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58|评论: 15

夜壶制成土炸弹,胜过当年本拉登。一炮丢进幺幺河,大鱼小鱼满天飞。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4-14 17:30 | |阅读模式

炸         鱼  

                                               文 / 邓四平

  记忆里,八十年代初期,老家永兴公社修公路爆破片石,那用剩余的炸药、雷管、引线等等,就胡乱地堆放在公社一位叫张志祥的养路员寝室里,尤其是那种小手指头粗细的引线,外面缠绕着一圈一圈螺旋形的细白线,里面裹着黑色的火药,掰开引线,用火柴点燃,那引线就会“嗤嗤”地冒出红色的火星,直到最后才化成一片白烟,仿佛《封神演义》中的神仙即将出场的情景一般。如果,将点燃的引线两头死死地用脚踩在地上,燃到最后,竟会鞭炮一般,“嘭”地一声巨响,恰似现在儿童过年时节常玩的烟花一般。大人们胆子大,将引线一端插上一颗小手指大小黄色的雷管,点燃,摔在老远的地上,还会发出更为震耳的巨响,惊天动地一般,令人胆战心惊不已。
  公社的养路员老张常常到我家父母的裁缝铺里免费缝补衣服,因此,便也常常拿些炸药、雷管、引线等物送给我家父母。禁受不住吃鱼的巨大诱惑,于是,我们便在父亲的带领下,自制那可以炸鱼的土炸弹。
  其实,炸鱼的土炸弹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先寻来各种各样的瓶子,尤其是公社葫芦嘴农科队种蘑菇的白色敞口瓶最佳,洗净,晾干,然后先往瓶里装一层黄白色的炸药,铺满瓶底,然后,将雷管的一头插在引线上,斗紧,塞进瓶里,接着,再往瓶里慢慢地填充黄白色的炸药。有时候,炸药不能装得太多,直装到快接近瓶口时,就用黄泥巴牢实地封好,引线是要露在瓶外的。
  有时,要制作威力更为巨大的炸鱼的土炸弹,也可以用油壶和夜壶充填石灰来制作,同样,也需要插上雷管和引线。
  要去炸鱼,制作好土炸弹还只是第一步。一两个时辰下来,只要原料充足,便可以做上这样的土制炸弹二三十个,满满地背上一大垮垮背篓。
  然后,就需要准备好炸鱼后捞鱼的打捞器具了。打捞器具更为简单,拿把弯刀,去到屋旁的山中,砍上一根长长的老竹,将竹枝桠全部剃光,再找来一个平时买菜用的有眼的尼龙网兜,用有硬度的铁丝圆成一个环,放进网兜里撑开,牢牢地绑在竹篙尖上,捞鱼器具就算制作完毕了。
  尽管,我们要去炸鱼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但是,消息依旧不胫而走,公社街道上的贺托子、德生娃、建明、钟德亮、乜娃等人依旧闻讯蜂拥而至了。我们一大群人,浩浩荡荡的,仿佛要去哪儿打仗一样,沿着河的方向行进。其实,究竟哪儿是目的地,谁也不知道,只是盲目地沿着河走。
  一路上大家闹闹嚷嚷的,这个说这里鱼多,那个说那里鱼多。这个说,就在这里放一炮,那个说,要在那里丢一炮。甚至还有人说,公社1980年修的大桥下面水深,平时洗澡时,鱼就在胯裆下面钻过来钻过去的,到桥墩石下面的深水里,去放一炮,起码要拣几十斤大鱼。正说到这里,人群里就有人骂:那里放一炮,万一把大桥炸垮呱,不把你娃儿捉去枪毙呱才怪?尽出些馊主意,简直是个猪脑子!于是,整个人群都用鄙视的目光盯着建这个议的人。那人自知理亏,也就不再说话。
  接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大家每走到一个地方,只要觉得是水深鱼多的地方,便停顿下来。我家二哥胆子大,便负责点炸鱼的炸药瓶,只见二哥掏出事先买的一包一角四分钱一包的川叶烟来,抽出一只,拿出一根火柴划燃,点好烟,衔在嘴上,猛吸一大口,然后,左手捏上一个炸药瓶,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烟头,往炸药瓶露在瓶外的引线上一触,等到引线向外“嗤嗤”冒出白烟时,然后,使尽浑身吃奶的力气,往河中央一甩,只见,河面上飞溅起一阵水花之后又迅疾地恢复了开始的平静,唯一不同往昔的是,那平静的水面上,不断地冒出乳白色的水泡来。一甩完炸药瓶,原来站在河岸旁的人,早已全部躲进了老远的油菜土、麦子地里去了,也有胆小的,竟躲到老远的河边的山上去了,两手使劲地蒙着双耳,怯怯地往河里看。
  说时迟,那时快,大约两三分钟时间过去,但是,大家觉得仿佛挨了两三天一般久远一样。只听见惊天动地地一声巨响,一股巨大的雪白的水柱从河中央冲天而起,顿时,仿佛地在动山在摇一般,水花四溅,撒落四周,老远的岸上也感受得到水珠溅落身上的湿润,那情,那景,极为壮观,令人极为震撼。等到水柱重新落回河面,刹那间,定睛一看,只看见整个河面上浮起了白花花的一大片各种各样的鱼来:川子鱼,鲫鱼,鲤鱼,草鱼,白鲢,乌棒,黄丝壳,甚至有些时候,连隐藏在水底石缝里的团鱼也被炸出了水面,更为甚者,有的鱼竟然被炸得和那冲天的水柱一起飞上了天空,又随着水柱落下,有落进河面的,竟然也有落在河畔岸上地里的。那被炸死了的鱼,在水面上翻着白白的肚皮,那被炸昏了的鱼,在河里仿佛喝醉了酒的人一般,踉踉跄跄,跌跌撞撞,四处乱蹿。
  此时此刻,听到河里炸鱼的消息的附近的村民也都闻讯赶来了,于是,我家大哥、二哥和街上的街娃儿们便都只穿个窑裤,“嘭”“嘭”“嘭”地,像下饺子似的,都纷纷跳进了河里,大家挥舞着双臂在河里朝着有鱼的水面游动,抓到一个鱼,便使尽全身力气地一边大喊:“四娃子,快接到起!”往往话还没落音,那从河中中央甩来的鱼便从天而降了,于是,我就在岸上背个大背篓使劲地跑,来回的跑,大汗淋漓,但是,那鱼仿佛拣不完似的。岸上的村民,也有会游泳的,也有想下河拣鱼的,但是,都畏惧街上的人和打架的狠,因此不敢,于是便在岸上拿根树枝或者扁担往岸边偷偷地刨鱼。
  记忆中,在所有的拣鱼人中间,其实我家的大哥和二哥水性最好,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边右手往岸上甩鱼,一边的左手又抓着另一条很大的鱼,更为厉害的是,有时,嘴里还衔着刚刚抓住的来不及往岸上甩的鱼。鱼猫子一般,一边在水里奋力踩水,一边继续寻找着新的目标。
  等到一炮丢进河中炸起的胜利果实收获完毕,往往背篓里的鱼其实早已装满。往往的情形都是,回家的路上,一个背篓背鱼,另一个背篓又背着还没有扔出去的炸鱼的炸弹。
  当然,这样的情况也有例外的时候,有时候,也会遇到哑炮,一炮摔进河里,只见河面“咕噜咕噜”地鼓了几个乳白色的水泡之后,便什么动静也没有了。大家便在岸上唏嘘连连,如丧考妣一般,狠狠地用脏话骂那丢进水里的哑炮。但是,谁也不敢下河去摸起那没有放响的哑炮。
  最令人记忆犹新和刻骨铭心的是,在一个叫板板桥的地方炸鱼的事情了。那里水很深,据说,有个水性特别好的攀枝花铁路工人回家探亲,就带着自己的两个儿子在那河里洗澡,结果儿子淹到了,他便去救,结果三个人都没有从那河里起来成。因此,在我们记忆里,那里很神秘,那里也很阴森,但正是这神秘和阴森更吸引了我们更要去炸鱼的决心和好奇心。
  因为水深,所以,我们选择了使用大夜壶做成的土炸弹。那一天,依旧是二哥点炮,他将大夜壶制成的土炸弹露在外面的引线一点燃,便使劲往河里甩去,但那夜壶由于装药和石灰过多,即使使劲甩,也没有甩出很远,而且,一甩进河里,居然不沉底,就在河面上,像个黑糊糊的水雷一样浮起,河边上的人们吓得纷纷四处逃散。但是,二哥依旧不甘心,居然拿起捞鱼的长竹篙使劲去按那河面上浮起的夜壶。结果,说时迟,那时快,那夜壶炸弹就在水面上爆炸了,二哥手中的长竹篙被炸飞了,二哥被强大的水浪和气浪冲到在地。我和大哥都哭丧似的边跑边哭:遭了,二哥遭炸倒呱了,要是遭炸死呱,我们回家要遭妈打安逸!待到我们惊慌失措地跑上去看,还好,我家二哥只是手臂擦破了一点皮,人,躺在河畔的草地上,脸色像纸一样煞白。不过,倒也没有什么大碍,回到家里,母亲拿个土撮箕在小溪沟里为我家二哥捞了几天魂,我们也就挨了几天骂,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在那贫穷而饥饿的岁月里,正是因为我家大哥、二哥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才智,那时候,我们家里虽然很少吃得上稀罕的猪肉,但是,我们却常常能够吃上新鲜的鱼,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足够的猪油来煮鱼,因此,那煮出来的水煮鱼,味道自然也不是足够的鲜。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一晃很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兄妹四人早已长大成人,也早已成家立业,也不再为温饱而发愁了,但是,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便常常想起我的老家来,想起那一张张亲切而温暖的面孔来,在我温暖的回忆之中,一切居然都好象发生在昨天一般。
http://img.mala.cn/month_0911/09112920298dd99ba1e20c7eed.jpg






http://img.mala.cn/month_0911/09112920304997301f728018a1.jpg

顺庆区总工会 003.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7:40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7:49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8:44 |

发表于 2010-4-14 19:27 |
文章写的生动有趣,顺便加个结尾:炸鱼危险;切勿模仿!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9:53 |
文章写的生动有趣,顺便加个结尾:炸鱼危险;切勿模仿!
江湖议人 发表于 2010-4-14 19:27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关注。
       炸鱼是件刺激的事情。
       打起光胯蹦龙蹦龙毛起地往河里跳切抓鱼那更是件刺激的事情。
       那既需要胆量,也需要技术。
       有时候,大鲤鱼的鳍还会戳到肚皮。
       因为怕死。有时候吓忙了,打起光胯也急忙地往岸上爬。
       岸上的人大笑。
       灰溜溜地爬上岸来,自我解嘲:不是我胆小,是今天运气不好!
       马上就有人嘲笑:少说那些,自己游不起水,莫切怪鸡儿挂到匝草!
       回忆和向往那辉煌的童年岁月。
       一切仿佛都在昨天一般。






http://img.mala.cn/month_0911/09112920298dd99ba1e20c7eed.jpg






http://img.mala.cn/month_0911/09112920304997301f728018a1.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0:06 |

发表于 2010-4-14 21:13 |
邓老师的散文,读起来那真叫一个“美”,我也有这样的童年。哈哈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1:30 |
邓老师的散文,读起来那真叫一个“美”,我也有这样的童年。哈哈
新苏州人 发表于 2010-4-14 21:13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美个屁哦。
    只是我家哥哥姐姐多,俗话说得好:变动物要变猫。变人要变老幺。
    我在家排行第四,是老幺。所以我在我家是幸运的。但也常常挨打。
    只是莫得哥哥姐姐挨得多而已。
    因此童年的岁月也是最多姿多彩极了。
    敬畏文字,我只是如实地叙述了一下以往的童年经历。
    由于一天太忙,所以写来,匆匆完成。没有细细地梳理和修改这些文字,倘有不妥之处,望多赐教,感谢你对我的扎起。
    真的很感谢你。
    其实即使你不给我扎起,我依旧很感激你。
    因为每一个网友的关注就是我不断努力的力量源泉。
    谢谢。
    我会写出更多的稍微好点的文字来回报大家对我的关注和支持的。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1:37 |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21:40 |
黄巢,以及一朵血染的菊花   文 / 邓四平

  
  
  一朵血染的菊花,在秋风里的大唐凄美地绽放。殷红的血色穿越千年的时光。一路诗意地搏杀。冷月。孤心。金戈。铁马。雄风万里。睥睨天下。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一柄熠熠的长剑,在缤纷的落英中壮美地闪耀。寒冷的光芒浸透青史的纸背。一路豪情地抒写。侠骨。柔情。铁血。江湖。铸剑为笔,笔立千仞。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位不第的落魄书生,双眼蓄满悲愤的泪水,飒飒的西风,吹拂瘦弱的身躯和褴褛的青衫。蕊寒。香冷。飞舞的彩蝶,点缀冲天的壮志。
  官逼民反,无道当伐。
  一位山东荷泽盐商家的子弟,冲天的义愤填满悲愤的胸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聚八人而席卷天下。在九月的劲风里,笑尽百花的懦弱和无能,满城的金甲,恰似冲天的香阵,一个王朝的身影在擎天的壮志里轰然坍塌。
  南征北战,血染疆场。好男儿何须马革裹尸还。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苦短,少年心事当拿云。
  一朵血染的菊花,在秋风里的大唐凄美地绽放。殷红的血色穿越千年的时光。
  莫以成败论英雄。
  一个悲壮的文人,他用冲天的香阵谱写了一曲最壮美的史诗。
  一个悲剧的英雄,他用百万的甲兵演绎了一幕铿锵的历史舞剧。
  一个真正的男人,他用铁与血的冷酷书写了精彩而短暂的人生。
  一个笑傲江湖的斗士,他用气壮山河的气概和豪迈,挑战了一个王朝的可耻可怜可悲与可笑。
  一柄熠熠的长剑,在缤纷的落英中壮美地闪耀。寒冷的光芒浸透青史的纸背。
  成者王侯。败者也并非尽为寇。
  一朵血染的菊花,凄美地凋零。我心滴血。泪眼婆娑。豺狼当道,虎狼无情。山东自古出伟男,泰山历来多英豪。虎狼谷的秋风里,一朵血染的菊花,宁死不屈,战地黄花分外香,冲天的香阵依旧令长安胆寒千年万年。虎狼谷的怀抱里,一柄熠熠的长剑,顶天立地。气冲斗牛,更气贯长虹,与日月争辉,与泰山竟高。黑夜茫茫,繁星闪烁。菊花凋零,长剑当歌。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一位不第的落魄书生,双眼蓄满悲愤的泪水,飒飒的西风,吹拂瘦弱的身躯和褴褛的青衫。蕊寒。香冷。飞舞的彩蝶,点缀冲天的壮志。
  斗转星移,逝者如斯。一位山东荷泽盐商家的子弟,冲天的义愤填满悲愤的胸腔,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聚八人而席卷天下。在九月的劲风里,笑尽百花的懦弱和无能,满城的金甲,恰似冲天的香阵,一个王朝的身影在擎天的壮志里轰然坍塌。
  我钦敬所有的英雄。英雄是永远不死神奇可敬的传说。
  我鄙视所有的蝇营狗苟者。蝇营狗苟者是行走在世上即使侥幸成功也是最为可耻的笑料。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群星闪耀。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英雄黄巢,一朵血染的菊花,虽死犹生。千年以后,你依旧活在一个巴蜀孩童的心里。
  英雄黄巢,一柄冲天的长剑,虽死犹荣。千年以后,你依旧活在一个山水如画的地方。
  
                                         2010年4月12日写于蓬安县嘉陵第一桑梓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10:01 |

发表于 2010-4-15 18:40 |
路过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22:21 |
想起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

  我写的一首诗歌  原载于南充《嘉陵江》文学杂志夏季号,今天重新发布出来,沉痛哀悼青海玉树地震中的遇难同胞。



汶川,我们永远在一起   文 / 邓四平
    一
  5月12日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
  一个让人永远悲痛欲绝的记忆
  瞬间而来的山摇地动
  让整个世界的目光都为之颤栗
  鲜血,在汩汩地流淌
  心脏,在剧烈地抖荡
  多少如花的生命凋谢在巴蜀大地
  一道深深的创伤
  被8级大地震
  划在了祖国母亲的胸膛
  山河破碎
  满目疮痍
  泪飞顿作倾盆雨
  国难当头
  为什么,为什么
  我们多灾多难的母亲
  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受伤
  面对废墟
  我们不再哭泣
  因为我们深深地明白
  多难兴邦
  面对灾难
  我们把胸膛挺起
  因为我们深深地知道
  中华儿女的脊梁
  怎能向死神的狞笑弯屈
  山崩了,地裂了
  家毁了,人亡了
  多少如花的生命凋谢在巴蜀大地
  我不想问苍天
  因为我知道它不语
  我不想问大地
  因为我知道没有意义
  天地无情
  人间有义
  泪飞顿作倾盆雨
  我只问自己
  一个普普通通的儿女
  此时你该怎样替受伤的母亲
  把灾难扛起
  饱含深情的总书记
  老泪纵横的好总理
  党中央、国务院第一时间
  将抗震救灾的指挥部设在了
  余震不断的废墟
  和时间赛跑
  和死神较量
  拯救生命
  只要有一线希望
  我们就要尽百倍的努力
  十万大军的子弟兵向这里挺进
  医务人员坚定的身影向这里云集
  汶川向世界发出求救的呼吁
  山高高,水长长
  这里没有前方和后方
  分秒必争
  这里只是拯救生命的战场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爱心在华夏的血脉里凝聚
  善良在世界的牵手中传递
  大爱如海
  全世界的爱心都瞬间向这里汇聚
  汶川不哭泣,
  捐出钱
  献出血
  此时此刻,汶川就是中国
  13亿人
  全都在拯救自己的姐妹兄弟
  从那一刻起
  炎黄子孙只把泪水饱含在眼里
  从那一刻起
  中华儿女只把悲痛深藏在心底
  从那一刻起
  我们的心和汶川贴得更近
  从那一刻起
  我们的心和祖国紧连在一起
  从那一刻起
  我们感到祖国是那么具体
  祖国就是他
  祖国就是我
  祖国就是你
  向共和国宣誓
  我们的生命和鲜血属于你
  尽管震魔可以让钢筋混泥土瞬间消失在烟尘里
  但新汶川已在钢铁意志中重新屹立
  让长江黄河作证
  任何灾难也摧不垮中华儿女
  尽管今天国旗低垂在半空
  但明天她一定会高高飘扬在蓝天里
  让高山大海见证
  尽管今天汽笛呜咽在春风里
  但明天她一定会高昂地在神州大地上响起
  饱经磨难的祖国母亲啊
  你应该骄傲
  因为有这样优秀的好总理
  饱经磨难的祖国母亲啊
  你应该自豪
  因为中国让世界敬礼
  国难之时我们万众一心
  国殇之刻我们众志成城
  解救生命,重建家园
  中华民族永远不屈
  汶川不哭泣
  我们永远都是亲如一家的姐妹兄弟
  有我有你有整整的13亿

  二
  那些散落在废墟中的书包和课本
  那些在断壁残垣中的带血的玩具
  那些戛然而止的朗朗读书声
  那些如泣如诉的冰冷的雨滴
  悲痛欲绝的爸妈在呼喊
  可怜可爱的孩子在呼喊
  两鬓班白的爷爷奶奶在呼喊
  全中国都在呼喊
  我的亲人啊
  你在哪里
  只要还有一口气
  我们的双手即使血淋淋也不放弃
  只要还有一丝呼吸
  我们不吃不睡也要竭尽全力
  只要你还埋在那里
  亲人啊,我们就一定要找到你
  面对废墟
  我们不再哭泣
  让我们继续鼓起生活的勇气
  面对灾难
  我们把胸膛挺起
  让我们朝着明天的太阳坚强地走去
  听吧
  天安门广场上
  “中国加油”的呼喊震天动地
  听吧
  天府之国
  响彻云霄的是“四川雄起”
  汶川不哭泣
  丧子之痛我们和您一起承担
  绕膝之下我们都是您的儿女
  汶川不哭泣
  你们没有失去母爱父爱
  无数双手和怀抱帮你们驱走孤寂
  走向天堂的我的六万多骨肉同胞啊
  回眸看看送行的队伍吧
  你们的微笑就是我们生活下去的勇气
  走向天堂的我的六万多骨肉同胞啊
  我们会告知你亲人的情况和重建家园的消息
  五千年的历史
  铸就了中华民族的魂
  五千年的风雨
  让中华儿女始终顶天立地
  余震还在不断
  生活早已重新继续
  废墟有待整理
  希望的太阳早已重新升起
  多难兴邦
  这是中国历史的定律
  苦难是金
  这是中华儿女的骨气
  也许
  我们只是沧海一粟
  也许
  我们只是普通的一个沙粒
  但是
  13亿沙粒汇集起来就是不倒的长城
  13亿人民将会创造人间伟大的奇迹
  5月12日
  四川汶川
  八级巨震
  历史不会忘记
  饱含深情的总书记
  老泪纵横的好总理
  这个时刻定格在我们心中
  这个时刻我们世代铭记
  汶川不哭泣
  中华民族永远不屈

发表于 2010-4-15 23:12 |
毁坏自然,还在喧嚣,价值何在?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19 11:34 |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