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 月11 日电(记者何宗渝、陈玉明)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处理与日俱增的城市生活垃圾成了一大难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建议,应大力推广垃圾填埋气发电技术,这对于促进我国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垃圾焚烧处理方式有两大缺点,一是二次污染问题不易彻底解决;二是处理成本过高,要靠政府大量补贴才能维持。西方国家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大量关闭垃圾焚烧厂。我们应该反思,大规模采用这种焚烧处理方式是否适合我国国情。”金东寒说。
金东寒认为,我国传统的填埋处理方式具有投资少、运营成本低的优点。如果按照卫生填埋的标准建设垃圾场,并配套建设垃圾填埋气发电装置,对填埋气进行有效搜集、合理利用,则填埋方式不失为一种经济、安全、环保、高效的解决方案。
据资料显示,我国2009年城市生活垃圾年处理量约为2亿吨,其中约80%是通过卫生填埋处理的。全国正在建设的和封场的垃圾填埋场有近千个。“如果其中的一半用于建设填埋气发电装置,则可装机约30万千瓦,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400万吨。”金东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