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四川频道成都3月8日电(何青松 王绍建) 2月28日,笔者在四川省南部县双峰乡园柏树村看到,宽敞平整的水泥路直通农家小院,公路两旁的麦地里,一排排年前新栽的桑树和杨树长势喜人,大片的菜地绿意盎然。村党支部书记敬玉秀来到菜园里,和2组村民张冬梅边扯草边拉起了家常,她希望张冬梅好好地准备一下,在下周的群众会上给大家传授蔬菜种植技术。提起敬玉秀,园柏树的村民们总是一个劲地夸:“女能人,有她带头,是全村人的福气啊。” 从孤儿到支书 不一般的经历 “玉秀这孩子从小就命苦呀,看着都让人心疼。”以前在保城乡从事过妇女工作的袁云秋老人感叹地说。敬玉秀小时候因为家庭变故成了孤儿,被心地善良的袁云秋收留在家中,和自己的两个孩子一起生活。敬玉秀高中毕业时,保城乡政府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安排她在村里当民办教师。从此,敬玉秀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自从她嫁到双峰乡园柏树村后,她还去云南开过理发店,在成都开过火锅店,回南部做过鞋生意。聪明能干的她,靠着精明和勤奋四处打拼,日子越过越滋润。 2004年,村里调整干部,村民们居然全票通过,让在南部县城做生意的敬玉秀回村当起了文书。当时,敬玉秀心里非常矛盾,回去吧,生意做得正红火,不回去吧,村里人对自己寄予厚望。以前的经历告诉自己,帮助大家共同致富才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敬玉秀放弃了城里的生意,回去当起了“村官”,原来每月2000元的收入“缩水”成每月200元的工资。由于工作出色,2007年村里干部改选,她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了全乡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村支书。 从公路到产业 跨越式的发展 “我们村干部干得真不错,现在村里的路修得好,回家过年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了。”家住该村3组,在成都做生意的张路平高兴地说。前些年,他每年开车回家,最担心的就是下雨,出行极不方便。2008年下半年,全县部分乡镇的村都通上了水泥路,身为村支书的敬玉秀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和其他村干部一道,找来村“两委”委员和部分群众座谈。统一认识后,从党员干部入手转变思路,说服群众集资投劳,利用吃晚饭后的时间在每个组开会不下6次。由群众推荐代表管理帐务,村干部对公路质量进行监管。很快,一条长2.6公里的水泥路就建成了。 在敬玉秀的带领下,村里建起了8个供水站,部分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旱山村不再缺水用;全村236户群众中部分安装了天然气,另有136户用上了沼气;养蚕实力不断增强,去年还新栽桑树17万株,25户建成省力化蚕台,培育出张明镜、张明道等年收入7000元的养蚕大户;乡场上的蔬菜供应大多来自园柏树村,群众种植的核桃普遍都能卖到1000余元,张桂兰、张明江等群众去年还卖了4200余元,目前全村发展核桃3.6万株。 从内疚到委屈 家事民事皆操心 敬玉秀的丈夫张明发长期经营一家石料厂,常常顾不上照顾家里,“原指望她照顾一家老小,结果她比我还忙,说心里话,刚开始的时候我挺埋怨她的。”张明发的母亲在1986年的时候就因脑溢血,造成半边身子瘫痪,行动需要护理。敬玉秀白天忙工作,吃饭的时候就准备两个保温桶轮流给母亲送饭,经常是晚上开完会回家才洗衣服做家务。 “我也想做个好妻子,可群众的眼睛看着,我不做点实事就对不住乡亲们的信任。”敬玉秀带着对家庭的内疚和个人的委屈,继续带领群众发展致富。许多群众都夸赞张明发找了个好媳妇。慢慢地,张明发心中的怨气消了,还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免费为村里拉沙,捐献条石砌涵洞。为方便妻子工作,张明发还买了一辆摩托车,随时接送妻子办事,俨然成了妻子的“专职”司机。 从工作到生活 心里总装着群众 “去年8月的特大暴雨可把人吓坏了,敬书记虽然是个女的,干起事来却让我们男人都佩服”,2组群众张文发提起去年的暴雨还心有余悸。在去年的暴雨中,该村何家阁堰和桥子阁堰面临着同时决堤的危险,威胁着该村160亩田地和3户群众的住房。当时正是凌晨时分,得到消息后,敬玉秀当即拿上手电筒,冒雨边赶往现场,边通知其他村干部和附近群众,镇定指挥,挖开堰塘的排洪道泄洪,使险情及时得到了缓解。正是那场暴雨,将敬玉秀淋了个透心凉,患上重感冒在乡卫生院一住就是3天。病情稍有好转,闲不住的她就带病投入工作,组织300人的劳动力,用两个月时间将两口山坪塘浇铸结实。
“我们两口子能有今天,还多亏了敬书记,我到现在还欠她76斤麦子呢。”说起这事,村民张松生就显得不好意思。张松生是该村1组人,家里兄弟姐妹6人,家庭经济异常拮据,自己排行最小,既没文化,又没技术特长, 27岁了还没找到媳妇。敬玉秀见小伙子人踏实,就一直留意着给他介绍个对象,几经搓合,张松生和家住保城乡的罗冬春谈起了恋爱。一天下午,敬玉秀正在加工房外收拾晒干的面条,女方传来消息说不同意这门亲事,急得敬玉秀扔下面条就赶往罗冬春的家,好说歹说,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终于把工作做通了,可就在当晚,一场大雨却把敬玉秀还没收回的面条淋了个透。张松生和罗冬春成家后,日子越过越红火,不仅重修了新房,还跑起了货车,每逢春节,小两口总不忘了来给大媒人拜个年。“看着大家都过上了好日子,我这支书也就当得值了”,像这样的婚事,敬玉秀都记不清作了多少次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