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年度“中学生英才计划”(四川省)及“天府中学生英才计划”拟入选名单揭晓。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高一(4)班双瑄承同学入选“中学生英才计划”(四川省),高一(3)班李成卓睿同学入选“天府中学生英才计划”,展现了该校学子在基础学科与科技创新方面的优秀潜力。 (双瑄承将师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导师孙罡) (李成卓睿将师从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导师邱小平) “中学生英才计划”是由中国科协和教育部共同推动实施的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项目,致力于选拔对基础学科有浓厚兴趣、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进入高校接受导师指导,激发科研兴趣,提升创新能力。今年四川省共有68名学生入选。 
“天府中学生英才计划”则由四川省科协与教育厅联合组织,面向具备科研潜质的学生提供科研实践机会。今年共有32名学生入选。 
两位同学历经网上报名、学科潜质测试与高校面试等多轮选拔,最终脱颖而出,体现了扎实的学科功底、浓厚的科研兴趣与良好的综合素养。自2025年10月起,他们已进入为期一年的培养周期,在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校导师团队的带领下,参与课题研究、科技实践与学术交流,体验以“使命驱动、兴趣导向、名师引领”为特色的科研培养模式。 
他们此次入选,不仅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体现,也是学校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始终秉持“培养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和优秀公民”的目标,坚持五育并举,构建“基础素养+个性发展”双轨培养体系,推动个性化教育与因材施教。为对接国家“强基计划”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战略,该校于2024年成立英才中心,以“三维一体”模式——高考筑基、强基突破、竞赛领航——为核心,构建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四大学科竞赛课程体系,并依托科技创新社团、专家讲座等平台,助力学生多元成长。 
双瑄承、李成卓睿两位同学本学期起已分别进入中心数学与生物竞赛团队接受系统培养。英才中心周俊龙主任表示:“我们正着力构建‘初中—高中—高校’一体化协同育人体系,期待未来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输送更多创新人才。”
>>>学生感言
双瑄承: 我一直对数学怀有浓厚兴趣。尤其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数学与算法已成为驱动计算机科学前行的核心。如何构建更精妙的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可计算的表达,并让机器作出智能回应——这些都是我渴望深入探索的方向。相信未来一年的学习将解答我许多疑问,我的知识储备与思维能力也将迈上新的台阶。而人生之路,也会因这段经历而更加开阔、明朗。
李成卓睿: “山高万仞,只登一步”,是我回顾“天府英才计划”选拔之路时最真实的写照。从获得参与机会,到填写申请、准备笔试、参与面试,每一步都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与陪伴下,踏实而坚定地走过。真正步入面试环节,才意识到前期点滴积累的意义。第一轮面试所积累的经验——包括对场景的预判、对节奏的把握,都为后续的从容应对铺下了伏笔。面对导师的提问,“实事求是”是我始终秉持的态度。既依托于平时所学的知识、校内的训练与个人的见闻,也让导师看到我的积累与思考;而这些储备,也成了我回应专业问题时最坚实的底气。(据成都新世纪外国语学校官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