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33|评论: 0

[即时新闻] 各地献血者代表组团体验武汉献血服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1-26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4日讯  “每次来武汉献血都有回家的感觉”,“武汉是我的福地”。11月21日,武汉血液中心迎来了一群熟悉的老朋友,来自成都、合肥、深圳、南充等全国各地的40余名献血志愿者汇聚于此。
这些志愿者全部来自四川南充的金彩虹公益协会,他们从各自城市远道而来,到武汉第一站便是到武汉血液中心。当天下午,记者来到武汉血液中心二楼成分献血室,成分献血采集椅上,几名志愿者正在献血,他们神情轻松、愉快。很快,热血从手臂流出,经过机器分离采集出血小板。

“我们一年至少来武汉三次,支持武汉的无偿献血事业!每次来都有回家的感觉。”活动发起人金高峰介绍。“很早就听说成分献血‘武汉模式’,当时很好奇,想实地体验。”原来,早在2017年12月31日,金高峰就受邀参加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新的一年,从一开始”活动,“真的是百闻不如一见,全流程体验下来,果真名不虚传,充分感受了工作人员发自内心的,给予志愿者们无微不至的关怀,特别感动。”从那以后,金高峰便将武汉献血之旅排上了日程表。

金高峰今年57岁,四川南充人,是南充市金彩虹公益协会首任会长。从2017年底至今,他每年都会组团志愿者来武汉献血,一年最少三到四次,“大家都很享受武汉血液中心成分献血科的精细化服务,这次来了四十余人,有第一次来的,也有来了很多次的老朋友。每次活动的氛围都很开心、快乐,奉献的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温暖,从这里汲取了很多正能量。”
广东番禺过来的古丽圆,上午就献完了血。今年56岁的她,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她笑言乐于助人就能获得更多精神滋养,更显年轻。她的献血记录已达240余次,但她最欣慰的是2001出生的儿子,从小耳濡目染,在18岁拿到成年礼纪念章那年,就加入献血行列,还带动了周围同学,“每次去献血,我都会带上儿子,我相信榜样的力量。”
献血的志愿者中,也有来自武汉的钟哲敏。他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献血还是2008年3月8日,当时还在武汉上大学,看到街上的流动献血车,便主动参与献血。“一路走来,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特别开心。”他每次献的都是成分血,“可以有针对性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这对我来说也是福报。因为献血能促进血液新陈代谢。”他认为有些人对献血仍存在误解,媒体多多宣传,可以让更多加入志愿者行列,“一个人献100次,不如100个人献一次。”
来自合肥的韩艳峰,直言武汉是自己的福地。献血17年,她之前献的都是全血,第一次献成分血,是2023年12月30日在武汉,这是第二次来武汉献成分血,“我的血管特别细,以前献成分血都没成功。这里的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很高,帮助我开启献成分血之路,所以我说武汉是我的福地,开启了我的献成分血之路,帮助更多人。”韩艳峰还是合肥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长,经常到大专院校、社区进行宣讲,“我本身是医务工作者,知道献血是安全的。以我自己做示范,可以让大家更多了解献血知识,打消顾虑,让更多人加入。”不少年轻人被她的精神感动,加入献血行列,其中,也有她25岁的儿子, 献血已达70多次。
金高峰透露,这次来汉的志愿者,不少人献血超过百次,因此,他们特意将协会“第二批无偿献血功勋章”的颁发仪式,安排在武汉血液中心举行,“既献血助人,又表彰奖励,鼓励大家,更有意义。”

用真心的服务,让献血志愿者有回家的感觉,以专业的精神,成为献血志愿者的福地,对此,武汉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每年都会接待大量外地志愿者,除了提供精细化服务,在专业方面,也精益求精,提高打针、穿刺技术,同时针对个体需求,提前给予合理化建议,让献血志愿者在献血过程中更加安心、舒心。
(文/记者周满珍 图/记者苗剑 视频/记者肖僖)


来源: [ur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813073]各地献血者代表组团体验武汉献血服务[/url]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