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74|评论: 40

[爆料]昨天夜里,一只悲怆的阳雀飞进了我的耳里。。。。。。。。。。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0-4-28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乡的阳雀   文 / 邓四平


  一声凄厉的哀鸣划破夜空的宁静。
  一声啼血的悲叹穿越亘古的时光。
  面朝大地,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麦熟时节。
  传说中的前娘后母。传说中的同胞兄弟。
  “李桂阳。你在哪里?”
  一碗煮熟的麦子。
  一粒滑落面颊的泪滴。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三尺以上有神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李桂阳。你在哪里?”
  善良淳朴的哥哥。偏心自私的后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皇帝自古爱长子。百姓历来疼幺儿。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翻越千山万水。年年。月月。岁岁。憨厚的哥哥只为寻找一位被前娘自私之箭伤害的弟弟。
  “李桂阳。你在哪里?”
  走遍黄昏黎明。岁岁。年年。月月。憨厚的哥哥只为寻觅一位血浓于水的亲爱的弟弟。
  忠。孝。仁。悌。
  礼。义。廉。耻。
  哥哥寻弟泪花流。
  “李桂阳。你在哪里?”
  一碗煮熟的麦子。击穿一颗伤透灵魂的心。
  一粒滑落面颊的泪滴。滚烫一段侠骨的柔肠。
  杜鹃啼血。年年花开。聆听着花开的声音,在缤纷的落英中,英雄自古在破冰的艰旅中孤独地死去。
  子规唤春。四季轮回。凝视着时光之刃的锋利,在灯火阑珊的低回中,伊人已憔悴,童年的阿娇只是一个痛彻心扉的凄美的回味。
  桑梓应是埋骨地。不需马革。不求裹尸。嘉陵江的浪花,自是最美的悼词。
  故乡远在山尽头。
  桃花汛。每年疯长在思乡的哀愁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
  离别故乡的脚步渐行渐远。
  早已寻不回来时之路。
  风雨兼程。一道孤独的背影。
  母亲的叮嘱和凝望,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瘦成一道所有游子记忆里最伤感的剪影。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一只阳雀,以热血的名义书写着一个大写的“悌”字,所有的四书和五经,都抵不住一只小小的阳雀悲怆的哀鸣。在风雨沧桑中,一声凄厉的哀鸣划破夜空的宁静。在似血的残阳中,一声啼血的悲叹穿越亘古的时光。
  “李桂阳。你在哪里?”
  一只阳雀,以慈悲的行动诠释着一个大写的“义’字,所有的经史和子集,都抵不住一只小小的阳雀深情地呼唤。
  大爱无疆,善良仁慈才是世间万物最永恒的主题。仁者无敌,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才能让世间万物最终和谐统一。
  “李桂阳。你在哪里?”
  一声凄厉的哀鸣划破夜空的宁静。
  一声啼血的悲叹穿越亘古的时光。
  一碗煮熟的麦子。煮不熟一腔慈悲的大爱。
  一粒滑落面颊的泪滴。从传说的深处滴落。星辉闪耀。以飞翔的方式,追寻着永远无法抵达的无言的结局。
  “李桂阳。你在哪里?”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010年4月28日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嘉陵第一桑梓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0-4-28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字里行间透露一种手足情牵。在邓老师的的笔下,总是从家乡浓郁的乡土气息里,分明能够寻找到芬芬芸芸的喧嚣尘世的一种大爱、、、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消水白鹤飞
未命名.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山水如画
未命名.jpg.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山水如画
未命名.jpg.jpg.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志们,莫跑,欢迎到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来作客,吃呱少午才走嘛。。。。。。。。。。。。。。。。。我给你煮一碗麦子给你吃。。。。。。。。。。。。
未命名.jpg.jpg.jpg.jpg

发表于 2010-4-28 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优美的文笔,文字功底相当深厚。
就是下面配的图片与文章相差太远了,完全不能想到一起去。
建议以后配一些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片,这样更能增加视觉效果。
至于这些图片,该是什么内容就另开一个帖加进去。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优美的文笔,文字功底相当深厚。
就是下面配的图片与文章相差太远了,完全不能想到一起去。
建议以后配 ...
野笏 发表于 2010-4-28 18:11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省网超级版主小野妹妹的关心和支持。
    今后我尽量做到配图与文字相关。。。。。。。。。。。。。
    再次谢谢小野妹妹。。。。。。。。。。。。。。。。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杜鹃啼血。年年花开。聆听着花开的声音,在缤纷的落英中,英雄自古在破冰的艰旅中孤独地死去。
  子规唤春。四季轮回。凝视着时光之刃的锋利,在灯火阑珊的低回中,伊人已憔悴,童年的阿娇只是一个痛彻心扉的凄美的回味。
  桑梓应是埋骨地。不需马革。不求裹尸。嘉陵江的浪花,自是最美的悼词。
  故乡远在山尽头。
  桃花汛。每年疯长在思乡的哀愁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
  离别故乡的脚步渐行渐远。
  早已寻不回来时之路。
  风雨兼程。一道孤独的背影。
  母亲的叮嘱和凝望,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瘦成一道所有游子记忆里最伤感的剪影。
  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反复思考,觉得还是要给我这个写得稚嫩的文章尽量配几个大美女哦。。。。。。。。。。。。。。。。。。。
有了美女配图,还怕你们不点开帖子看哦。。。。。。。。。。。。。。。。。。。
咯,小王美女,你说是不是哇??????????????????????????????????
山美,水美,人更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蓬安嘉陵第一桑梓欢迎你。。。。。。。。。。。。。。。。。。。。。。。。
http://img.mala.cn/month_1004/100428130998674f8eace29fbe.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0-4-28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市放牛   文 / 邓四平
    弯弯的牛角,墙似的身躯,柱子一般粗壮的腿脚,扑闪扑闪通晓人性的大眼睛,仿佛镂空雕塑一般的鼻子,再加上一根晃悠晃悠活泼可爱的长长的尾巴,这便是故乡的水牛镌刻在我心目中挥之不去的难忘的印象和记忆。
  乡下农村,对于农家人来说,牛是一种极贵重的家畜,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能养得起牛,往往一个村里,要四五户甚至十几户人家联合起来共同出资,才能买回一头小水牛犊来,挨家挨户排好时间轮流饲养,待到牛犊长大,一到农忙时节,挨家挨户又会排好时间,牵回牛去帮着主人犁田耙地。栽秧打谷,割麦插禾,一年四季,忙乎到头,牛是很少能够得到休息的,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牛便也就成为了勤劳辛苦憨厚的代名词了。
  “大田四四方哦,牛儿走前方。鞭儿舞得勤哟,打在我心上。”最使人难忘的就是故乡农人赶牛犁田的情形了:青山绿水之间,蓝澄澄的天,明晃晃的水田,无边无际,水天相连。水牛颈上枷一付丁字形担枷,一人扶犁,跟在牛的身后,一前一后,和谐统一,仿佛亲如一家共同劳动的兄弟。
  每天半夜时分,天上的月亮星星还没隐去,夜凉如水,别人正在酣梦之中,就要牵牛下地,大多数时候还要到远离人烟的山野沟壑辛勤劳作,山水之间,天地人和,赶牛人便成为了最为出色的歌者、舞者,赶牛人激情飞扬,赶牛歌活力四射,以天为幕,以地为台,宽阔明亮的水田之中,赶牛人口中不断吆喝着“吃打——吃打——”“踩沟——左转——右转——后退——向前——”,手中的长鞭在空中响亮地飞舞,清脆的鞭花宛如青山绿水间柔美的芭蕾,其实那鞭子根本就没落在牛的身上,只在半空中划拉出清脆的声响,便就魔术似倏地迅速收回,或者落在水中,水花飞溅,赶牛的农人疼牛胜过自己。
  其实,牛是一种通晓人性富有灵性的神奇的动物。小时侯,看电影《牛郎织女》,那头和牛郎相依为命的老黄牛不但能开口说话,而且还能指引善良厚道贫寒的牛郎娶回美丽的七仙女,甚至,最后天上的王母娘娘从中作梗,强行拆散恩爱的牛郎和织女,死后的老黄牛还能让牛郎担上孩子披上会飞的牛皮,帮助牛郎追撵七仙女,最终成就了一个流传千年万年年年七夕鹊桥相会的凄美传说。有人记住了天庭的凶险和法力无边,有人记住了七夕的浪漫和甜蜜的爱情,有人记住了七夕葡萄架下温柔的呢喃,在我的心中,老黄牛对于主人的忠诚和忠贞,却牢牢地令我感动至今。
  小时候,家乡也是常常可以看见黄牛的。黄牛没有水牛一样的弯弯长长的牛角,所以,我们根本不用怕它,甚至常常还欺负它。那时候,公社的供销社就有两架用黄牛拉货物的板板车,一位赶车人叫唐学远,另一位赶车人叫罗满堂,每天一大早,晨曦初露,两位辛苦的赶车人便驱赶着两架黄牛拉的板板车大声吆喝着上路了,赶车人是到20多里远的一个叫兴隆区的地方的供销社去拉货的,来来去去四十几里地,往往直到夕阳西下时,两架载满货物的板板车才会步履蹒跚地老人似的沉重地回到永兴场的街上,于是,儿时的我们,大老远地就去追撵那老黄牛拉的板板车,直到卸完所有的货物,我们又会爬上车去,挥舞着长长的赶牛鞭子,大声吆喝着,赶着黄牛,载着我们像古时候春秋战国里的武士一般耀武扬威地游行。直到玩到两位赶车人来收车的时候,我们依旧还没尽兴,又拣拾起那套在老黄牛脚上赶路的废弃的牛草鞋来,绑在自家门前高大挺拔的桉树上,学着电工爬电线竿的样子,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但是,我们却非常害怕那长着弯弯的长长的牛角的大水牛,水牛是要斗人的,用牛角。马善被人欺,人善被人欺。对于牛而言,居然也是同样的道理。
  而生命的轮回,对于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公平和公正的。生和死,生即意味着死,而死也许不一定意味着新的生。小水牛出生之时的情景是非常奇妙的,怀孕的母牛生产之时,小牛犊从母牛的屁股里像拉牛粪一样“哗啦”一声喷射出来,在母牛慈祥的目光注视中,在母牛充满爱怜的“哞哞”的呼唤声中,那浑身湿漉漉的小牛犊居然自己努力地动弹着四腿,摇摇摆摆地挣扎着,竭尽全力地站立了起来,还未站稳,却又马上就向旁边倒了下去,据说小牛犊要真正站立起来之前,先要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倒下去一次,据说这就叫传说中的“牛儿拜四方”,很是有趣和奇特。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杏花村的酒香飘过千年,至今依旧醉人。那是诗情画意的描述。牧童的短笛轻吹,婉转的曲子穿越千年农耕岁月的时光隧道,那是大唐才子杜牧****倜傥的挥洒。
  不过,在我的心目中,晨曦初露的清晨,抑或夕阳西下的黄昏,放牛确实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美好回忆。牛是一种怕生的动物,遇见生人,便会警惕地提防。甚至一旦当它觉得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之时,便会如黔之驴一般,愤怒地用自己的牛角来警示对方。但却一般并不主动地进攻。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其实也是狡猾不过阴险的人类的。人类居然发明了烧红的烙铁,狠心地穿过牛的上嘴唇,活生生地烙出镂空的雕塑一般的牛鼻子来,然后套上粗大的缰绳,一旦缰绳在手,就仿佛捏住了蛇之七寸一般,又俨然抓住了人之把柄一样,那牛无论多么刚烈,便也只好任人摆布了,哪怕是小小顽童,也可轻易驾御高大威猛的大水牛的。那时候,只要我们在前面牵着牛的缰绳,那牛便会老老实实地站在我们身后的草坪上吃草,而且,时常像温驯的宠物狗一般抬起头来,哞哞地冲着我们讨好地叫唤。有时候,我们也常常骑到高大的牛背上去骑牛马儿,挥舞着青绿的桑树枝桠打着牛的身躯和屁股,那大水牛也会温驯地听凭我们的摆布。
  犁田耙地,栽秧打谷。各种各样的农活,几乎没有一样是缺少得了牛的参与的。而牛的最后结局,却依旧免不了一种悲惨的死,甚至被血腥残忍地屠杀的死。
  杀牛匠的职业比刽子手的职业更残忍,刽子手屠杀有罪的人,当然也有冤死之人。而杀牛匠屠戮的却是辛苦了一生的衰老的牛。当衰老的牛,最后要被屠杀的时候,其实,它是知道最终就会有这样的一天的来临的,往往几天前,那牛它便默然地僵卧在牛圈里,慢慢地咀嚼着牛草,仿佛一个慈祥地老人在回忆着过往的美好时光。从容。镇定。饱经沧桑。待到主人家将粗大的牛缰绳交到杀牛匠手中之时,那待杀的牛的粗大的眼眶里,却会瞬间蓄满晶莹的泪水,甚至,大颗大颗的泪水闪烁,滴答滴答地滚落地面。当牛的四脚被粗大的绳索牢实地捆绑,当瘦弱衰老的身躯被残忍地放倒在地,当结实的板凳卡上弯曲的牛角,当雪亮的杀牛刀残忍地戳进衰老的牛颈,在雪亮晶莹的泪花中,在一声最后的凄厉绝望的哀鸣和哀叹中,辛苦可怜的牛儿竟然就这样走完了一生的尘世之路。
  小时候,每每一看见,老家永兴供销社那阴森寒冷的高墙前,那用粗大青绿的竹篙新撑起来的又一张血淋淋的牛皮时,我的眼睛里,顿时就会感到一种刺眼的难受。这样的结局绝对是不公平的,牛的结局和归宿,绝对不应该是这样的。而事实上,人的结局,在某种程度上,或许和牛一样。只是我们芸芸众生没有发现。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有时候,在故乡的这个秀美的小城,偶而也会看见,两三个赶牛的农人或者商贩赶着几头衰老的牛经过城市宽敞的大道,一路匆匆地绝尘而去。也有时候,看见一辆破旧的卡车缓慢地驶过城市的街道,那车上满满地载着一车用网子笼罩着牛,我不知道,它们将驶向何方,我也不知道,它们的最终归宿将去哪儿,但我只看见,那些辛苦了一生的衰老的牛的眼睛里蓄满了悲愤的泪水。
  全都。
  2010年4月25日2898字记于司马相如故里蓬安

发表于 2010-4-28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发表于 2010-4-28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好..

发表于 2010-4-28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采好就是不一样

发表于 2010-4-28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干寂寞

发表于 2010-4-29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哥还以为是一只悲惨的麻雀飞进你的耗子嘴里了!哈哈哈哈哈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