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孩儿不识母
三百余年义聚不分家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义门陈氏始祖陈旺徙居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随后一连四代单传,chanel perfume uk,世为农耕。至陈青始生六子,继而六子生十九子,十九子生三十二子,从此是家益昌,族益盛,而且一直举族合居,义聚不分家,历经330多年后,成为唐宋历史上的一种罕见现象。
陈旺及其子孙以孝道治家,一 一.!口水一篇.!,撰家法,建书堂,义门陈氏日益昌盛。在以“义门坊”为中心方圆二十多里的土地上,街坊、展行、旌表台、御书楼、碑厅、接官厅、德星楼、刑杖厅、都蚕院、永清寺、百犬牢、秋千院、嬉戏亭、寿安堂、东皋书屋、东佳书堂等建筑群落,参差鳞比,错落有致。全家和气相处,其乐融融,浮现出一派“亭台楼阁,耸延四方;廨宇庭院,气概恢宏”的景观,发明了“堂前架上衣无主,三岁孩儿不识母。丈夫不听妻偏言,耕男不道田中苦”以及“室忘我财,厨无异馔”的一种既封建又具浓重民主张识的氏族公社生涯。
义门陈家除了没有武备兵力以外,拥有完全的行政性能和司法性能。在唐代有个规定“凡五代以上同居者,即获旌表”。此时义门从陈旺建庄算起,到家庭最小辈成员,已有八代未分家,所以在中和四年(884年),唐僖宗御笔亲题“义门陈氏”四字,首次旌表。于是,义门陈家名扬天下,成为封建社会儒家以孝治家的典型,引起了历代统治者的器重,也必定引起统治者的警觉,new york health insurance。
宋仁宗嘉?七年(1062), 义门人口增到3900余口,同年七月,文彦博、包拯等人上疏,以为义门陈家过于集中,朝野太盛。仁宗天子终于下诏劝其分家。当时有人提议,把主堂的一口大锅,吊到义门祠堂的大梁上,让它自由落下,摔成几块就分成几庄。按这个措施操作的成果是,铁锅摔成了大小291块,于是291庄各持一片重起炉灶,迁往各地。
这291庄陈氏家族重要散布在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苏、河南、山东、四川、广东等省份,因怀念祖居地,或许是以“义门”为荣,其门首多挂有“义门世家”或“江州义门”等匾额,故有“义门陈姓遍天下”之说。
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些有名人物如陈宝箴、陈独秀、陈立夫、陈云、陈毅、陈诚、陈布雷、陈赓等都是江州义门陈氏疏散到各地支派的子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