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62|评论: 0

[成都教育] 贯通培养视域下初高英语教学实践探究——成都三区联合教研暨区名师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2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深入探索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机衔接,四川成都市龙泉驿区、锦江区、天府新区教科院联合锦江区谭凤名师工作室、龙泉驿区李小琴名师工作室、天府新区周淑英名师工作室,围绕“贯通·融合·赋能”主题,分别于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与田家炳中学开展专题教研活动。活动在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曹曦颖院长的全程指导下,实现了学术引领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初高贯通的英语教学提供了可操作的育人范式。
e87df6a78329495e8161aae06a235c7d~tplv-tt-origin-web:gif.jpeg

5ed6a9253ed54a838898ba6f74497415~tplv-tt-origin-web:gif.jpeg

       11月10日下午,成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母明亮书记在开场致辞中强调,此类跨区联动教研应常态化推进,以持续赋能英语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次日上午,四川省特级教师周淑英在田家炳中学致辞,呼吁与会教师共探初高贯通新路径,推动教学理念与实践的协同演进。
17e57ff04106434c917de000dd333c91~tplv-tt-origin-web:gif.jpeg

b7a2bcafa73246e7b6d0d22a883c5120~tplv-tt-origin-web:gif.jpeg

       本次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充实。赵楠老师呈现高中读写结合课例,以“写—评—改”循环模式促进学生能力进阶;廖玥老师开展微讲座,系统阐述三年阶梯目标,为读写教学提供结构化路径。苏佳凡、邓佳琪、赵春燕三位教师则分别基于初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灵活运用故事山、时间线、思维导图及过程性评价等策略,共同探究主题意义,实现初高能力的有效衔接与融通。
a392913f66d34e29992a323b57273d8f~tplv-tt-origin-web:gif.jpeg

a202660a2a2c478db5681a6d77295ee9~tplv-tt-origin-web:gif.jpeg

62719edb105f477fb11e4b9fe13e125d~tplv-tt-origin-web:gif.jpeg

06946aea54ab4f93b54e85801862667f~tplv-tt-origin-web:gif.jpeg

b17fbc93a6ff43c7aa5fe5dcefcf39ac~tplv-tt-origin-web:gif.jpeg

9fd06e8d13b14feeab7a6587de4bbdfd~tplv-tt-origin-web:gif.jpeg

      四川师范大学秦洁荣副教授指出,初高中课标共同强调英语教学应从工具性转向人文性,突出核心素养、主题化教学、跨学科融合与课程思政,并倡导AI赋能与“教学评一体化”,强化价值观引领与思维品质培育。
142074f2adfa4f0bb1178da31b3db0a2~tplv-tt-origin-web:gif.jpeg

4f925f82d7484fec9a172b3f52d63438~tplv-tt-origin-web:gif.jpeg

      曹院长的全程指导和讲座为初高融通提供了清晰的教学路径。她强调读后续写应超越语言形式,聚焦思维训练与逻辑建构:通过精准审题把握文本内在逻辑,借助评价前置实现"以评促学",运用合理支架激发创新表达。这些策略共同推动学生从表层理解走向深层思维,实现从初中到高中的能力自然过渡与持续发展。同时,她指出教学重心需从追求辞藻华丽转向培养严谨思维,这正契合初高贯通中核心素养一体化培养的要求,为构建连贯的英语育人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
370ac7d7ce244f80bbb15538d45d006a~tplv-tt-origin-web:gif.jpeg

400428148aeb4bbb9148b4b0f0081ba1~tplv-tt-origin-web:gif.jpeg

       本次联合教研以课例为镜、讲座为纲、点评为舵,在共商共议中圆满落幕,不仅为参会教师指明了贯通视域下的教学方向,也实现了教研成果向课堂实践的有效转化与提升。
       网评 | 贯通·融合·赋能:构建初高英语教学的“立交桥”
       一场跨越龙泉驿、锦江、天府新区的初高英语联合教研活动落下帷幕。这场以“贯通·融合·赋能”为主题的教研盛会,不仅是简单的教学观摩,更是一次对构建初高英语教学有机衔接“立交桥”的深度叩问与有力实践。它为我们带来的,远不止几节精彩的课例,更是对英语教育本质与未来走向的深刻洞察。
     “贯通”是基础,意在打破学段壁垒。长期以来,初中与高中英语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断层现象,知识难度、能力要求及思维层次的陡然跃升,让不少学生进入高中后感到不适。此次活动,通过初高中教师同台展示、共研共议,直观呈现了不同学段的教学侧重与内在联系。从初中借助“故事山”、“时间线”梳理叙事脉络,到高中通过“写—评—改”循环深化读写素养,我们看到了一条能力螺旋式上升的清晰路径。贯通,就是要铺设这样一条平滑的过渡通道,避免学习的断崖式爬升。
     “融合”是关键,旨在促进要素整合。英语教学不再是孤立的语言知识传授,而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综合体现。秦洁荣副教授强调的教学转向,曹曦颖院长指出的从“辞藻华丽”到“严谨思维”的重心转移,无不印证了这一点。教学需与核心素养融合,与跨学科知识融合,与思政育人融合,甚至与AI智能技术融合。这种多维度的融合,才能赋予英语课堂更丰富的内涵与更持久的生命力。
    “赋能”是目标,力在提升师生素养。教研的最终价值在于赋能课堂,成就师生。廖玥老师系统化的阶梯目标规划,为教师提供了结构化教学的“脚手架”;曹院长提出的“精准审题”、“评价前置”、“合理支架”等策略,则是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与逻辑建构能力的“工具箱”。赋能,意味着教师教学能力的精进,更意味着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跨越。
       此次三区联合教研的成功举办,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它启示我们,初高英语教学的有机衔接,非一日之功,需区域协同、常态推进、持续深化。唯有真正构建起“贯通·融合·赋能”的育人体系,方能让学生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期待这样的探索能星火燎原,催生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育人范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