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防风

建议国务院批准在人类珍稀的考古遗址麦坪修建未来的水下博物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份将沉入20米水底
  麦坪村海拔830米,按照规划,瀑布沟水库蓄水要达到851米。日前水库已经建成并开始蓄水,到今年6月份,麦坪村大部分土地将沉入水底,刚刚重见天日的麦坪遗址也将永远沉入20米深的水下。
  “考古每天都有新发现,山脚下的水位也一天天涨上来了。”站在遗址上方新堆的土堆上,麦坪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刘化石深吸了一口气。
  由于水库蓄水,麦坪一带的狮子山遗址、龙王庙遗址、大地头遗址、麦坪遗址、金钟山遗址、摆鱼遗址、姜家屋基遗址等多处遗址,除狮子山遗址可以保存之外,其余的都将淹没在水平面之下。
  刘化石说:“考古人面对这么一个考古富矿都会动心,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在这里再挖20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4-10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份将沉入20米水底
  麦坪村海拔830米,按照规划,瀑布沟水库蓄水要达到851米。日前水库已经建成并开始蓄水,到今年6月份,麦坪村大部分土地将沉入水底,刚刚重见天日的麦坪遗址也将永远沉入20米深的水下。
  “考古每天都有新发现,山脚下的水位也一天天涨上来了。”站在遗址上方新堆的土堆上,麦坪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刘化石深吸了一口气。
  由于水库蓄水,麦坪一带的狮子山遗址、龙王庙遗址、大地头遗址、麦坪遗址、金钟山遗址、摆鱼遗址、姜家屋基遗址等多处遗址,除狮子山遗址可以保存之外,其余的都将淹没在水平面之下。
  刘化石说:“考古人面对这么一个考古富矿都会动心,如果有可能,我愿意在这里再挖20年。”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2# 防风


    150.jpg
头骨化石     美国《科学》杂志9日刊登封面文章,介绍一种新发现的类人物种——南方古猿源泉种。这一发现源自有“人类摇篮”之称的南非斯泰克方丹化石遗址区出土的两具类人动物骨骼化石,“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约200万年。这一发现可能填补史前由猿到人进化过程中的一些失落环节,并帮助科学家解开人类远祖何时开始以双腿直立行走等关键问题。     珍贵化石怎样发现的?     9龄童与11岁类人物种跨时空相遇     “他们”是一名中年女性和一个男孩。男孩可能是“她”的儿子,也可能是“她”所在部落的成员。“他们”正在这片非洲草原上打猎、或者是在久旱的季节里寻找水源。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掉进了一个水坛,几乎立刻就停止了呼吸。     不久后,一场季候风或者洪水将“他们”冲入了一个更深的盆地,“他们”的尸骸被泥浆覆盖,很快变成了化石。     2008年8月,将近200万年之后,另一个男孩——9岁的马修伯格——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以北的马拉帕洞穴外发现了“他们”的部分尸骸。人类考古专家们认为,这可能是近年来最重要的发现。     马修当时和他的父亲、南非金山大学的古人类学家李伯格在一起。后者利用网络搜索找到了“人类摇篮”——南非斯泰克方丹化石遗址区的一些洞穴的位置,希望在那里找到古人类化石。     李伯格第一次到马拉帕洞穴就带着马修,他让马修自己找找有没有化石。不到15分钟,男孩就带回了两块化石,其中一块包含一个原始人类锁骨、另一块包含一块下颚骨。这些珍贵的化石好像是被进入洞穴的矿工随手扔出来的。     马修的发现令古人类学家大为振奋。在李伯格的带领下,一支考古队开始挖掘马拉帕洞穴,并发现了其他原始人类骨骼。这些骨骼属于一个11岁到12岁之间的少年雄性,以及一个年龄在30多岁的成年雌性。     “他们”是不是人类祖先?     专家多认同“智人祖先说”     领导相关研究的南非金山大学的古人类学家李伯格推论,这种类人物种进化的两种可能性,一是代表了某种进化“死胡同”,最后没能进化成现代人类而灭绝;第二种可能性是,这种古人类就是现代智人的直系祖先,这种推论得到大多数古人类学家的支持。     在《科学》杂志9日刊发的相关报道中,科学家将其所属物种命名为南方古猿源泉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约200万年,比另一种著名南方古猿——露西要晚100万年左右。根据其特征,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物种由南方古猿非洲种进化而来,不过其出现表明,当时的类人物种开始具有效能更高的行走与奔跑能力,其特征意味着从较早期的原始人向人类的转化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雅安,她有一段优美的远古佳话,雅安独特的山川地理环境,天下独领风骚。清风雅雨一年四季拂润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古时候,境内皆是原始若木的森林,复盖了广袤的青衣江流域,因青衣江流域广出若木,故青衣江上古就叫若水,那若木高大参天,枝繁叶茂,开的花也是异常芬芳,格外艳丽,所以若水闻名于天下。轩辕之时,四川还是母系社会,江水[今绵阳地区],若水[今雅安地区,包含今攀西地区,眉山,乐山地区]的儿女骁勇善战,为了国家的统一,派出了大批的英雄儿女,参加了彪炳史册春秋的黄帝中原大战蚩尤的战争。若水的首领就是第一代雅女昌仆,她领导的若水儿女紧随黄帝屡建奇功,为打败蚩尤,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当她带着若水儿女凯旋归来之时,黄帝为了表彰她及若水儿女的功绩,把他最心爱的儿子昌意降居到若水地区,让若水地区的人民和中原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一家,同享文明,并把在战争中建立了深厚感情的昌仆和儿子昌意撮合一起组成了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这就是史载盛典大事“昌意娶蜀山氏”为妻的黄帝为儿子办喜事的第一次记述。
  昌仆和昌意回到若水,在今荣经的六合乡即史称严道古城坪的地方用若木盖房修建安乐窝,恩恩爱爱的在这里过了一辈子,昌意精通园艺农林之事,他用若木树做粘,将其它树苗嫁接,成了有史记载的扶桑,若木马桑,桃都。。。等树。桃都据说就是最早的桃树,只开花不结果,十分艳丽,当他们的儿子颛顼大帝长到十二岁时,昌仆亲手将若木树苗封装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根由儿子颛顼大帝送到中原轩辕的故乡,遍分到天下各地栽种,颛顼大帝就随爷爷一起学习领导和管理国家大事的本领,成为五帝之一的中华人文始祖,这是后话。若木在中原存活很少,直至消亡。而移在两广岭南的若木却花繁叶茂,就是今天的桃树,攀枝花树据说也是若木树变种的一种树木,而青衣江境内的若木后又经神农氏改良嫁接后变成了今天的“雅安桃树”。 雅安桃花历经风雨,又经四川农业大学精心改良培植,硕果累累,更是蜚声海外,冠甲华夏。
上古之时,雅安在史记中是“若水”疆域;母系社会。自从黄帝将他心爱的儿子“高阳降居若水”, 若水疆域也就纳入了黄帝的版图,先进的文名必然替代了往日的图腾。高阳昌意娶若水疆域部落的女首领昌仆为妻,生下了颛顼大帝,颛顼的儿子是鲧,鲧是大禹的父亲,因治水无功被舜殛杀于羽山,大禹继父志,带领人民历经一十三载治水成功。我国现存最早一本书中“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就是大禹在雅安的真实记录。雅安是中华人类社会文明的起始点,边关重地。从大禹历经夏,商,周到秦汉,时曰庄道,严道,时曰蜀郡属国,汉嘉郡。青衣羌国此一说法是在汉政权力量暂时达不到的情况下出现的由当地人组成的小国时空段。一旦汉政权强大,四海归一,它自然融入华夏大家庭;这也是东汉时称青衣小县的来历,青衣江也因此得名。
    雅安这块美丽的土地,历史文化文明积淀深厚。《二十四史》部部有载,掷地有声。因它地处汉族和多民族的过渡段,所以汉族和多民族的矛盾战事和融和多在此发生;演绎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鸿儒良吏,贞范烈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远古和今天永远是翻不完的宏篇大著,惠泽万世,取之不尽的丰富精神营养。

昌仆就是第一代雅女,不是社会上口传搞笑的那些“雅女”!
发表于 2010-4-11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淹没了实在可惜了。要是能保护下来的话,那对提高雅安的知名度、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将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淹没了实在可惜了。要是能保护下来的话,那对提高雅安的知名度、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将起到无可估量 ...
枯藤老树昏鸦 发表于 2010-4-11 13:02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9494!!!:(

 楼主| 发表于 2010-4-11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国最早的史书记载:黄帝正妃嫘祖生有二子,其后皆有天下......昌意降居若水,娶蜀山氏为妻......(生下了他们的儿子颛顼大帝)颛顼的儿子鲧,鲧的儿子大禹,大禹娶涂山氏女娲为妻......这些重大的历史史实故事发生在哪里?这些都需要考古的事实来推断来证实,麦坪考古挖掘的现场让我们找到了答案,他的现场就在昌意降居若水的区域内,更加为笔者早期初作《雅安的由来》堆积了雄厚的佐证,说明雅安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文明者,大禹的儿子“启”的记载称谓,也就是说,华夏文明是从“启”开始的。
     《尚书》禹贡:记载,蔡蒙旅平,和夷厎绩。蔡,廊括了今天周公山,瓦屋山,峨眉山,二郎山等连绵不断的山脉在内,蒙,包括今天的蒙顶山,西岭雪山,天台山向阿坝境内逶迤起伏的山麓。蔡蒙二山都围绕在若水的两旁,这是多么广袤的母系氏族的疆土啊,凡是生长有若木的地方,他就是若水的疆土,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支持皇帝的统一,派出自己优秀的儿女参加了黄帝的各种与反统一的战争。正因为这样,黄帝才会把他最心爱的儿子昌意降居若水,才会有今天爱国,支持统一的炎黄后裔子孙大家庭。

 楼主| 发表于 2010-4-12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绝不能让华夏文明之源被淹没水底,党和国家领导人应该下决心拯救麦坪遗址啊!!!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起来呼吁 保护好 麦坪遗址
蜀狂 发表于 2010-4-14 08:56 http://bbs.scol.com.cn/images/common/back.gif




    9494!

发表于 2010-4-14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水库蓄水,麦坪一带的狮子山遗址、龙王庙遗址、大地头遗址、麦坪遗址、金钟山遗址、摆鱼遗址、姜家屋基遗址等多处遗址,除狮子山遗址可以保存之外,其余的都将淹没在水平面之下。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水库蓄水,麦坪一带的狮子山遗址、龙王庙遗址、大地头遗址、麦坪遗址、金钟山遗址、摆鱼遗址、姜家屋 ...
意识形态 发表于 2010-4-14 19:51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淹没麦坪是对人类最大的犯罪!!!

 楼主| 发表于 2010-5-15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年里,八次考古发掘,麦坪遗址一次次带给世人惊喜——

麦坪一带有着大量史前遗址,包括麦坪遗址、狮子山遗址、龙王庙遗址、大地头遗址、金钟山遗址、摆鱼遗址、姜家屋基遗址等多处遗址,整个遗址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这些遗址最早可以追溯到4000年至45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

2010年春天,麦坪遗址因出土大量商周和新石器时代遗物,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几乎每天,都有全国各地的人来汉源县大树镇,看那块被划成了若干个井字的河滩地——麦坪遗址发掘现场。不断有来访者追问:“又发现了什么宝贝?”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瀑电考古队领队刘化石看来,麦坪的价值,并不是找到金沙“太阳神鸟”和三星堆“凸眼面具”那么简单。

5年的考古发掘,麦坪遗址已经出土文物几十万件。“现在,我们接触到的遗址不过是大渡河中游文化遗址的十分之一。”刘化石说,还有太多的谜团尚待解开。

谜之一:

200多座房屋基址,是谁在规划这个小社会?

4月1日,记者到达麦坪遗址时,刘化石和他的队员们正忙于最后的“收获”。自2006年开始对该处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至今他们已在这里干了5个年头。

发掘现场,一条明显的直线让刘化石惊叹:遗址中的一排居室是沿着一格直线修筑的,这在目前考古发掘中非常罕见。“这是最早的街道雏形”。

麦坪遗址上,古人留下的居住区建筑有一房的,也有套二、套三的单元组合房,房门朝向一致。“这种新石器时代的单元组织结构的房址,在川内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也很罕见。”刘化石说。

房址可分两大类。一类为干栏式建筑,平面呈圆形、长方形或近方形;另一类房址有墙体基槽,墙基内大多有圆形柱洞,为木骨泥墙式建筑,其中部分房基内未见柱洞,但残存有垒筑的墙体。这类房址多为方形或长方形,室内多有圆形灶,多座房址的北部发现有门道。

考古工作者仅在麦坪遗址就发现新石器时期房屋基址200多座,还有部分墓葬、窑址等。更有意思的是,在这个4000年前的聚落里,居住区、工业区(制作器物和工具的场所)、墓地都有明显的分隔。

“位于汉源县大树镇的遗址呈连续分布状,相互均有联系,出土文物有一致性,其中麦坪遗址规模最大。”刘化石说,可以推测,4000多年以前,这里应该是一个以麦坪为中心的较大人群聚落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市”。

那么,又是谁在规划这个小社会?在那么久远的时代,其经济生活发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谜之二:

两个不同时期的墓,为什么会嵌合在一起?

刘化石把记者带到麦坪遗址的墓葬区,只见长方形的石棺有序地分布着。石棺大小不一,“这些石棺是根据主人的身体大小而定的,长的有两米左右,短的才几十厘米,短的应该是小孩子的。”刘化石说。记者发现,那些石棺都是用当地的片石拼接而成。

最让刘化石惊叹的是,发掘出的一口石棺被后来的一具土坑墓切去了一角,两个墓嵌在了一起。通常,人类先有土坑墓,然后借用石材为棺,土坑墓的年代较为久远,而石棺墓的年代则相对较近。“这两个墓,应该是两个不同时期的。”那么,在同一个堆积层上,以更古老的土坑墓方式侵入了相对年代近的石棺,它们两个到底谁先谁后?两个相互嵌合的墓讲述了怎样的生死故事?

在库房里,记者见到了两只摆放在一起的陶罐,一只花纹清晰规整,另一只看上去只是用手指随意掐了些花纹。“它们的制作时间应该有1500年左右的跨度”,却为何一起在麦坪现身?

谜之三:

尖底罐等器物的背后,蕴藏着古人怎样的生活?

刚刚出土的一把柳叶型青铜剑,让四川师范大学教授段渝爱不释手。通常考古界认为,柳叶型青铜剑是商周时代的我国中原的产物,但麦坪的这把剑出土时旁边别的器物年代更久远。“如果能够得出这把剑就是本地的产物,又将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啊!”这位研究人类文化的专家感叹道。

在麦坪,出土最多的是一种尖底罐,几乎在每一座墓穴里都有,它们往往以三个一组的形式,安置在主人的脚底。有趣的是,这些尖底罐与我国其他地方出土的尖底罐有明显的区别:没有实用性,而是单一的祭祀用品。为安放这些尖底的罐子,麦坪人还专门制作出了一种特别的底座。

“显然,麦坪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刘化石说,为了弄清楚它的文明形态,还要把所有的骨骸都取走,进行性别种族、DNA分析,然后才可能得出结论。“目前麦坪遗址只是在进行野外发掘,更细的实验室工作还没有进行”。

刘化石介绍,2006年发掘时出土了很多陶器、细石器等,为了搞清楚这些东西的确切年代,他们曾到北京进行过碳十四检测,当时实验室数据显示,这处遗址的碳颗粒距今4000年至4500年。至此,麦坪遗址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文化成为定论。

“从出土的石器可以推断,当年麦坪的农业已经较发达。”刘化石说,但当年的人种植哪种农作物,尚无结论。通过对出土的大量陶片进行复原,考古专家发现,当年麦坪的陶冶工艺十分发达,陶罐、陶钵、圈足器、平底器、圜底器,器类虽然不多,器身纹饰却非常丰富和精美。

谜之四:

他们从哪儿来,又到哪儿去?

那么,4000多年前生活在麦坪的人类,又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

就在麦坪的对岸,还藏着一个更古老的文明遗址——富林文化。1960年,雅安地区地质普查时,采得石器材料100多件,经鉴定为旧石器时代遗物。富林文化成为我国南方发现的第一个公元前10万至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

形成于1万年前的富林文化,和出现在4000年前的麦坪文化,相距不过10多公里,那么,麦坪遗址是否是富林文化的延续呢?

“富林文化与麦坪遗址年代之间有5000多年的缺口。”刘化石说,但在麦坪遗址发现的少部分石器中,与富林文化特有的小石器有些相似的特征。比如,它们都是用两块石头相互压制而成。但由于缺少更多的证据论证,麦坪遗址是否是富林文化的延续,很难得出结论。

那么,生活在麦坪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是不是从其他地方迁徙来的呢?

“从汉源周围的同时期遗址来看,大渡河中游考古文化,既不同于成都平原考古文化,也不同于岷江上游的考古文化。初步看来,这是一支单独发展的文化,它没在任何地方出现过。”刘化石说,大渡河中游考古文化周围仅有西昌的安宁河遗址与之有联系,其出土的陶罐,纹理相似。但安宁河遗址晚于麦坪遗址,我们只能推测,安宁河遗址的文化有可能是从麦坪过去的。

麦坪遗址不仅仅是一个新石器时期遗址,曾有一段时期它一直处于不间断的发展和繁荣之中。

曾经的麦坪文化消失了。这又是一个谜。

谜之五:

卵石或粗砂层沉积,佐证传说中这里是一片海?

“看嘛,那些就是古河道留下的痕迹,以前这里的水面要宽得多。”指着周围山体的横截面上的沙和鹅卵石,46岁的居民李西才告诉记者一个当地人都知道的“秘密”。

“这里以前是一片海。”李西才听到外婆讲这个传说时,还是骑在牛背上玩耍的孩子,但却对此深信不疑。

汉源县城外,大渡河两岸有两座山头,南边的叫山羊坪、北边的是炒米岗。很久以前他们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山被劈开了,海变成了河,这是在汉源流传已久的古老传说。遗址上工作的当地人和看热闹的汉源人都点头说,听过这样的故事。

关于“史前海洋”的说法,记者在刘化石那里也找到旁证。他介绍说,在几年来的发掘中,他们也注意到一个现象,在大约海拔830米的地方,也就是麦坪遗址的高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卵石或粗砂层沉积。“这样的地质结构很容易让人想到海洋和湖泊”。

遗址中大量出土的网坠也在述说着“打渔的故事”。记者在临时库房里看到,圆形的网坠的个头很小,直径不到5厘米。“这样的坠子,不可能在波涛汹涌的河流里使用。”李西才说。如果这里曾经有一片海,海边的生存条件也许会比现在的大渡河边的更好,有规划的社会更容易实现。

文章来源: 四川日报

发表于 2010-5-16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2# 防风

    下个月即将沉入20米水底,
          4000年至4500年以前,甚至
           公元前10万至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还有众多的——谜,
             猴年马月方能解??????

 楼主| 发表于 2011-3-1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4-21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行,有意义,我顶 谢谢您了

发表于 2011-4-30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你真厉害,佩服哦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