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3# 营击长空
我们这支刘氏是北宋时期进入四川的。远祖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四牌楼,1003年迁居湖广省麻城县葛市街,1192年(南宋)二世祖刘帝儒中十八名状元,初任西秦龙州州牧(龙州,今四川江油、平武地区),后升西蜀太守,此时包括湖广省在内的北方地区已被金、西夏所侵占,正得陇望蜀欲举兵南侵,1235年始祖年已94岁,二世祖63岁,始祖以年迈以及湖广省之动荡局势不愿再回麻城,故举家迁居营山西关外“大堰沟”。(据我考证,营山有两个地方,一是丰产乡的“大盐沟”;二是文殊乡的“大堰村”。估计“大堰沟”就是“大堰村”所在地,这儿远离县城、三面环山,是躲避战乱的最佳选择之所。)
宋理宗(赵昀)端平二年(1235年)蒙古军率50万大军,向南宋发动大规模进攻,分路侵占四川。自盆地西北漫向东南。因战乱连年,许多府、州、军、监,遂成荒废,人口减少,治地屡迁。端平三年(1236),龙州、隆庆府,阆州、顺庆、普州等地,次第荒废,荣州择地侨置,遂宁府权治蓬溪寨。嘉熙元年(1237年),重庆府吃紧,黔州沦陷,富顺监废。四年(1240)成都府失陷,巴州兵乱。四川形势十分严竣。宋淳祐三年(1243年),蒙军攻打泸州,四川战局更趋严重,叙州、资州相继兵乱。普州据险置治,阆州移治大获山,局势非常紧张。余玠、赵钟等,率军坚决抵抗,奋勇反击。先后与蒙军作战30多次,蒙军大败。余玠、赵钟等,为巩固战果,扩大部队,积极设馆招贤,并广泛征求守蜀意见,制订守蜀计划:筑险屯守要镇,调整军队驻防。把城寨修筑在长江、嘉陵江,沱江,渠江,岷江、通江沿岸,有险可守的山上,有力地限制了蒙军骑兵的冲击,使四川局势逐渐好转。 淳祐十一年(1251年),余玠、赵钟等,还率军北伐进攻蒙军占领下的汉中。但是,余玠的治蜀功绩,受到朝廷权贵的嫉妒和迫害。终于在宝祐元年(1253年)五月,“宋召余玠还”,七月暴卒。 宝祐二年(1254年)正月,蒙军忽必烈率十万大军从松潘分路进攻四川。宋军都统张实、利州路转运判官赵钟和知县谭渊,积极调兵遣将,利用“筑险屯防”阵地,奋起迎战,由于宋军居高临下,准备充分,乱箭、飞刀齐发,蒙军败退。从此,四川政局基本稳定长达30多年。 帝昺(bing丙)祥兴二年(1279年),元灭南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