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30|评论: 3

[转帖] “鸡排哥”走红后,“炒粉哥”又火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0-30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鸡排哥’走红后,‘炒粉哥’又火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10-30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庆前夕,一位在江西景德镇卖炸鸡排的摊主意外走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鸡排哥”。与此同时,河南济源一位炒粉摊主的暖心故事也迅速在网络发酵,同样掀起文旅市场的关注热潮。

  两位看似不搭界的“普通人”,为何能先后成为国庆假期里的“顶流”?这背后,正透露出当下文旅消费的新密码。

   641

  “鸡排哥”李俊永正在为食客炸制鸡排。记者李韵涵摄

  “鸡排哥”为啥这么红?

  “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

  “你可以拒绝我,但是你不能拒绝美味。”

  “你值得拥有这世界上任何美好的东西,包括我的鸡排。”

  国庆假期里,景德镇五中附近的一个鸡排摊成了新晋网红地标。每天中午12点左右,摊前便早早排起百米长队。“鸡排哥”李俊永一边快速裹粉、翻炸,一边用他特有的金句与顾客唠嗑。有外地游客连夜赶到这里,希望能与“鸡排哥”互动,甚至有外籍游客专程排队4小时只为尝鲜。



  由于生意太过火爆,李俊永的亲戚纷纷赶来帮忙,网友们称其为“鸡排世家”助阵。他旁侧的“香肠肉丝鸡蛋饼”小吃销量随之翻番,一家绿豆汤摊位更是顺势打出“凭鸡排买绿豆汤立减2元”的标语,共享了“情绪经济”带来的客流。

  这份因“鸡排哥”而起的热度,实实在在撬动了文旅市场。据抖音生活服务发布数据,国庆假期前三天,景德镇抖音平台订单量同比增长近七成;烧玻璃体验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74%,制陶和手工陶艺团购销售额同比增长71%。受“鸡排哥”种草影响,平台上的鸡排炸串团购也大受网友欢迎,订单量同比增长56%。


  “鸡排哥”为啥这么红?只因鸡排常见,但以幽默、温情为“佐料”的鸡排却十分稀缺。

  炸制鸡排时,他直言“炸不到位,我无法原谅自己”,再长的队伍也坚守品质;经营中,他金句频出,让等待变成“脱口秀现场”;细节处,他能记住数十位顾客的口味与点单顺序。不难发现,网友对“鸡排哥”的关注极少聚焦于口味,更多是被这份专注、真诚与温暖打动,“6元的鸡排,60元的服务,600元的情绪价值”。

  “鸡排哥”走红,“炒粉哥”又火了?

  在“鸡排哥”走红的同时,另一边,河南济源一位“炒粉哥”的暖心之举,也掀起了文旅市场的别样波澜。

  “炒粉哥”的走红,源于一则视频。某博主为让车祸出院的好友小米吃上心心念念的“尧仔炒粉”,请求老板上门制作。当老板放弃黄金时段的客流,骑着电三轮载着孩子,带着炒粉全套设备出现在楼下时,小米瞬间爆哭。

  

  这份真挚的感动随后在网络上引发共鸣,截至目前,该视频收获近350万点赞,80余万转发。视频发布后,有顾客让老板“好好休息,有一场硬仗要打”,老板直言“我感觉没那么夸张”。话音刚落不足24小时,“尧仔炒粉”店前就已排起长队。

  来自天南地北的网友专程前来打卡,甚至有四川旅客搭乘8小时火车只为“吃一份热情”。网友调侃:“老板的锅铲都要抡冒烟了”“等姑娘腿好了,老板胳膊快废了”。

  
  店主姐姐透露,弟弟性格内向且做生意“佛系”。这份朴实与他为顾客“赴约炒粉”的善意形成呼应,共同塑造了可信可亲的普通人形象,让流量沉淀为真正的好感与认同。

  “鸡排哥”的金句给排队添了乐趣,“炒粉哥”的奔赴让友情有了具象化的温暖,两人的故事借助短视频发酵,被网友自发记录、二次创作,个体故事裂变式传播成为大众话题。而当食物成为寄托情感的媒介,一句“美味值得等待”,一次“为朋友奔赴的炒粉”,都在传递“被重视、被偏爱”的情绪,让普通消费有了情感重量。

 

  平凡个体正成为城市文旅名片

  不难发现,情绪经济正在重塑文旅市场,能够提供深厚“情绪价值”的平凡个体,也正成为一座座城市最动人的名片。

  可见,文旅不仅要“有景可看”,更要“有情可感”。而回溯过往,这类“一人带火一城”的故事早有伏笔。湖南怀化“发型师晓华”凭“让顾客笑着走出理发店”的治愈服务,让老街变身“网红一条街”;西安大唐不夜城“不倒翁小姐姐”一个微笑,助力景区成为浪漫打卡地;淄博烧烤摊主“昂老板”和“赵大爷”自刷差评、互送顾客的“反向商战”,再次点燃外地游客奔赴“烧烤city”的热情……


  “为一人奔赴一城”成为旅游新动力,亦标志着“打卡式旅游”逐步让位于追求情感满足的“沉浸式度假”。这一现象,恰与2025国庆中秋假期的出游趋势不谋而合。

  双节叠加,为旅游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据交通运输部消息,8天假期内,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各大社交平台上,“反向出游”成为关键词。抖音平台数据显示,假期前三天,三线以下城市异地游客大增,张家口、开封、威海住宿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184%、179%、157%。此外,唐山住宿订单量增长136%、陵水增长127%,池州和大同也分别增长了117%和106%。

  有人避开热门景区人潮,钻进小众城市的老街巷寻找慢时光;有人追着“鸡排哥”“炒粉哥”的烟火气奔赴小城,让“人物IP”成为城市文旅的活招牌;还有人登山时顺道逛古村、骑行中打卡非遗馆,让运动与观光碰撞出新乐趣。

 

  “不走寻常路”的背后,是当下旅客对个性化、趣味化假期体验的极致追求。厚重的历史遗迹与秀美的自然风光依然是城市的底气,但让人踏上旅途的,也可以是一个平凡人的真诚。

  走红之后,“鸡排哥”不忘为家乡吆喝,直言“为了江西、为了景德镇,请你留下来,景德镇有你更精彩”;“炒粉哥”同样在视频里主动向网友推介:“我的摊位附近就是御驾的小吃街,周边有很多美食,大家到这里以后都可以去品尝一下,欢迎来到河南省济源市玩耍。”


  从“鸡排哥”的油锅里、“炒粉哥”的颠勺间,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个普通人的意外走红,更是中国文旅市场逻辑的悄然蜕变。他们不是完美的“景区代言人”,却用一句金句、一次奔赴、一份坚守,让城市有了呼吸感与故事感。

  当“情绪价值”成为连接人与城的纽带,珍视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守护街巷里的烟火气,让城市不仅有景点,更有“让游客愿意再来”的温度,或许就是“一人带火一城”背后,文旅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答案。
lkq

发表于 2025-10-3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鸡排哥的采访,他火起来真是有原因的,专注做一款好产品、顾客至上、嘴甜情绪价值高、味道好回头客多、坚持了二十多年,口碑积累到爆发。
lkq

发表于 2025-10-30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景,美食只是表面的美好而且容易获得,而心灵共鸣,真诚感情是不容易制造的,人们永远追求稀缺的美好的事物,愿意为之付出代价,这更是淳朴却高尚的品质。所以请那些黑心商家坑人景点好好想想吧。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