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8|评论: 0

[麻辣新舆情] 小学要求填写“社会资源” 家校共育变“拼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17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山西忻州市长征小学(西校区)一份要求家长填写“家长的擅长项目或可提供的社会资源”“是否单亲”等信息的家校联系卡,在舆论场中激起了广泛的质疑。不少网民指责学校“彻查家庭状况、窥探隐私”“这不是在了解情况,是在筛选资源”。

  引发争议后,学校已第一时间停止卡片填报收集工作,称“工作人员未能深刻领悟上级精神”,对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并强调“初衷在于推进校家协同育人,吸纳家长参与学校建设”。然而,舆论并未因此平息。

  大多网民批评学校涉嫌“摸家底”。“家长的身份地位直接影响老师对孩子的待遇,其实很多学校都是这样的!”“让家长填资源,不就是在明示拼爹?”“没资源的孩子是不是就要靠边站?”还有网民认为学校借“家校协同”之名扩大资源需求边界。“学校别总惦记家长资源!”“教育场域不应成为社会关系的延伸地带。”“是不是以后上学不用带作业,带爹就行?”

  学校强调“工作人员理解不深”也遭到网民质疑。“一张要收集敏感信息的表能不经领导审核?这种解释侮辱公众智商。”“这个道歉仅停于表面,未明确信息处理方式,避重就轻,缺乏诚意。”“教育部早就明确规定学校不得采集家长职务、收入等信息,这个学校是明知故犯!这不是失误,是侥幸。”

  近年来类似学校问询家长职业、动员家长“贡献资源”的案例频发,公众理所当然地认为,当学校开始打听家长能提供什么“社会资源”,实际上就是在无形中划分学生等级——谁的家长更有本事,谁就可能被另眼相看。这种赤裸裸的资源索取,是对教育公平的公然挑战。真正的“校家共育”,应该多倾听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在公平、透明的前提下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同时完善信息保护机制,才能真正实现“协同育人”的良好目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满意(0)
不满意(0)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