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农业农村部近日在云南召开全国乡村工匠培育暨脱贫人口务工就业“两稳一防”(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稳定脱贫人口务工收入,防止因失业导致规模性返贫)工作会议。会议要求,要继续实施好返乡回流脱贫人口促就业专项行动,防止形成规模性返乡滞乡……
“滞乡”一词明明隐含对农民工返乡的负面定性,可能被基层执行扭曲为“限制返乡”。此语一出,惊诧了网友,立即引发广泛讨论。
大家不会忘记,新冠疫情期间,许多地方不许农民工返乡,敢返乡者就是“恶意返乡”。现在,新冠疫情不再,居然“恶意返乡”变成“返乡滞乡”,而且要“防止”!
我非常理解领导们的想法,要稳定“脱贫人口”的就业,不能让他们失业后回到乡村,重新找不到出路而返贫。但问题是,城里一个个工厂倒闭、店铺关门,在现在经济环境下,城市人就业已经非常困难了,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他们吃什么、睡在哪里,不返乡能行吗?
现在,说“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说白了,还是因为没有准备好,感觉这些返乡人员都回来,担心农村一时接不住了。但问题是,你们城市也没能接住他们啊?为什么不质问城市怎么不“留住”农民工,反而“严防”农民工“返乡滞乡”?
关键是“严防返乡滞乡”这个词有点居高临下,好像是在给基层下硬任务——不让农民工回来。一旦生成行政指令,成为地方乡镇考核指标,就很容易被下面的人扭曲操作成“不能让在外打工的都回来”、“不能让他们在村子里待”。
而且,回自己的家为何成了“滞乡”?“严防返乡滞乡”这句话,非常别扭,甚至荒谬,能不能换个表述方式?农民工没有退休金,没有退路,家乡是他们唯一的退路,“严防返乡滞乡”这不是断他们的退路吗?
农民工为城市化贡献了劳动力,如今却面临“失业回村无路”的困境,农民工内心本来就很难受,“严防返乡滞乡”这是人话吗?这样说话,好像暗示乡村就是农民不应该久留停滞的地方,这岂不在大家伤口撒盐?
家里有孩子、老婆,还有白发老娘,农村打工人回家是天经地义的事,你们还要防止我们“返乡滞乡”。我们返乡多久那是我们的权利,谁有资格说他们“滞乡”? 好像家不是他们待的地方!
记得几个月前(2025年2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表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今后谁来种地、谁来兴村,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他指出,年轻人在新时代到农村大有可为。根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超过1200万人,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生机和活力!
那么,到底返乡还是不返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