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8|评论: 0

[生活资讯] 达州大厨陈良玉

[复制链接]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11-7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51107104557_586_538.jpg

be519fbc-d0fd-42bf-960e-e08f0b61f14c.png
1980年,达县市饮食公司参加地区一级、二级红案厨师考核全体代表。第一排是解放前就从厨的红案厨师:左三谢桂荣、左四杨绍轩、左五江仁凡。第二排是解放后从厨的新一代厨师,左起陈良玉、王泽润、任启富、黎友通,第三排左起朱开云,谢永海,杨秋野。

       陈良玉,1946年生,住老达城西城壕,小时候叫陈幺娃,达州厨师界叫他幺老师。国家特二级厨师。
       20世纪四五十年代,西城壕池水清澈见底,夏天,五岁的陈幺娃常邀约小伙伴去池水中摸鱼捉蟹,燃烧稻草,将青瓦片作锅,放盐和辣椒面烘烤,虽半生半熟,吃得津津有味。
8578d2c7-7ab3-4ca8-b4c9-c868d01c4441.png
       陈良玉的父亲是挑老二。当时,挑老二外挑货物主要是黄表纸、桐油、生漆、药材等,挑入的主要是棉花、盐巴、布匹等日常生活用品。民间有“一条黄龙(黄表纸)出川去,一条白龙(棉花)入川来”的说法。陈父主要挑运中药材往返万源、汉中等地,日子久了,便开铺子做起中药材生意,自己挑运,家人售卖。
dca28342-c3c4-48d8-a796-80a2646fcda7.png
福兴泰旧址:西门上老味馆
      1962年,16岁的陈幺娃参工福兴泰饭店。1957年陈其褔、段兴学、覃书泰三人1957年联合投资成立公私合营饭店,取三人名字中一字组成“福兴泰”店名。位于西城门处。其地处农贸市场,农民顾客很多,是当时城西的主要饭店,从业人员20多人。1966年转为国营。
       店主陈其福见幺娃姓陈,是自己本家,虽个头矮小,却聪明伶俐,一双充满求知的渴望眼睛,甚是喜爱,收其为徒。陈其福于20世纪40年代在大西街开设一小餐馆,靠墙有几张餐桌,人称“巴壁馆”。陈师傅烹饪技艺以快速小炒著称,尤以炒猪肝为顾客所喜爱。滑嫩浓香、口感鲜爽。炒猪肝看似简单,却是检验厨师技术的重要菜品,需掌握火候控制、刀工处理和调味技巧。
       旧时厨师学徒学艺,先要经师傅(老板)试用三个月后,若合格则正式拜师。陈幺娃是解放后第一代厨师学徒,旧时厨师学徒拜师仪式皆免。站得端端正正,向陈师傅行三鞠躬礼,就算是拜师。旧制,学徒需水杂洗菜一年,站墩子切菜一年,才能站灶炒菜一年。解放后改旧制,陈幺娃水杂完后就站墩子切菜,最后也可以站在陈师傅身旁观看学习炒菜。陈不厌其烦讲解,让陈幺娃炒菜时,站立身旁不住的叫喊:“放豆瓣,放蒜苗,起锅了”。
       1965年,陈幺娃三年学徒期满出师,陈其福师傅当甩手掌勺,店内大小事务交徒弟打理。自己则在茶馆喝茶摆龙门阵,吃饭营业时再回到店堂。
       20世纪60年代,西门上生活着很多回民,牛肉小食店多。以经营红烧牛肉、清炖牛肉、耙(谐音)牛肉为主。当时,位于西城门处东有专门经营牛肉的大餐馆:醉竹轩和悦来牛肉馆。餐饮业竞争激烈,陈良玉建议改良引进“罗汉菜”。陈其福支持赞同。
abb1d7a3-b32a-49b1-80f6-f8ff74f2a9ef_编辑_编辑.png    
       达城罗汉菜,是文火炖制的荤素杂烩汤菜。主要用料猪棒子骨、心肺、大肠、猪血、萝卜、海带、油豆腐及食店荤素类不成形的边角材料等。用料众多,借十八罗汉相聚而取菜名。
       福兴泰的罗汉菜可叫牛肉罗汉菜。门口架起一个大土坯灶,放置一个大铁锅,土坯灶的火焰白天晚上没有停熄过,只是火很微弱,大铁锅内浓厚的牛油汤飘浮呈“黝黑”色,时不时冒出小汽泡。主荤料为牛大骨,牛杂料等 ,素菜为萝卜、海带、油炸豆腐等。  
       牛肉罗汉菜价廉物美,吃者多是大众平民,一碗“冒儿头”米饭,一碗罗汉菜,荤素搭配,热气腾腾,不亦乐乎。      
cb469234-d72f-4c6a-ad26-2eaaedc32710_编辑.png
      陈其福师傅有一门绝活菜肴,肝膏汤,陈幺娃学会制作。系传统功夫菜,精选鸡肝鸭肝或猪肝去筋取肝汁加鸡蛋清及调料拌合放入圆形碗中,上笼蒸制凝结成膏,再用清汤烹饪而成,汤成淡茶色,加入水发竹 荪,与圆月似的肝膏相互辉映,故又名“推纱望月”,有海鲜一般鲜美滋味。该菜极要厨师技艺,不然会有肝腥味难以下咽。肝膏汤被业界同仁评为达州菜“三艳”之一(肝膏汤、开水白菜、鸡豆花)。
5145448e-c814-40d6-a50b-47da7d9d3122.png    
      1969年,西门上大火,将福兴泰饭店烧毁,陈良玉调大西街专门经营鸡肉风味水八块食店。水八块即以整鸡用水煮熟后,按部位分割成八大块而得名,早在1920年达城就有人设摊叫卖,与棒棒鸡成达城传统名特小吃。水八块经演变为鸡水八块、猪头肉水八块,心肺水八块。20世纪四五十年代王登权专门经营水八块,1958年公私合营,王登权为水八块食店经理。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城餐馆将水八块与棒棒鸡的烹饪方法相结合,水八块、棒棒鸡名称取消,统一更名为红油鸡块。而今,达城水八块分成两种流派,陈良玉、王大孝(王登权子)是老式红油带麻味水八块的流派代表,谢应海、任启富是新式红油不带麻味水八块的流派代表。
微信图片_20251107104554_584_538.jpg
       1973年,陈良玉调一品香饭店。该店位于翠屏路63号东城壕口上侧,建筑面积536平方米。 设有底堂和楼堂,餐桌20多张,30余人。 系成良栋于1946年开设,地点大西街56号,1947年,扩建为三楼一底,底楼和一楼、二楼为零餐、宴席,三楼为茶座舞厅。解放后1950年迁址翠屏路,主要经营饭菜面点,同时承包宴席,是当时的一流饭店。达城老一辈名厨彭炳臣、曾占武、谢桂荣、罗德贵等都曾在一品香工作过。由于该店技术水平较高,管理方法得当,培养出了不少烹饪人才。陈良玉虚心好学,博采众长,烹饪技艺日渐精湛,有较强的炉灶功夫,与王泽润、杨秋野、贾本强、任启富、谢永海等,成为新一代厨师后起之秀。
微信图片_20251107104556_585_538.jpg
       1978年,陈良玉调通川饭店做掌勺,地址:通川路35号,系房产公司公房,青瓦木板房,背靠人民公园,面对文华、柴市、来凤三条街的出口处老车坝,口岸比较集中,主要经营饭菜面点。1980旧店撤除,重建新店,陈良玉调一品香、巴山羊肉馆。1984年新“通川饭店”落成。共六楼一底,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设计新颖,布置美观,设施高雅,有宴会厅,雅座间,并设有养鱼池。上下层地板全系马赛克铺面,墙壁、灶台、案板等全系磁砖镶嵌,三间雅座间全系大理石装配,并设有电动旋转桌。是当时达县地区设备较高级的第一流饭店,技术力量集中。陈良玉再度调回通川饭店任经理,名厨王泽润任厨师长。开业时,全地区名师荟萃,进行烹饪技艺表演,制作名菜脍炙人口。其名菜有锅贴鱼片、蝴蝶海参、干烧鱼翅、樟茶鸭子等。是达县地区饮食行业的技术培训基地之一。年近40岁的陈良玉个头矮小精瘦,烹饪技艺精湛,深受业界尊敬,无论年龄大小都叫他幺老师。
微信图片_20221021204155_编辑.png
图中白色墙壁“羊肉馆”,即上后街羊肉馆
      通川饭店新店建设期间,1982年,幺老师调上后街巴山羊肉馆。羊肉馆的前身是李光忠面馆,夫妻经营,主要卖杂酱面和小面。门口摆放着一个大盆钵,装着按片售卖的水八块,先买的拈大片,后来的拈小片,拈完卖完。1958年公私营改名后街饭店,李光忠当经理。经营面条炒菜。1964年改为巴山羊肉馆,是达城唯一经营羊肉菜肴的馆子。后因经营亏损,调幺老师任羊肉馆经理兼总厨。他将川菜技艺用于羊肉烹饪改革,以卤炸羊肉、清炖羊肉、汽水羊肉、羊肉烧元、奶汤羊肉粉、奶汤羊杂粉最为著名。羊肉馆扭亏转盈。汽水羊肉被四川饮食公司评为达县地区名小吃。后,钟发彬、任启富先后出任羊肉馆经理,巴山羊肉馆被省、地、市命名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和“文明单位”。
9d3fd04e-c08a-4e85-aa36-2bf332bcf7f8.png
来凤路原窝窝店旧址
      1988年,幺老师停薪留职。窝窝店(来凤路食店)聘请他为行政总厨。该店位于大操坝对面,背倚老城墙,因店堂在来凤路街面呈凹窝状,达城人叫其窝窝店。200平方米,厅堂摆放12张餐桌,内设两个雅间,为北门上最大的餐馆。1983年,刘世道为窝窝店经理,门庭若市,有口皆碑。1988年,厨师唐光友做窝窝店经理,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幺老师在窝窝店期间,挖掘整理达州菜,研发出三个品牌:蛋皮酥丸、怪味鸡块、麻辣牛肉,被评为达县地区名菜。另有传统菜:芙蓉鸡片、白糖羊尾、熘鸡片、脆皮全鱼、全家福等,深受顾客喜爱。窝窝店培养了不少厨师人才:李健(达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陈刚(达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会长)、张贤波(经理兼总厨)、唐庆(经理兼总厨),庞烈成(羊肉泡师傅,经理兼总厨)等,他们是达州新二代厨师兼具经营的佼佼者。
      1991年,幺老师被华夏大厦餐厅聘为行政总厨,1992年,被花园餐厅聘为经理兼行政总厨,1993年被无锡大酒店餐厅部聘为行政总厨,承包厨房。1995年被银丰大酒店餐厅聘为经理,承包厨房。
      无锡菜是江苏主要地方风味菜,中国八大名菜之一。口味偏甜偏清淡,擅长各类水产;花色精细,浓中带甜,尤其鲜香酥烂。20世纪90年代,粤菜、浙菜、川菜、湘菜、日韩料理以及法国大菜在无锡竞相发展,幺老师将川派达州菜口味进行改革,融入江苏菜,为无锡人所接受,在众多菜系的餐馆中一枝独秀,令人啧啧称赞。1996年,幺老师应达州银丰大酒店的邀请回家乡,引回几个江淅菜,霸王别姬、西湖牛肉羹、老鸭汤等颇爱达州顾客欢迎。
       2017年,陈良玉与谢永海、王绍坤、周家福、杨秋野、廖永浩、任启富、钟发彬、唐光友获“川菜功勋匠人”荣誉。
b691ef84-4b82-449a-9157-5a3490e3ce20.png    
      2019年,陈良玉(左二)与谢永海、任启富、周家福、刘远平获四川“传承川菜突出贡献奖”。
      幺老师对传统达州菜情有独钟。进入21世纪,达州餐饮业无数菜类品种相互竞争,多姿多彩,六七十岁的幺老师与几个徒弟开店合伙经营传统达州菜,而今,年近80岁仍兼顾问。
       有诗赞幺老师:巧手烹调百味香,厨艺高超胜群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