件为蓝本,展现了基层反腐者所面临的残酷迫害:王学瑞因发表《靠官吃官的党组》《贪官分房》等文章揭露腐败,被诬陷“经济问题”审查,并遭受停职、停薪、纵火殴打等打击报复。这种“法与权”的较量,揭示了在改开初期制度不完善时期,反腐者往往以生命为代价的悲剧性。正如学者梅俏所说:“这里有一个认识问,腐败的根子不在个别人的身上,而在资本私有化制度。因此,反腐败、反卖国,必须和反资本私有化制度联系起来,反到跟上才能反彻底,避免这种个人悲剧的发生。”
      二、时代背景下的制度反思
      作品将个人命运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私有化浪潮下的资本原始积累相联系,指出腐败是“资本私有化制度的润滑剂,”而法律在权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王学瑞与腐败分子苦苦斗争九年之久,其结果以投江为结局,隐喻了仅仅单纯依靠投诉和司法途径难以根治系统性腐败的困境。
      三、知识分子良知的坚守
      念人通过王学瑞的形象,塑造了一位用血泪书写投诉信的清廉知识分子。其九年不屈服的精神,既是对毛泽东时代清白做人价值观的坚守,也是对当代知识分子社会责任感的呼唤。
      小说打破了传统反腐败题材聚焦高层的模式,以记者与基层腐败分子的斗争为主线,通过大量生活细节(如母亲病危无钱救治)强化真实感,使作品成为记录特定历史时期官场生态的“血泪档案。”这种“以笔作枪”的创作方式,延续了鲁迅以来文学干预现实的传统。理论家张江明说:“念人所创作的《地怨》故事人物原型来自生活,高于生活,情节错综复杂,语言生动流畅,一读就唤起人们共鸣。”


      (作者:晚秋)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