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明火枪

[原创]明火枪股市操盘 —— 赚了

   关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谈  散户亏损(二)
         大家知道赚钱。可谁又迈了一步去想过,这个“一赚”是谁赚了?人人都会美好地设想这一赚是自己。但遗憾的都是在亏钱。我认为,这个“一赚”是主力或者就是“庄家”赚了。在中国股市中散户和主力,共同组成了投资者,但却又互相对立。对立的结果就是散户赔的多了,主力赚大了。换句话说,小散户注定要亏损。某个散户一时赚了钱,但在长期的股市历程中仍然逃不过大亏本!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恐慌出货的时候,往往就是机会即将来临了。
因此,俺明火枪毫不犹豫地买进了破4元的“际华国际”.如果再跌,再买点就是了。
今年要赚钱,就这么简单。
要提醒散户小股民的是,今年大盘蓝筹股都不会有什么大行情,象当前相对强势的“中海集运”,还会跌破3.8元的,但次新股“际华国际”就不一样了,很有希望在下探发行价后报复性反弹。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可以关注的有这么两个消息:

1、健康元(600380)启动2011首例回购;
2、5新股上市齐破发。

结合大 ...
明火枪 发表于 2011-1-18 21:24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今天大盘上涨, 只说明-------天有不测风云.
----------------------------------------------
    俺明火枪这一回合, 先卖出600743华远房产; 你后买入601718际华集团.
             也算小有胜卷在握吧.
========================
     大盘还有反复, 没踏上节奏的朋友; 请跟俺一起炒大底吧!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央行又发行债券,股市不知作何反应?
周小川的银行系不把中国股市搞得呜呼哀哉是不会罢休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  
      股市不象诸位想得那么好,但也不象诸位想得那么糟。只是在你认为它好时,它就坏了;当你认为它坏时,它就好了。
------------------------------------
      操作:
            宜高抛低吸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谈  散户亏损(三)

     所以,就是最核心、最有价值的机会便是:要成为赢家,就必须站在庄家的阵营里; 只有跟党走,,你才可能成为主力!你必须改变自己的股市角色和思想理念.
    可以说,绝大多数、也是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进入股市后,立马自觉地把自己定为“散户”,大家都觉得的资金少,信息闭塞。但我认为,  成为股市主力和资金多寡无关,而只在于你在股市中的表现能力。比如说,我仅有两万元股资,可我也同样是主力。相反,有些人拥有几千上亿的股市资金,他也同样不是主力,充其量算个大散户而己。
    那你又如何判定自己在股市中担当的角色呢?是主力、还是散户?方法很简单,请从俺列下的表格中对号入座: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11-1-20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际华国际和华联股份、名流置业,现在可以进货了没?
-----------
这三只股票俺明火枪都被套了,散户小股民应该可以大胆追跌进货了。
如果机构还敢打压,那就是“割肉”让散户小股民“品尝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盘股“002305  南国置业”可以追跌进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明火枪又以3.81元买进了“601718 际华国际”10000股,但没有全仓杀入,还有资金补仓。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俺厂明火枪买股票,买的都是些去年一直在跌的,现在追跌买进,应该不会有太大风险,但也难有暴利,只是会“赚了”,……
俺明火枪坚信的“赚多少是另一回事”的观点。这是散户小股民应该有的操盘心态。
散户小股民在这里交流,都将自己认为有钱赚的股票推荐上来,大家一起分析,各抒己见,摆明利弊,应该是可以找到好股票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

数次准备金率上调和加息,大盘在2800-2900之间振荡勉强支撑,下周会不会展开跌势 ...
明火枪 发表于 2011-1-17 01:05 http://www.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如还是阴跌,那是要到2650(调整幅度10%);
----------------------------------------------------
    今天大盘跌破了2670点, 离俺明火抢预测的2650点; 只差20多个点子.
=============================
     也不知荥经的股民朋友买票没有;
     错过了机会就太浪废资源了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忘了说一事:
         今天早盘俺明火抢叫朋友帮买进了
         002084 海鸥卫浴
           10000股, 价位是7.94元
-----------------------------------------------------
       早上我在倒底爬(坝), 没来得急发贴, 对不起大家哈.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大学教授张宏良的文章,是对现在中国股市的精辟分析!!

所谓天作孽,犹可存;自作孽,不可活。中国即将发生的巨大金融灾难和目前正在发生的股市灾难,的确与这种流氓文化有关。大家想想看,美国爆发战后最大的金融危机,股市下跌也不过百分之十几,可现在中国一天绝大多数股票就下跌百分之十。越南股市下跌百分之六十就被认为是震动世界的金融动荡,可中国股市同样下跌超过百分之五十,却认为十分正常。美国投资者赔钱不过十分之一,政府就全力救市,越南投资者赔钱超过一半就引起整个世界关注,而中国投资者赔钱又何止一半,去年到现在多数股票下跌超过三分之二,却没有任何人承认更无人呼吁关注中国股灾。为什么?因为美国股市和越南股市下跌是大家都赔钱,唯独中国股市下跌只有老百姓赔钱,既然只有老百姓赔钱,自然就没有人关注了。之所以只有老百姓赔钱,是因为中国同一张股票具有不同的价格,国家一个价格,企业一个价格,外国人一个价格,中国老百姓一个价格,期间相差十几倍,比如中国石油,外资购买价格是1块多人民币,中国百分之一运气好的人抽签价格是16.7元人民币,百分之九十九的老百姓平均购买价格是三、四十元,至于那些通过国企私有化改革到手的法人股(大小非),干脆就没花钱。银行类也是这样,兴业银行股票的外资购买价格是2元多人民币,国内百分之一老百姓抽签价格是16元,百分之九十九中国老百姓的购买价格是四、五十元。也就是说,只要中国石油股票不跌到一元钱,兴业银行股票不跌到2元钱,外国人就不会赔钱,可是一旦跌到这个价格,中国老百姓早就死了几个轮回了。本国老百姓购买本国股票的价格是外资购买价格的十几倍几十倍,这是包括非洲在内的任何国家都没有过的现象,也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现象。
 
老百姓购买价格之所以高出十几倍几十倍,是当初国家承诺只有老百姓手里的高价股能够上市流通买卖,其它所有低价股不能上市流通买卖,也就是说,中国老百姓高价购买的实际上是上市流通权。在所谓股权分置改革之前,这种同股不同价的现象虽然不合理,但是至少没有形成一部分富人和外资对广大股民的公开掠夺。所谓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国家违背承诺,允许所有股票统统上市流通,富人和外资的低价股与老百姓的高价股都按照一个价格买卖,这无异于是把老百姓账户上的钱直接划拨给富人和外资,于是老百姓的灾难就开始了。富人和外资天天欢天喜地抛售股票(即所谓减持),由于他们手里的低价股超过市场总数的三分之二,随着富人和外资的抛售,股票价格就天天下跌,中国石油已经跌去了近百分之七十,兴业银行已经跌去了近百分之六十,世界历史上的股灾也不过如此。由于这是老百姓单方面的股灾,富人和外资与此同时仍然在大发其财,价格48元的中国石油只要不跌破1元钱,价格70元的兴业银行只要不跌破2元钱,外资就仍然在赚钱。中国老百姓购买价格高于外资十几倍几十倍的强制规定,决定了无论股市怎么跌富人和外资都赚钱、只有老百姓赔钱的独特市场现象。这就是为什么所有外资在中国市场上都能成百上千亿地赚钱,唯独中国老百姓赔钱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金融机构在中国市场上赚钱而在美国市场上赔钱的根本原因。正是由于中国股市是老百姓单方面赔钱,富人和外资都在赚,国家和企业都在赚,所以虽然老百姓赔得血本无归、爹哭娘叫,仍然不算股灾不算动荡,甚至仍然感觉是大牛市。
最近建行老总在反驳贱卖银行股时就声称:虽然外资赚了,但是建行也赚了。建行老总却故意回避了一个问题,就是在他和外资都大赚特赚的同时,中国老百姓却赔了,并且赔得很惨,建行去年上市到现在,不到半年时间股价跌去近一半,目前已跌破6.45元的国内发行价,最低达到6.35元,连最初那百分之二抽签买到的幸运者都已赔钱,可是距离不到一元钱的外资购买价仍然很高,也就是说,在中国投资者已经亏损近一半的情况下,外资仍然拥有超过6倍的溢价盈利。世界上有这样对待本国人民的上市公司吗?建行是中国人民60年来一滴血一滴汗干出来的银行,为什么要以如此惊人的悬殊高价卖给中国人,以同样惊人的悬殊低价卖给外国人?让中国股市对外国人永远是牛市,对中国人永远是熊市?面对近万亿资金被建行套牢的那些国内投资者,建行老总不仅没有丝毫的反思和愧疚,反倒振振有词地大谈低价卖给外资的合理性。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建行这种情况发生在美国会怎么样?发生在韩国又会怎么样?别的方面不敢说,至少有一点肯定无疑,就是有人不是坐在办公室,而是坐在监狱里解释这一切。美国龙星公司持有韩国外汇银行股票十年赚了46亿,便引起韩国一片哗然,迫使政府立案调查,拘留了包括美国龙星公司在内的十多名参与的高管。可是建行让美国银行赚了1千多亿,高管反倒站出来为美国人辩护,好像美国没有把整个建行拿走中国就已经占了很大便宜一样。
大家见群就发,昨天这个教授的博客就被封掉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停发新股前后走势(五)2009-07-25 15:20:00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至今,中国大陆A股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了,在这20年当中,IPO重启从来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根据有关数据,从1990年沪深交易所成立至今,A股市场IPO发行间隔时间达到3个自然月及以上的情况共出现过7次,分别为1991年3月至7月、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1995年4月至6月、2001年8月至11月、2004年8月至2005年1月、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
  随着今年6月18日晚桂林三金药业正式公布招股说明书,暂停9个月之久的A股市场IPO终于再次拉开帷幕。随后,万马电缆、家润多也发行、上市,此次IPO重启首几单选择的是中小板。接着,四川成渝和中国建筑的IPO也在7月内相继成行。暂停多时的新股IPO重启,创业板即将发行和新股上市使最近市场产生震荡。那么,重启新股发行和上市前后的市场会怎样演变呢?于是启发我们对历史上曾经停发新股政策前后的出台背景和行情演变作回顾,从中能否找到一些启发?这是我们系列文章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2006年5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宣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标志着以新老划断为开端的IPO正式开始。
  政策出台背景:众所周知,2005年开始的股改异常顺利,短短的一段时间,许多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改对价询价,股改停牌,股改对价实施和股票股改后复牌上涨的全过程,股改胜利完成已经胜券在握。上证指数也从2005年6月的998点快速上涨到2006年5月的1500点附近,管理层认为以新老划断为开端的IPO可以开始了。
  行情演变:政策出台后,由于2001年以来的熊市跌幅过深,超跌严重,加之股改顺利,国有股减持方法得当,犹如干柴遇上烈火,一下子迸发出极为可观的上升动能。上证指数当即从政策出台前的1440点劲升到1757点,随后稍作整理,又飙升到4335点,接着上证指数在大盘股的带动下直冲到6124点,大涨三倍有余,令广大民众真正看到了大牛市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与此同时,新股大量发行,大盘股大量发行,新基金大量发行,中小企业板股票一下子扩容到200余家,那些特大流通盘的大象股如: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中铁、大唐发电、中国石油、中国铝业和中国平安等大盘股都是在那段时期发行的。在大扩容的背景下,股指快速盘升不跌反涨。人们惊奇地看到投资大众的极大投资热情,股票开户潮席卷全国,大量新股民涌入,开户要排队,买新基金要排长队,还要摇号中签才能买到新基金。
  如此,广大民众才真正看到了股票大量发行和股指不断攀升的良好态势,管理层和投资者充分明白到,大牛市制造了民众的财富效应,只有在大牛市中才能大量发行大盘股和新股,也只有大牛市才能激发出民众的空前投资热情,唯有在大牛市中才能解决一切历史遗留问题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再打压,俺明火枪会全仓杀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停发新股前后走势(一)



http://finance.QQ.com  2009年06月20日15:37  
新民晚报  




  近期由于宣布暂停多时的主板新股IPO重启,创业板即将发行而使市场产生震荡。那么,重启新股发行和上市前后的市场会怎样演变呢?于是启发我们对历史上曾经停发新股政策前后的出台背景和行情演变作回顾,看看从中能否找到一些启发。



  沪深股市18年来,挂牌股票数量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美国股市挂牌股票达到800家用了100年的时间,而中国股市仅仅只用了8年。截至2009年5月底,中国股市上市公司的数量至少已经飙升到了1700家,中国股市这种高速融资,在全球资本市场上都是史无前例的。将融资与行情协调发展,是海外成熟股市的基本操作方法。



  不用说美国了,就连颇为被人诟病的香港创业板也是如此。香港创业板自1999年11月成立以来,发行经历了火爆、迅速降温、稳定和低迷等几个阶段,但其发行情况始终与市场行情息息相关。2000年是香港创业板融资最为高峰的一年,而当年也是全球创业板最为火爆的一年。此后,香港创业板的融资就再也没有达到过148.15亿港元的高度,而2003年全年的集资额还不足21亿港元,比2002年下降了70%。截至2004年7月,五年内香港创业板共集资320.52亿港元,发行家数212家,平均每家公司集资1.51亿港元。相比之下,目前也有五年历史的深圳中小企业板块已达273家公司,平均每家的发行规模大大高于香港市场。



  以下是新中国股市历史上的几次新股暂停扩容前后市场表现,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某些启迪:



  1994年2月22日深交所宣布即日起暂停新股上市。



  政策出台背景:在大陆股市从无到有和邓小平建议股市进行试点的倡导下,很快地股指在为数不多的股票面前大涨,沪指从300余点快速飙升到1558点,涨幅甚为惊人。管理层意识到股票供应大大小于需求,于是开始大量发行股票。随着扩容的不断进行,沪指很快地从1558点狂泻到1994年初的700余点,腰斩一大半,而深成指也从1993年2月份的3422点跌到1994年2月22日的1874点收盘,跌幅达45%。



  行情演变:尽管深交所公布暂停新股发行,但股指却像“吃了泻药的病人”,一泻千里而不见任何起色,根本不领政策的“情”。甚至上证指数在深幅下跌后仍从政策出台的1994年2月22日收盘768点竟一路深跌到历史上有名的低点325点,造就了中国股市开创以来的首个熊市底部。如此,管理层才在行情极度低迷的情况下施以强有力的救市政策,上证指数从333点跳空高开,1月后上证指数涨到了1000点之上。



  1995年5月18日,由于国债期货投机过度,证监会宣布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股市飙升,短短三个交易日沪指从577点暴涨到926点,于是同年5月22日为了抑制投机过度,管理层再度出手,宣布股票发行规模,随后股市应声大跌,沪指重新跌回到512点。(待续)









历史上停发新股前后走势(二)



http://finance.QQ.com  2009年06月27日15:03  
新民晚报  




  随着下周一桂林三金上网申购,暂停9个月之久的A股市场IPO终于再次拉开帷幕。重启新股发行和上市前后的市场会怎样演变呢?我们对历史上曾经停发新股政策前后的出台背景和行情演变进行回顾,看看能否找到一些启发。



  1994年8月1日证监会与国务院发布“三大救市”政策,其中第一大政策就是放慢发行和上市节奏,明确1994年内除已发行尚未上市的股票外,暂停新股发行和上市,并严格控制配股规模。



  政策出台背景:这是中国股市非常著名的“三大救市”政策之一。政策出台前,上证指数从1993年2月16日的1558点狂泻到1994年7月29日的325点,下跌了1年半,跌幅深达79%,造成股民资产大幅缩水,其间管理层采取多种措施救市,包括用资金在上海证券市场上对当时的重要权重股——申能股份进行托盘和护盘等市场手段进行干预,但收效甚微。最后不得不在1994年7月末、8月初出台了上述包括暂停发行新股等三大救市政策,如此,才使股市走出“熊”市进入“牛”市。



  行情演变:政策出台后,由于短期跌幅过深,超跌严重,犹如干柴遇上烈火,一下子迸发出极为可观的上升动能,上证指数当即从325点劲升到772点,上涨幅度达一倍多,随后稍作整理,又飙升到1052点,指数大涨两倍有余,令广大民众真正看到了停发新股等政策所产生的救市效果。



  2001年10月23日中国证监会公布首发和增发中停止国有股的出售。



  政策出台背景:在股市赚钱效应的感召下,中国大陆股市股民蜂拥而入,开户数不断大量增加,资金快速地从银行搬到股市中,形成股票市场开始上升的趋势。上证指数从1999年末的1356点缓步盘升到2001年6月的2245点,特别是2000年投机和做庄气氛浓厚。在这种背景情况下,“国有股减持办法”于2001年6月出台,新股发售首开“国有股减持”先河。然而由于国有股的成本完全不能和流通股的溢价相比,于是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造成股指暴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证监会被迫于2001年10月23日宣布“在首发和增发中停止国有股的减持”。一项重大政策在仅公布4个月后就被明令终止了。



  行情演变:自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公布采取市场定价方式减持国有股后,沪深股市剧跌,上证指数一下子从2001年6月的2245点暴跌到2002年1月28日的1339点,股指在短短半年中剧跌900点,令股市从牛市翻转到熊市中,广大股民亏损累累,损失惨重。因为股市暴跌,使国有股减持不能顺利进行,只得紧急喊停。然而市场趋势因此已经彻底改变,尽管政策面及时得到修正,市场并未因停止国有股减持而从“熊”回到“牛”。上证指数仅从公布暂停减持国有股前夕的1520点反弹到1776点后就无力上扬,股指重归“熊”路。(待续)








历史上停发新股前后走势(三)



理财 2009-07-12 04:25:19 阅读109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历史上停发新股前后走势(三)



陈晓钟



  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国内证券市场减持国有股。



  政策出台背景:从证监会的角度来看,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但国有股减持是一项需要不断探索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方面,触及到很多改革深层次的问题,对证券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上证指数从2003年6月份的2245点暴跌到最低1339点,即使后来反弹,股指也仍在1500点以下整理,为此管理层出台了上述重大决定,强调和重申了国有股停止减持的决定。



  行情演变:上述决定公布后,和大多数人的预期相反,股指和股价在短暂的飙升后马上又恢复低迷状态。在政策出台前夕上证指数收盘1516点,6月25日最高飙升到1748点,仅上涨200余点即告不支,接下去股指一路下滑,到2003年1月6日上证指数竟滑挫到最低1311点,把“6·24”政策出台前的低点1339点都被跌破,显示出熊市中的一闪而过,稍纵即逝的反弹态势,利用反弹出货的空头心态在股民中根深蒂固。



  2004年5月28日中小企业板宣布正式启动。



  政策出台背景:自2001年6月开始的大熊市在下跌后曾在2002年1月到2003年11月构筑了近两年箱体整理,上证指数波动区域的底边在1300点附近,而从2003年11月中旬开始的一轮熊市最大反弹,使股指从1307点快速涨到2004年4月的1783点,涨幅为36%。当时,有许多经济学家和评论家认为牛市重又来了,管理层也意识到股票供应仍大大小于需求,于是又开始大量发行股票。



  行情演变:2004年的股市,是当时中国有史以来双向扩容最为登峰造极的一年。截至同年6月30日,证券市场的筹资总额为461.51亿元,较2003年同期的369.07亿元增长25%,并创下2001年以来的新高。而融资的家数为78家,较2003年同期的36家增长了116%,并创出1999年以来的新高。其间中小企业板的大幅扩容最为亮眼,产生了10天认购8个新股,1天同时上市8个新股的扩容大跃进。



  2004年6月2日~11日短短10天集中认购了中小企业板8个新股,6月25日同时上市这8个新股,它们是新和成、江苏琼花、伟星股份、华邦制药、德豪润达、精工科技、华兰生物和大族激光。这8个新股在人们期盼中上市,然则因开盘价较高,在上市初的一段时间里都是以高开低走的走势表现,无一幸免。现在回过头来看,上市初人们最看好的大族激光走势一般,而上市初人们不怎么看好的,开盘价不怎么高的德豪润达和华兰生物现在却表现突出。中小企业板刚上市的表现能否给近期上市的新股以某些启迪呢?



  随着2004年扩容不断进行,沪指很快地从1783点狂泻到2005年的998点,跌幅达44%,几乎腰斩一大半。 (待续)   陈晓钟








历史上停发新股前后走势(四)



http://finance.QQ.com  2009年07月18日15:32  
新民晚报  




  2004年8月31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就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并宣布除上市公司融资外,暂不安排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政策出台背景:自国有股停止减持决定公布后,市场并非如预期那样恢复上涨趋势,反而不堪一击,长期疲软。上证指数在稍作反弹后竟最低跌到1259点,大大低于前面的低点1339、1311和1307点,1300点关口失守,表明股市原有的一些脆弱平衡也已彻底打破,广大股民更是亏损累累。



  2004年的股市,是当时中国有史以来双向扩容最为登峰造极的一年。截至6月30日,证券市场的筹资总额为461.51亿元,较2003年同期的369.07亿元增长25%,并创下2001年以来的新高。而融资的家数为78家,较2003年同期的36家增长了116%,并创出1999年以来的新高。融资的家数表面上没有1999年多,很容易让那些对中国股市不是非常了解的人士产生错觉,以为2004年的融资还不是当时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为厉害的一年。事实上,由于1999年出现了著名的“5·19”行情,那时的高速融资相对持续飙升的行情来说算不了什么。而2004年的高速融资,是在上证综指从2200点暴跌之后连续3年后的熊市中发生的,几千万投资者亏损惨重,连在低位补仓摊薄成本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尽管沪深股市早已是熊气遍野,但在2004年6月25日开盘的中小企业板块挂牌的股票数量还是在短短两个月中迅速增加到了38家。这种大跃进式的高速融资,无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2004年9月14日国务院要求落实《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当时,在2004年新发行上市的100只股票中,曾经跌破发行价的高达4成;在15只实施配股的股票中,有8成跌破了配股价;在8只实施增发的股票中,跌破增发价的有7只。2元以下的股票近30个(不包括基金、暂停上市和在三板市场交易的股票)。行情演变:2004年8月31日IPO定价制度酝酿重大改革和新股发行暂停消息公布后,股市大盘并未像前几次那样马上表现出井喷行情,相反却又缓步下行,上证指数从8月30日收盘1319点下滑到消息公布后的9月13日最低点1259点,击穿了1300点防线,创造出了五年来的新低。随后才在温家宝总理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政策落实“国九条”的消息下反弹,但反弹力度并不很大,随即上证指数又下滑到1000点附近。



  上证综指5年“铁底”1300点被有效击穿,并非是管理层连续稳住股市的能力缺乏,而是反映出有关方面对中国股市的定位思路错误,从而导致了股市长期严重脱离国民经济发展的现实。(待续)陈晓钟






历史上停发新股前后走势(五)2009-07-25 15:20:00 来源: 新民晚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至今,中国大陆A股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了,在这20年当中,IPO重启从来就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根据有关数据,从1990年沪深交易所成立至今,A股市场IPO发行间隔时间达到3个自然月及以上的情况共出现过7次,分别为1991年3月至7月、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1995年4月至6月、2001年8月至11月、2004年8月至2005年1月、2005年5月至2006年6月、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
  随着今年6月18日晚桂林三金药业正式公布招股说明书,暂停9个月之久的A股市场IPO终于再次拉开帷幕。随后,万马电缆、家润多也发行、上市,此次IPO重启首几单选择的是中小板。接着,四川成渝和中国建筑的IPO也在7月内相继成行。暂停多时的新股IPO重启,创业板即将发行和新股上市使最近市场产生震荡。那么,重启新股发行和上市前后的市场会怎样演变呢?于是启发我们对历史上曾经停发新股政策前后的出台背景和行情演变作回顾,从中能否找到一些启发?这是我们系列文章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2006年5月8日证监会发布公告,宣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标志着以新老划断为开端的IPO正式开始。
  政策出台背景:众所周知,2005年开始的股改异常顺利,短短的一段时间,许多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改对价询价,股改停牌,股改对价实施和股票股改后复牌上涨的全过程,股改胜利完成已经胜券在握。上证指数也从2005年6月的998点快速上涨到2006年5月的1500点附近,管理层认为以新老划断为开端的IPO可以开始了。
  行情演变:政策出台后,由于2001年以来的熊市跌幅过深,超跌严重,加之股改顺利,国有股减持方法得当,犹如干柴遇上烈火,一下子迸发出极为可观的上升动能。上证指数当即从政策出台前的1440点劲升到1757点,随后稍作整理,又飙升到4335点,接着上证指数在大盘股的带动下直冲到6124点,大涨三倍有余,令广大民众真正看到了大牛市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与此同时,新股大量发行,大盘股大量发行,新基金大量发行,中小企业板股票一下子扩容到200余家,那些特大流通盘的大象股如: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中铁、大唐发电、中国石油、中国铝业和中国平安等大盘股都是在那段时期发行的。在大扩容的背景下,股指快速盘升不跌反涨。人们惊奇地看到投资大众的极大投资热情,股票开户潮席卷全国,大量新股民涌入,开户要排队,买新基金要排长队,还要摇号中签才能买到新基金。
  如此,广大民众才真正看到了股票大量发行和股指不断攀升的良好态势,管理层和投资者充分明白到,大牛市制造了民众的财富效应,只有在大牛市中才能大量发行大盘股和新股,也只有大牛市才能激发出民众的空前投资热情,唯有在大牛市中才能解决一切历史遗留问题也。

 楼主| 发表于 2011-1-23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总是有些相似之处,希望这些资料,各位能从中获取一些收益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际华集团”可能只是回抽4.00元,感觉会到3.5元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谨慎大过,空仓就会可能有是大错。

 楼主| 发表于 2011-1-24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际华集团”可能只是回抽4.00元,感觉会到3.5元
-------------------------------------------------
  操作: 4.20以上卖出一万股.
          先降低成本再说下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