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5智慧教育大会启幕:AI重构全球教学模式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520198033440774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则发布全球首个《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将教师角色重新定义为“AI伦理监督者”和“人机协作设计者”,要求教师掌握从基础工具使用到伦理决策的全链条能力。
AI教育需坚持“教学法第一,技术第二”原则。
这场由技术驱动的变革,终将回归教育本质,培养既能驾驭AI工具,又能坚守人文价值的“新人类”。正如大会宣言所言:“当AI成为教育的基础设施,我们守护的是人类文明的火种。”
…… …… ……
AI教育需坚持“教学法第一,技术第二”原则,强调教育本质应优先于技术应用,技术作为工具服务于教学目标。以下是核心要点:
教育核心要素的重构
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是教育变革的催化剂,但需以教学法为核心。教师和学生需具备人工智能素养,包括技术赋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人机协作能力,课程设计应转向跨学科融合与个性化呈现。 12
生成式AI的四大教育应用
教学智慧获取:通过大语言模型交互获取教学建议。
材料自动生成:利用AIGC技术生成教案、习题等,减轻教师负担。
课堂互动增强:提升教学效率与深度互动,推动因材施教。
课后辅导支持:应用于作业批改、探究式学习等场景。 2
避免“为技术而技术”的误区
技术需服务于教育目标,而非偏离本质。焦建利提出INSIGHT框架(设定目标、独立探索等七个环节),支持学生深度主动学习,确保技术与教育需求动态协同。 12
学生核心能力的重新定义
AI时代学生需具备:
技术赋能的自主学习能力
人机协作素养
好奇心与探究精神
抗挫折能力
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 2
数字教材的智能化变革
生成式AI推动数字教材向动态生成、个性化定制发展,优化教与学全流程数据辅助功能,深化师生角色转变。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