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融媒记者 何佳倩 文/图
10月28日,记者从市文广旅局了解到,10月,内江以“文旅+百业”深度融合为核心主线,将传统民俗、非遗展演、特色美食与现代商业、研学体验、区域联动紧密串联,既让“十月会”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更成为“甜城・画乡”文旅IP魅力释放的生动实践,为内江文旅市场注入了强劲动能。
从“民俗盛会”到“消费载体”:
“文旅+商贸” 激活市场新活力
作为内江本土标志性民俗活动,国庆长假期间,内江在坚守传统的同时实现了创新突破——在保留“文化展览”“非遗特色表演”等经典环节的基础上,构建起“民俗引流、消费留客”的全链条模式。
在不同的活动中汇聚资中血橙制品、隆昌土陶、东兴竹编等200余种地域特色产品,其中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的糖画、烙画手作,日均销量超300件;各个美食活动则集结内江牛肉面、资中山椒兔、威远羊肉汤等30余种本土美食,让游客一站式打卡“甜城风味”。
据内江市文广旅局统计,十月期间,周边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长40%,文创及餐饮消费额超1000万元,更带动大千园、东兴老街等周边景区游客量增长35%,成功实现“以节促商、以商兴旅”的良性循环。
与此同时,内江按照“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部署,依托17个重点商业综合体、12条特色商业街区、10余个重点消费新场景及1000余家商户,同步开展满减打折、消费券发放等优惠促销活动,为内江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场景文化体验:
“文旅+活动” 营造沉浸式节日氛围
为进一步增强游客参与感与体验感,内江市在商圈、街区、社区、剧场等新消费场景中,密集推出多元化文化活动。
“山歌嘹亮・红歌飞扬主题音乐及资中特色美食品鉴活动”点燃群众热情,“天府百姓大舞台・群众文艺展演”展现本土文艺风采,“国风雅集・双节同贺游园会”还原传统节日韵味,再加上山歌对唱、红歌快闪、民谣音乐会、非遗体验等互动环节,让市民游客在热闹氛围中感受文化魅力,有效延长停留时间、提升购物体验。据统计,系列活动带动全市商文旅消费超10亿元。
内江市文广旅局的数据也直观展现了文旅市场的火热:仅“双节”假期8天,全市共接待游客 379.45万人次,同比增长9.6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47亿元,同比增长9.67%。其中,A级景区接待游客127.7304万人次,同比增长15.31%,门票总收入149.4030万元,同比增长9.17%;全市图书馆、文化馆累计接待群众29493人次,开展线上活动114场、线下活动77场,文化服务与旅游消费实现双向赋能。
县区联动共振:
“文旅+区域” 构建全域游玩新格局
内江各县(市、区)依托自身特色资源,打造差异化文旅活动,形成“全域共振”的生动局面:隆昌以“古镇文化+渔家风情”为核心,在古湖景区推出“古湖鱼品鉴”“古湖鱼火锅”“全鱼宴”等特色菜品,同步开展头鱼拍卖、亲子捕鱼等互动环节,让市民在亲水体验中感受渔家文化;南关景区则以古镇街巷为天然舞台,上演实景剧《兴隆昌盛》,游客穿梭青石板路间,在剧情推进中读懂隆昌历史脉络。
资中县青云广场 “资中文旅商品推介活动暨非遗展演展示活动”火热筹备,让市民沉浸式感受“非遗+好物”的独特魅力;资中文庙更携手文广旅局、图书馆推出“为时代和人民放歌——新中国建设主题文学作品展”,百余件文学作品以文字为媒,讲述新中国建设历程。威远县聚焦古佛顶景区特色,围绕“文化体验+节日福利”双线布局,精心筹备系列活动,持续点燃假期消费与游玩热度。
这种跨区域游玩场景,正是内江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区域联动激活全域流量的生动写照。10月以来,内江各县(市、区)通过资源互补、客源互送,让全域联动游玩成为常态,进一步扩大了“甜城・画乡”的辐射范围。
文旅热度不减:
“甜城・画乡”的独特魅力 在十月时光里愈发醇厚
十月的内江,节日氛围余韵未散,文旅热度持续攀升。
这座素有“甜城・画乡”美誉的城市,始终以文化为魂、烟火为韵,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用多元业态激活文旅动能,让“甜城・画乡”的独特魅力在十月时光里愈发醇厚。
如今,内江正以“十二月会”为契机,通过多元业态联动与在地文化挖掘,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绘就兼具烟火气与文化味的特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