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9|评论: 0

[转帖] 相亲市场最疯现状:独生、非独生子女不通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2 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两年,相亲市场早就卷到了next level,颜值、学历和存款都成了老生常谈的基础三件套。当代小年轻要想谈个恋爱、结个婚,连带着父母退休金有多少,都成了重大考察指标。

如果说钱是可以努力挣的,户口是能靠考公解决的,身材也能凭健身打造……很多个人条件全靠后天使使劲,也能在婚恋圈达标。

但最近,相亲界出现了一种最让年轻人头痛、更控制不了的“新规”——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通婚。

640
图源:Hello KIKI

原本,在其他领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各自安好,谁也碍不着谁。“别人不会随便打听你到底是独生子女还是非独,就算知道你的身份,也不会多嘴多舌。”

可一旦流入相亲市场,哪怕双方都是学历拉满、有房有车的顶配人中龙凤,“独生”遇上“非独”便会立刻产生“生殖隔离”,只因家庭配置不同,再有利的相亲优势也全成了减分项。

而且,非独和独生之间并没有谁占上风,而是谁也看不上谁。

640
有家中独苗,受6个长辈鼎力托举,早就备好了房子车子和钞票,自己底气十足,也不和对象在钱这事儿上扯皮;但在多子女家庭眼中,“别管有钱没钱,他们习惯了凡事只考虑自己,会让伴侣缺乏安全感。”

也有多娃之家,每个孩子都事业有成,没有任何原生家庭拖后腿的嫌疑,独生子女也避之不及:“他们开局就是和同龄人生活在一起,再有爱的氛围之下,也会不自觉的计较和争抢。”

640
图源:momo

在网上,非独和独生之间吵得不可开交,互相看不上眼,甚至指责对方“被害妄想”。

而这两种人设进了相亲直播间,更是成了电子红娘们口中,剪不断理还乱的孽缘,从一开始就不该爱上。

有人说:打从出生起,你们接受的教育理念就不一样,就别指望着恋爱结婚后的三观,也能磨合得一致。

640
“就像《家有儿女》里,独子刘星的姥姥有句名言:自找苦吃,那是傻子;而小雪小雨姐弟俩的爷爷,则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还有最近翻红的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也被重新解读为“独生非独不通婚”的警示教材:

“本来,丈夫陈俊生老实会赚钱,妻子罗子君美丽善良,最终却走到了离婚这步。除了中间的狗血剧情之外,还因为他俩一个是独生子,一个是非独生女,压根就过不到一起去。”


640
都说恋爱是两个人的私事,结婚才是两个家庭的结合,但婚恋二字从来也掰扯不清。

现在好了,独生与非独的相爱,更是成了罗密欧爱上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仿佛两个武林帮派的联姻,错综复杂,谁也不让着谁。

0
图源:一只大鹿

刻板印象中,非独生子女背后,是父母的爱意和资产,样样要被等分。

“养小猫小狗都会不自觉的偏心,更别提养孩子了。如果对方是家里被忽视的孩子,那你也会被连带着差别对待,还要拿来和其他儿媳、女婿比较。”

而独生子女意味着:你现在受了多少份的独家宠爱,未来就要养多少份的老。

“好不容易跟ta组建了自己稳定的小家,但爷奶父母逐渐老去,一旦出现看病手术的紧急关头,没有任何人帮的上忙。”

640
曾经,相亲圈有自己的语言体系,自带一套黑话,已经绕得年轻人云里雾里。“你以为聊到小学毕业于哪里,纯属没话找话;实则还代表了你出生于哪个城区、地段、甚至是房价的高低……”

如今,简单一个独生或非独的人设,背后也潜藏着巨大的信息含量。

如果你有个年龄差大于十岁的弟弟妹妹,约等于父母工作相对不正规、不稳定,没有退休金可拿。“因为二胎放开,是从2016年开始的。”

640
图源:拾叁先生

如果你是非独,却凡事不爱与家人分享,遇事也不找兄弟姐妹商量,表现得更像个独生子女;就会被外界解读为:“更沉稳独立的那个孩子,大概率也是家里不被偏爱的那个。”

以前,长辈总说婚恋必须以门当户对为前提,家境或学历你总得匹配上一项,三观一致才能走得长;

现在,独生与非独们的家庭属性截然不同,不仅从小生活方式天差地别,更别提长大后的为人处事,也常常难以对齐颗粒度。

640
图源:给菠萝打工的柚

就像脱口秀里说的,非独生子女,出生就在职场。他们是人情世故的一把好手,情商极高,学龄前就自动启蒙了如何和长辈相处,与同龄人社交。

而独生子女性格淡泊,是办公室里的好好同事,不怕别人来争抢,自己也保持着礼貌的边界感,主打一个“我开心就好”。

支持派认为,他俩组成家庭,刚好一个主外搞钱,一个主内坐稳后方;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下班回家,一倾诉工作上的烦恼,谁也不理解谁,还会吵成‘你不上进,我过于内耗’。”


640

当独生与非独在婚恋圈相遇,就像是自动互发了好人卡:他们可以相处成最互补的朋友,但很难进阶为最匹配的婚恋对象。

“独生子女总羡慕兄弟姐妹间的陪伴,从小挨揍都多个人分担;非独生子女也会好奇,为什么有人切蛋糕的时候,从来不关注大小。”

不过,真爱是不讲道理的,相亲格外现实,由于刻板印象中非独们总要被均分家庭资源,所以他们往往略逊一筹,成了相亲鄙视链里的下位者。

640
你也许见识过,评论区一句“扶弟魔”,就让不少年轻男孩劝退了姐弟家庭;还有年轻女孩最忌讳兄妹之家,俗话说“长兄为父”,男友的注意力就不可能永远独留在你一个人身上。

而在不少长辈眼中,两兄弟家庭,才是相亲简历中的最大避雷项。“各地的传统婚俗理念,大多都是男方买房,可这么大的经济支出,家里还要备下两份,必然难做到平等周到。”

640
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常年习惯了这种男多女少的‘男生宿舍式’生活,所以全家人的情感表达能力都相对木讷,疏离感略强。”

640
图源:齐齐

再反观独生子女,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力反驳——“无论你是硕博连读的高材生,还是来自大富大贵之家,都能被同一理由婉拒:娇气,没情商。”

29岁的北漂独生女Jules,有两位前任都是非独。她说,非独和独生恋爱,就像是互相在没苦硬吃。

640
她谈过兄妹俩中的大哥,俩人是本科同学,一起申请研究生时,对方没商量一句就选择了另一座平均薪资更高的城市。直到录取通知书到手了,他才让Jules知道。“在他的人生规划里,我永远排在原生家庭之后。他必须时刻考虑着,一旦父母老去,他还有小妹妹要养,是全家的顶梁柱。”

另一位则是三兄弟当中的老二,总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无论谁做的饭,他都会吃完立刻去刷碗,不用任何人主动要求。但对于Jules来说,“可能是他过惯了集体生活,我有时答应好歇十分钟就会去把化妆品理了,把桌子收整齐,但他一刻也等不了,总觉得我在逃避家务,不负责任。”

Jules说,两位前任哥的家庭成员配置不同,但都人品优秀,也没发生过争宠分家产的大戏。“他们受到的宠爱,没有减少,反而增多,因为家里会多个人爱你。”

“只是我习惯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生活理念,他们却总是比我看得更多更细节,相处起来太累了。”


640

放眼相亲市场之外,哪怕在教育专家们的理论当中,独生和非独生子女的风评也是两极分化,没有个定论——

有人认为:老大沉稳有担当,老二精明能干,老三天真开朗。

也有人表示:老大危机意识过重,老二情绪敏感,老三没主见。

640
再看自带“娇气”标签的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陪伴,有时反而适应能力更强。“我上大学的时候,很少陷入想家的emo情绪;工作后,也不觉得和领导同事相处,有多么复杂。”

于是,年轻人开始意识到,相亲市场里讨论是否独生这件事,就像是玄而又玄的星座、八字、mbti……“你可以不信邪,认为这没有科学依据,但也能真情实感地自我带入,一人一个理解罢了。”

640
图源:无双

95后山西女孩徐莹是非独生女,她有个小两岁的妹妹,最近和独生子男友刚刚订婚。

“独生与非独看似两极分化,其实也能是两个互补的拼图一角。”

640
图源:骑摩托车的老王

虽然,朋友对徐莹的评价是:姐感大女主,很爱照顾人;但是,男友曾抱怨过她很难交心,“因为习惯了自己担当一切,有事就容易憋着,从不求人。”

后来,对方的直爽大方让她逐渐有了依靠,“有时和亲人、爱人,聊聊自己的困惑,听听别人的角度,能减轻不少内耗。”

“他会用独生子的惯用视角来安慰我,没有什么比你自己更重要。”


Ending:

有人说,恋爱不过是激素代偿,相亲就是场资源置换,只要你能看开就好。

“如今独生、非独生们吵得不可开交,就像是曾经相亲角里的房产、学历纷争一样,各取所需而已。你越是缺什么,就越被什么吸引。”

婚恋本就是件各花入各眼的事情,“无论你是寻爱的,还是找结婚对象的,只要你俩看对了眼,管别人说什么呢。”作者:三联实验室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