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阶段,三大指数集体低开,早盘科技股曾短暂快速拉升,试图带动市场情绪回暖,但未能形成持续做多合力,随即遭遇抛压冲高回落。主要指数全天维持震荡整理态势,午后盘中出现一波明显跳水,虽尾盘依托部分抄底资金小幅回升,但全天弱势特征未改。市场成交量能持续不足,资金观望情绪浓厚,全天于4000点下方运行。
短期看,A股市场正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外部多重压力持续施压,内部结构性分化明显,市场在4000点关口反复争夺:
1、从外部环境看,美联储鹰派信号持续强化,多位官员明确反对近期降息,导致市场降息预期大幅回落。这一政策倾向引发美元资产吸引力回升。与此同时,AI产业业绩担忧与全球科技股回调形成共振,美股科技板块下挫直接带动A股TMT资金加速出逃,电子、计算机等行业遭遇较大抛压。同时,地缘政治因素持续发酵,区域不稳定直接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多重外部压力相互叠加,共同制约了A股的做多动能;
2、在市场承压的同时,内部支撑体系也在持续发力。4000点关口得而复失对市场信心造成一定冲击,反映出当前做多合力尚未完全形成,多空双方在当前位置激烈争夺,指数呈现上下两难的震荡格局。市场内部结构性分化愈发明显,科技板块明显退潮,部分前期热门题材股大幅回调,而制造业、消费等板块展现相对韧性,市场风格正经历再平衡。资金面呈现存量博弈特征,新增资金入场意愿不强,板块间快速轮动导致赚钱效应难以持续,进一步抑制市场热情,投资者心态普遍趋于谨慎,观望情绪浓厚。
内部分化以及海外干扰下,A股能否稳住?我们认为,短期市场分化以及海外干扰下,虽抑制上行的步伐,但整体稳定性尚可,反复中仍有上冲的基础。
一方面,从市场表现看,虽然成交有所缩量,追高热情降温,但并未出现恐慌性出逃迹象。技术面显示,指数在特定区间内震荡运行,两融余额保持稳定,杠杆资金未大规模撤离。当前的市场分歧更多体现为资金的结构性再平衡,主力资金从前期热门板块向防御性板块迁移,这属于健康调整而非趋势性反转。在政策托底和估值支撑下,指数继续大幅下行的空间有限;
另一方面,稳市政策工具正在发挥关键作用,构建起市场安全垫。股票回购增持等政策持续推进,通过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回购增持,有效改善市场供需关系。这一政策不仅缓解了流动性压力,更向市场传递长期信心。参与企业覆盖多个关键行业,形成良好示范效应,为指数在关键点位提供重要支撑。同时,随着12月重要会议临近,市场对政策的预期逐步提升,有望带来情绪提振。
整体上,A股短期仍将维持震荡格局,政策托底与估值优势将限制下行空间。而当前市场处于关键平衡节点,等待政策定调、经济数据改善及美联储流动性转向三大催化剂。尽管4000点得而复失影响情绪,但监管持续推进制度创新与长线资金入市,叠加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市场内外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中长期看,中国在新能源、机器人等高端制造领域竞争力持续增强,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市场向好基础稳固。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前阶段建议采取防御与成长均衡配置。以银行等高股息板块为压舱石,同时布局半导体、新能源等政策受益赛道。操作保持仓位灵活性,重点把握估值合理的科技细分龙头。需警惕出口依赖型板块风险,优先选择基本面扎实的优质企业。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当前市场调整恰为布局具备核心竞争力企业的良好时机,可逢低逐步建仓,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期红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