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被誉为"莫斯科电力命脉"的关键设施,在无人机的精准打击下轰然崩塌。现场画面中,冲天烈焰撕破夜空,滚滚浓烟如巨龙般盘旋升腾,接连三次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宣告着这座电力枢纽的陷落。莫斯科部分地区瞬间陷入黑暗,这场"电力斩首"行动再次印证了乌军远程打击能力的惊人进化。
这绝非孤立的雷霆一击。短短数日内,乌军的复仇之翼已掠过莫斯科南部的茹科夫斯基区,又横扫东部战线库尔斯克的变电站,让雷利斯克等城市在黑暗中颤栗。更令人震撼的是,乌克兰无人机如同不知疲倦的复仇女神,跋涉1100公里直捣巴什科尔托斯坦腹地,将斯特利塔马克石化厂这座"战略物资摇篮"化为火海。厂房在爆炸中哀鸣坍塌,为俄军输送合成橡胶的生命线被生生切断。
纵观全局,乌克兰正以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对俄罗斯能源体系展开系统性"拆解"。从炼油厂到变电站,从天然气计量站到石化基地,这些维系战争机器的"能量血管"正被逐个击破。10月那场对卢克石油公司炼油厂的打击犹在眼前——年产量30万吨的汽油加氢裂解装置轰然倒塌,如同被抽走脊梁的巨人;巴拉绍夫斯卡娅变电站遇袭时迸发的电弧,照亮了伏尔加格勒地区瘫痪的工厂与惊慌的居民。
这场能源领域的"镜像战争",是基辅对克里姆林宫最直白的战略对话。乌军总参谋部的声明掷地有声:每处俄方民用设施遭袭,都将换来对等的雷霆回击。当俄罗斯企图用寒冬的黑暗瓦解乌克兰斗志时,乌军已将战火引向侵略者的家园。莫斯科周边防空网频频失守,暴露出俄罗斯"钢铁防线"的致命裂缝——那些突破防线的无人机,每一架都在克里姆林宫墙上刻下醒目的警示。
现在的战场已超越地理界限,演变为意志与创新的较量。乌克兰用可再生能源编织着"抗打击之网",同时将无人机化作穿越边境的复仇之矛。普京政府面临的不仅是军事设施的损毁,更是战争逻辑被彻底颠覆的困局——当导弹从被侵略者的土地飞向侵略者的心脏,这场博弈的规则已被永久改写。每一次电力枢纽的爆燃,都是向克宫发出的血色通牒:暴行的代价,终将由始作俑者亲自品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