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74|评论: 2

[相如·茶馆] 蓬安茶亭乡有个蓬池坝,蓬池坝历史悠久,它既是蓬池县的县城,也曾是...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11-1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蓬安茶亭乡有个蓬池坝,蓬池坝历史悠久,它既是蓬池县的县城,也曾是蓬州的州城



                州县同治的蓬池坝




     从蓬安县城,乘汽车往北,行驶45公里,便可到蓬安县茶亭乡蓬池坝村。这里地处蓬安县的北部边界,隔着一条麻柳河(流江),北与仪陇接壤,东与营山毗邻。谁也看不出,这里昔日是管辖六七个县的州县同治的一座古城。


    不过举目一看,蓬池坝也确实具有古代作城池的自然条件:源于仪陇县山区的流江(又称仪陇河、二道河、麻柳河等),由于多年的流变,使蓬池坝成为一块冲积平原,江流由西向北、向南环绕这块平原而向东流去,使该坝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城池。


    坝的南面山上早年有一烽火台,当地人们形象地将这座山叫做“烟斗山”。这个三面环水、一面靠山的平坝,面积很大,方圆八里余,在古代人口不多的情况下,这种地形既便于生活和劳作用水,也便于对外防御。而流江虽然不甚宽却比较深,在古代水运的方便,这里确实是一处比较理想的聚居地。


    蓬池坝中有一块40余亩的大田,曾经是一个大堰塘,称为蓬池,这也就是蓬池坝地名的来历。




    该坝的西南面是方圆二华里的“街子坝”,就是当年州县城所在的位置。街子坝一带地下有许多汉代的榫头砖和唐宋时期的筒瓦碎片,早年地下水沟和石板街道的痕迹还依稀可辨,并可量出街道约宽1.5丈,这就远非一般的集镇可比了。该遗址北沿尚存石狮一对,但风化严重;东沿有纪念颜真卿任蓬州长史的“忠贤祠”石碑基座(一说为移治碑基座),长约6尺,形如龟状;在东南沿相距不到半公里的地方分布有古井4口,井水四季不枯。据说唐宋时有井40余口。其地瓷器残片甚多,至今在农耕土表面还极易发现汉代至清代的器物残片,厚薄不一的瓦砾则遍地皆是。在1982年,紧邻蓬池坝村南面的偏岩子村青杠山脚下,曾出土过一处很有价值的宋代瓷器窖藏文物。


    如今,从远处望去,整个坝上已由一片庄稼和竹木以及星罗棋布的农舍所覆盖,对岸的开元寺早已不存,龙章山(又称东岩、鸡公梁、白石岩等)依山修建的那些极富民族特色的古建筑也失去了踪影,白石岩上遍刻的名人诗文,如今也只能辨出一些痕迹了。时过境迁,昔日的繁华竟荡然无存,使人不免产生沧海桑田之感。为抢救和保护文物,蓬州故城遗址已为蓬安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蓬池坝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既是蓬池县的县城,也曾是蓬州的州城。


    南朝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从阆中县分了一大块地方设置了一个大寅县,这个大寅县就是蓬池县的前身,开初它是以县城之西有大寅山为名,县城先设在斗子山(在今仪陇县大寅乡),后来迁到斗坛口(即今蓬池坝)。同一时期还设置了一个仪陇县,又设置了一个隆城郡来管这两个县,郡治就设在当时的仪陇县城。


     到了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年),朝廷设置了蓬州,蓬州的州城就设在安固县城(在今营山县安固乡),隆城郡及所辖的大寅县、仪陇县都一并划入蓬州管辖了,同时划入的还有伏虞郡和义安郡。到了唐玄宗开元初(713年),蓬州的州城就从安固县迁到了大寅县(一说是在开元二十九年迁的州城)。到了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大寅县改名蓬池县,它是因蓬池水而改名。先前是因山而名,但山毕竟在邑西,而蓬池水就在眼前,所以就以水名县了。当然它还同时是州城、州县同治。志书上说“蓬州徙治大寅县,至宋不改”,即使后来大寅改名蓬池,其治地仍不变。


    到了南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为了抵抗蒙古大军的人侵四川,蓬州的治所就转移了,因为这个地方是平坝,平坝不好守。当时成都已被蒙军攻下了。南宋朝廷派余玠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并兼重庆知府,主持抗蒙的军务。余玠采取了修筑山城来坚持抗蒙的好办法。于是蓬州和蓬池县的治所从平坝迁到了运山城(今蓬安县河舒镇燕山寨)。这个地方当时并不属蓬池县管,也不属蓬州管,它是属相如县管辖,而相如县则隶属于果州。战争年代,非常时期,一切以抗敌为重。不但如此,把相如县的治所和临近的朗池县的治所均迁到运山来了,因为这些县城是平地起城墙,不好防守,迁上运山,筑城御敌,是上上之策。在山城抗蒙十余年后于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年)才正式把相如县从果州划归蓬州管辖。所以当时运山城作为州治,领导和鼓舞了所辖六个县军民的抗蒙斗争,与其他山城一道,延缓了蒙军占领巴蜀的时间。元朝建立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蓬州与相如、蓬池一道迁治于原相如县治所(今锦屏镇)。至元二十年,蓬州辖相如、营山(良山县并入)、仪陇(伏虞县并入)三县,蓬池县也撤销了,所辖之地则分划入上述三县。蓬池县由置到废,历时781年。明洪武中(1368年~1398年),相如县省入州直辖。清康熙七年(1668年)起,州不辖县,蓬州改为单州。民国2年(1913)年蓬州更名蓬安县。蓬州由置到废,历时1344年。


   以上是蓬池县和蓬州历史演变的大体经过,其中还经历了隋代中后期州改为郡、唐初复置蓬州,唐中期州又改郡、郡复为州的几次变化。元代至元初蓬州立过宣抚都元帅府,至元二十年又立过蓬州路总管府,不过时间都极短暂。


    截至南宋理宗淳祐三年(1243)年,蓬州与蓬池县徙治运山城止,州县同治于蓬池的时间长达530年之久,在蓬池作为州县同治的530年里,蓬州或领六县,或领七县,其所辖地域大约为今蓬安、营山、仪陇三县所辖。当时一些史料和地理书籍在介绍这一带的山川风物时,均以蓬池为参照,所以研究此三县的昨天,均离不开蓬州故城蓬池县州县同治这一段历史。    (郑幼林 邓四平搜集整理)




微信图片_2025-11-19_102913_729.png
微信图片_2025-11-19_102928_021.png
微信图片_2025-11-19_102931_397.png
微信图片_20251117105436_10052_440.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11-19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家营山绿水镇群力村(安固乡群力村、大屋村,桩子村,我桩子村的)很想知道安固县的县志。看以前北宋地图,发现蓬州、渠州、巴州、达州交界处,蓬州、达州交界的,我想了解划了哪些土地给渠州,现在营山跟达州不交界。

发表于 2025-11-1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州绥安(蓬山县)县驻地三元,宕渠县驻地黄渡,县城都在目前的营山边界上,肯定部分土地划给周边流江县了(渠州,现在渠县)。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