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林,甚至在雪地里出没;它不是鸟,也没有翅膀;也不像兽,却又能像鸟一样“飞”,可以飞行滑翔20米至50米的距离,同时能用腿的抬升、垂下或伸直等方法来改变滑行路线,用尾巴来平衡身体。
昨日,凉山冕宁县林业局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将一只长约60厘米的“飞狐”带到县城附近的山林边,小家伙回头看了看照顾它20多天的工作人员,展开“翅膀”,“飞”上树枝,依依不舍地消失在了丛林中。
“飞狐”现身 惊动校园
9月的一个上午,冕宁县技术学校内人头攒动,全校师生正准备举行文体活动。忽然,有人喊:“那里有个啥子哦?”人群呼啦一下围了过去,只见一只能“飞”的“怪物”,它不是鸟,也没有翅膀;也不像兽,却又能像鸟一样“飞”它究竟是什么?
在人们的吆喝声中,它“飞”下树来。走进一看,该“怪物”外形像狐狸,头短而圆,眼圈为赤栗色,身体背面体毛为红色,面部和身体腹部为白色,看到那么多人围了过来,“怪物”又“飞”到操场边的一棵梧桐树上,惊恐地望着地下的人群。
“怪物”难倒动物保护站人员
教师郑奇随即拨通了该县林业局的电话说:“我们这里发现一只非常漂亮的动物,不知道是啥种类,和金庸小说里说那个雪山飞狐长得很像哦,你们快来看看。”该县林业局副局长陆裕远和野生动物保护站同志立即赶了过去。
就在野生动物保护站人员准备进行抓捕行动的时候,它忽然从树上“飞”了下来,像一架滑翔机似的,停落在人群边,在人们的惊呼声中再次展现了它“飞”的本能和优雅的身姿。乍一看皮毛有点像小熊猫,但仔细一看,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刘翔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绝对不是小熊猫”,但他也从未见过这样的怪物。“在距离10米高的树上,也看不真实,只有把它抓下来才能确定。”刘翔说。
在全体师生的帮助下,工作人员将它抓住,随后工作人员发现这只动物有尖尖的牙和爪,还有一根和松鼠一样的金色大尾巴。体重2公斤,体长60厘米,尾长和体长差不多,肚皮两侧长有细毛,形似蝙蝠。
它是二级保护动物红白鼯鼠
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人员刘翔将“怪物”带回研究,据野生动物保护站查阅资料和请教相关部门专家后得知,这只“怪物”学名叫红白鼯鼠,因头部像狐狸,又叫飞狐,俗名又叫催生子,属啮目、鼯鼠科,其粪便就是中药材五灵脂,是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它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陕西、云南、贵州和广西等地,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上山坡森林地带或石灰岩隐蔽处。冬季,它也会在雪地里出没,主要出现在小杨树、核桃树、桦树等高大乔木的密林中,巢筑于树洞中。晨昏活动频繁,常单独活动,以板栗等果实为食。
2000年,它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并将其列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介绍,上世纪60年代后,这种动物就越来越罕见,上世纪90年代后很少有人目睹其踪迹,在凉山冕宁县是首次出现。
没有翅膀也能飞
据凉山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介绍,其实它并不能“飞”,只是身躯两侧前后脚之间有一层薄膜,膜的两面长有细毛,它利用这种独特的皮膜,能够从高处飞向低处,滑翔20米至50米的距离。同时能用腿的抬升、垂下,或伸直等方法来改变滑行路线,用尾巴来平衡身体。白天,红白鼯鼠常常蜷伏在树洞或地洞里,用头枕着尾巴睡觉,夜里才出来活动和觅食。它进入冬眠后,要到春天气候转暖才恢复活动。它还有个奇怪的特性,离洞再远,总是要返回洞巢后,才把粪便排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