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破局时刻到了。
经历软件、电商、移动互联网、手机、汽车等多个风口的更迭,三十多年的浮沉摔打,雷军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始终保持着对时代脉搏的敏锐嗅觉。
几十年磨一剑,正是雷军的这份耐心与信念,成就了现在的小米。
01雷军增持小米1亿港元,重回万亿市值
雷军又出手了,掏腰包斥资超1亿港元增持小米股票260万股,用真金白银力挺小米。
小米集团11月24日晚发布公告,本公司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控股股东雷军于2025年11月24日通过由其全资拥有的Team Guide Limited购入合共260万股本公司B类普通股,平均价为每股约38.58港元,雷军持股比例增加至23.26%。这一操作引发了市场的强烈关注。
在此之前,小米集团股价从高点59.9港元持续回落,到11月21日最低跌到36.62港元,累计跌幅达38%。
雷军此次增持,直接向市场释放了一个强烈信号:对小米有信心,看好小米的未来。在雷军增持的第二天,小米集团股价25日早盘大涨,强势回升,成功收复40港元关口。截至收盘,小米股价涨4.35%,报40.34港元/股,最新市值约1.05万亿港元,重回万亿市值行列。
值得注意的是,雷军增持小米之际,正是小米股价回调之时。本月,小米集团已分别于20日和21日连续两日大手笔回购公司股票2150万股,总斥资金额超8亿港币。经过连续两日的努力,小米终于扭转了股价下跌趋势。
据了解,今年以来,小米集团累计回购金额已超23亿港元,回购力度位居港股科技股前列。小米以大额回购和创始人增持股票的方式,向市场传递了看好公司发展前景的明确信号。
作为小米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雷军为小米站台,为小米的未来背书。这是对公司财务健康的信心,是对小米未来战略方向的坚定支持。
其实,作为一个创业几十年的企业家,雷军似乎总能在关键时刻“逆风而上”。比如在早年做金山软件、创立小米,雷军在行业低谷或公司困难期,做出精准的判断和果断的决策。
除此之外,小米前段时间还拿出2937万股奖励员工及供应商,总价值约11.4亿港元。
小米集团11月19日晚发布公告称,根据2023年股份计划,向3334名选定参与者授出合共29366734股奖励股份,包括集团雇员及服务供应商。按当日港股收盘价每股38.82港元计算,此次授出股份总价值约11.4亿港元。
此次激励计划旨在进一步激发核心团队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的积极性,强化长期发展动力。其中,员工参与者获授29102866股,服务供应商获授263868股。奖励股份将自2025年11月20日起分批归属,归属期最长可达十年。
从内部来看,这一大手笔奖励计划将极大地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小米选择在公司稳步发展的关键时刻,将股份奖励覆盖3334名员工及合作伙伴,既是对他们过去努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共同创造更多价值的激励。
要知道,不管什么行业人才都是最重要的资产,而股份激励是吸引和留住核心人才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这种方式,小米不仅能增强团队士气,还能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力,为未来的发展积蓄更多能量。
事实上,近几年小米集团都实施过激励计划。比如在2022年3月24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向4931位员工授予约1.749亿股小米股票。这是小米集团上市以来针对员工的最大一次激励。这笔激励计划的对象包括小米“创业者计划”第二期入选员工以及其他优秀员工,其中并不包括公司高管。
02汽车业务盈利,小米站在了十字路口
雷军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大手笔出手增持,小米稳健的业绩无疑是他最坚实的底气。
小米集团近期发布的业绩公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约1131.21亿元,同比增长22.3%,连续4个季度突破千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1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0.9%。
汽车当季交付破10万,首次实现单季盈利。具体来看,第三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收入290亿元,同比增长超19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283亿元,其他相关收入7亿元。小米汽车及AI(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收益转正,实现单季经营收益7亿元。
这是什么概念?造车新势力们打拼多年,有的还深陷亏损的泥潭,而小米用尽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盈利,直接起飞。
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1至9月,小米汽车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6万辆。其中,第三季度累计交付约10.88万辆新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小米汽车预计将于本周完成全年35万辆的交付目标。”小米集团合伙人、集团总裁卢伟冰在业绩电话会上透露。
手机业务方面,高端市占率大幅提升,小米17系列销量破纪录。智能手机收入460亿元,出货量4330万台,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Q3国内智能手机销量排名第二,其中4000-6000元价位市占率18.9%,同比提升5.6个百分点。
小米前三季度研发投入235亿元,研发人数创历史新高。三季度小米研发投入为91亿元,预计全年投入超300亿元。另外,截至2025年9月30日,小米研发人员总数为24871人,创历史新高。小米对创新的持续投入,是其在新领域快速突破的底气。
雷军于本月20日在社交平台表示,小米第50万辆汽车当天下线。“今天下线的第50万辆,对于小米汽车来说,仅仅是站上了新起点,我们会持续做好这几件事:第一,坚持不懈抓安全、抓交付。我们始终认为,安全是基础,安全是前提。在确保安全和品质的基础上,我们全力以赴加快生产。第二,持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第三,推进AI和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
2025年对于小米来说,是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的关键节点,也是其迈向更高台阶的重要转折点。当前的小米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既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汽车业务实现盈利,到巨额回购股票提振市场信心,小米正在为长期发展积蓄力量。展望未来,小米或将为市场和行业交出一份更具突破性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