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带枷的舞者

蛇你认得的有几种???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竹叶青,俗称青竹标、青竹蛇、焦尾巴等。
  
  分类地位: 蛇目 - 蝰科 - 竹叶青蛇属
  SERPENTES - Viperidae - Trimeresurus
  
  分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及东南亚地区
  
  栖息地:树栖性。常发现于近水边的灌木丛,山间溪流边。
  
  成体体型:全身可达60—90厘米
  
  适合温度:22—32度
  
  活动时间: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
  
  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
  
  食物:啮齿类动物,鸟类,树蛙,小型蜥蜴.
  
  食欲:一般
  
  性情:神经质,具攻击性
  
  毒性: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
  
  繁殖:卵胎生,产幼蛇10—25条
  
  生存状况:较常见
  
  咬伤症状:竹叶青咬人时的排毒量小,其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者很少死亡。伤口牙痕2个,间距0.3-0.8厘米。伤口有少量渗血,疼痛剧烈,呈烧灼样,局部红肿,可溃破,发展迅速。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品种介绍:
  
  西藏竹叶青蛇 Trimeresurus tibetanus
  物种特征:
  [识别特征]全长600 mm左右。具管牙的毒蛇。通身绿色,体侧无红白色纵纹,体背有不规则的锈红色斑块,腹面淡绿,尾尖纯绿。头大,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背都是小鳞片,左右鼻间鳞相隔1枚小鳞。有颊窝,第一枚上唇鳞与鼻鳞完全分开。中段背鳞21行。中央15~17行微弱起棱;腹鳞155~161;肛鳞完整;尾下鳞44对。
  [分布] 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模式标本产地西藏聂拉木具却克苏木。
  [生物学] 发现于海拔3 200 m的山区。
  [估计数量] 无研究资料。
  [致危因素及现状]
  [驯养繁殖状况] 无
  [现有保护措施] 无
  [应进一步采取的保护措施] 西藏竹叶青蛇最初发现于我国与尼泊尔相邻的聂拉木县,共2号标本。80年代末,中美合作进行我国西部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分类与生态研究期间,又在该县采到1号标本。目前仅知此3号标本,建议列入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予以保护。
  作者:赵尔宓. 1998.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钝尾两头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瘰鳞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独有的品种.分布于湖南省宜章县境内!是一种巨型蝮蛇类,巨毒,能喷毒且射程达二公尺!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帝皇眼鏡蛇王       被咬後最快4~6分鐘即死亡。 毒性是神經毒,在人體內會引致痛苦、腫脹、高血壓、反胃、腹痛、睏倦、四肢麻痺、不省人事,最終死亡。被咬後15-30分鐘內會出現以上癥狀,而沒有藥物治療的被咬者必定死亡。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曼巴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泰万眼镜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眼镜王蛇──世界上最危险的蛇!      大家对眼镜蛇已经十分熟知。最令人恐怖的莫过于其受惊发怒时的样子,其身体前部会高高立起,颈部变得宽扁,暴露出其特有的眼镜样斑纹,同时,口中吞吐着又细又长、前端分叉的舌头。眼镜王蛇同样具有上述眼镜蛇的大多数特点,只是体形更大更长,颈部扩展时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但它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   眼镜王蛇多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昼行夜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可是这种在蛇的王国中所向无敌的、世界最大的前沟牙类毒蛇,一直被人类视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蛇,却难敌自然之最大、而又最贪婪的敌人──人类。长期以来眼镜王蛇被人类捕捉杀戮,被人类作为餐桌上的美味、工艺品(蛇皮)以及药物(蛇胆和毒液)。凡在野外被人类发现者,均遭捕杀,鲜有幸免。据统计1991和1992年仅广西边境,眼镜王蛇的流通量分别达到36和18吨。目前,其种群数量已急剧下降,野外犹难得一见,处于濒危状况。 现在国内的部分动物园及养蛇场虽有饲养,但其饲养的眼镜王蛇皆为野外捕捉;且由于多种原因,至今尚没有在饲养下正常产卵孵化的报道;所饲养的蛇,往往在一、二年内死去,因此,通过繁殖以增加种群数量的目的一时尚难以达到。在这种情况下,保护眼镜王蛇的自然生态环境,遏止或杜绝对野生眼镜王蛇的捕杀,是眼镜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镜王蛇却仍未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即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长此以往,眼镜王蛇在我国将有绝灭之虞。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俗话说“天上雷公,地上过山峰。”眼镜王蛇不但体型巨大,而且智商高,性情凶猛,不愧为毒蛇中的王者,也是国内外毒蛇玩家挑战的终极毒蛇之一。   眼镜王蛇,别名:过山峰、山万蛇、金刚眼镜蛇、峰蛇、帝王眼镜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几张眼镜蛇科的      绿曼巴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纳米比亚珊瑚眼镜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苏门答腊眼镜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化金环蛇      金环蛇背脊隆起呈脊,故躯干横切面略呈三角形,尾末端圆钝。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14~230,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29~39枚。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性情温和的毒蛇——食鱼蝮 (好肥哦)      在探索频道的一期节目里见过了,一个老外用脚轻轻将它踏住它都不咬人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化银环蛇            银环蛇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上唇鳞7,2-2-3式。背鳞平滑,通身15行,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腹鳞203~231;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37~55枚。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洲最大毒性最强的毒蛇 黑曼巴   电视上有介绍,但它知名度不高,据说可以一分钟杀死18个人,跑起来比马还快 。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头环蛇:眼镜蛇科·环蛇属      主要特征为脊鳞比两侧背鳞显著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上颌骨前端有前沟牙类型毒牙,头椭圆形,瞳孔圆形,身体修长,粗细均匀。背部黑色或黑褐色,有的具黑白或黑黄色的横纹,或者棕褐或棕红色的黑斑和纵线。均为致命的剧毒蛇,其中以印度环蛇毒性最强。晚上活动,拂晓时才回窝。      非常危险,金环蛇的一次性排毒量在国内毒蛇中仅次于眼镜王蛇。      鄂氏环蛇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墨脱竹叶青,发现于喜玛拉雅的我国西藏墨脱和缅甸的北部,巨毒,属于我国濒危动物

 楼主| 发表于 2005-7-14 22:27 | 显示全部楼层
神秘而令人恐惧的喜玛拉雅白头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