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71|评论: 0

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科技扶农注动力,政协协商解民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30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秋日斜照,为整片田野镀上一层金色的辉晕。稻谷已经熟透,沉甸甸地坠在稻秆上,金黄的稻穗被晒得微微发亮,风一吹,便沙沙作响,像是无数细碎的私语,与远处收割机的轰鸣声交织成一首丰收的交响乐。这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正是绵阳市安州区秀水镇政协工作联络组围绕耕地保护、科技兴农等重点履职方向所交出的生动答卷。

6389742602380934234327280.png

▲ 图为在园区内智慧管理平台上查看监测点土壤情况

“数字田长”守护耕地红线,一体化监测精准把脉

“谢书记,我家那块田收成越来越差了。”“化肥施了没作用啊!”……几年前,天竺村村级田长谢小平时常听到村民这样的忧虑。尽管安州区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初期建设了田间监测站点,但其功能仅限于土壤温湿度监控,难以满足农民对精准耕种信息的渴求。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秀水镇政协工作联络组迅速行动,将“同心共建现代化安州专项行动”与“有事来协商”工作深度融合,依托“秀当家有事来协商”平台,广泛收集梳理园区村民意见,累计汇集社情民意18条。通过积极协商推动,园区内的田间监测站点实现了升级换代,传感器种类大增,监测信息类别有效扩大,为精准农业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此外,政协工作还延伸至水利治理,协同解决了秀水河龙泉村段河堤和群星村防汛行洪通道的建设难题。

如今,园区已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37台(套)田间监测站、卫星地图共同守护着22000亩省五星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埋设于土层下20厘米的传感器,实时回传土壤墒情、pH值、有机质含量等关键数据,系统每日生成“耕地健康日报”推送至各位田长的平台账号。

“这套系统就像个‘土医生’,地缺什么、状况如何,一清二楚。”谢小平田长自豪地介绍着村里的3280亩永久基本农田,“这是全村的心血,是绵阳的名片,更是我的‘心肝宝贝’。”秀水镇政协委员、镇级副田长肖继彬对此深有感触:“守耕地红线就是守粮食安全的根。这套系统让每寸地都有了‘数字档案’,地力稍有波动,系统即刻预警并生成整改方案。看着亩产提升,证明科技护田这条路走对了!”在镇政协联络组的桥梁纽带作用下,田长制得以落实落细,耕地保护水平显著提升。

6389742601009209395703248.png

▲ 图为园区鸟瞰图

“铁牛银翼”提升生产效率,全产业链激活乡村动能

在龙腾农机专业服务合作社,农机手李平安正熟练地为无人机配制药水。“过去10亩地打药,一个人得忙活10多个小时。现在?无人机几分钟搞定!”他感慨道,“三分种,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不愁。现在抓好每个节点,确保好收成,效率不知高了多少。”

合作社理事长张怡细数家珍:“我们流转1700多亩地做机械化示范,合作社140多台套装备年服务面积约38000亩。现在9台无人机同时作业,日作业能力超2000亩。”园区通过“建良田、选良种、用良法、推良机、兴良制”的“五良”融合,持续提升粮油综合生产能力,让农民种地更轻松,收益更可观,真切尝到科技扶农的甜头。

秀水镇政协联络组积极发挥政企沟通桥梁作用,联系上级、对接外地企业,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推动农业产业水平整体跃升。为提升粮油产业综合效益,在政协联络组的助力下,园区成功培育引入23家粮油加工企业。

园区发展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做强粮油加工,园区企业生产的“川菜王”菜籽油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年产量达15万吨,远销海内外,每10桶四川产菜籽油就有一桶源自安州;做强特色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做强农旅融合,推动乡村多元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规模效益重要,但更要看能否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秀水镇党委副书记、政协委员李小波介绍。自2020年起,秀水镇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建成集生态农业、田园采摘、观光休闲、农耕文化于一体的万亩花海主题公园,大力发展相关业态,年均吸引游客约5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1000万元。2024年,园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超过28800元。

从守护“丰收田”到做强“多产业”,秀水镇政协始终围绕服务群众这一中心,持续搭建协商平台,落实协商举措,将科技力量源源不断注入农业沃土,绘就出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崭新画卷。(康玲 王仪凌 )

炬光观察 | 协商民主在一线 科技赋能促振兴

秋收时节,行走在秀水镇的田间地头,稻浪翻滚,机声隆隆,一派丰收景象。这喜悦背后,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基层协商民主与现代农业科技深度融合、精准发力结出的硕果。秀水镇的实践生动表明,将政协协商平台延伸到田间地头,聚焦民生关切,推动科技赋能,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协商于民,求解发展“最大公约数”。 面对初期田间监测站点信息有限、无法满足精准耕种需求的困境,秀水镇政协工作联络组没有坐等,而是主动深入一线,依托“有事来协商”平台,收集梳理民情民意。18条社情民意,凝聚的是农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也是政协履职的精准靶向。通过协商,监测站点升级了,信息更全面了,河堤治理和行洪通道问题也得以解决。这充分证明,接地气的协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贴近群众的履职,才能把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科技兴农,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让每寸耕地有了“数字档案”;无人机精准施药,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秀水镇将科技力量深度植入农业生产各环节,不仅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劳作方式,更实现了对耕地质量的精准守护和农业生产效益的显著提升。从“望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科技真正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牢牢守护着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产业融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路”。 秀水镇没有止步于种好粮,更着眼于提升农业价值链。在政协联络组的桥梁作用下,园区培育引入精深加工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推动农旅融合。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劳作变体验,这种“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有效拓展了农业多元功能,显著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分享到更多产业增值收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对发展成效最有力的印证。

秀水镇的探索启示我们,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科技活水润泽乡村沃土,就能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广袤田野上绘就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壮丽画卷。期待更多地方能像秀水镇一样,让协商之花开遍乡村,让科技之光普照农业,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华彩篇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