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氏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四牌楼,远祖于北宋1003年迁居湖广省麻城县葛市街,公元1192年,我二世祖刘帝儒中十八名状元,先任西秦龙州州牧(龙州-古地名,今四川省江油县、平武县地区),后升西蜀太守,1235年辞官定居营山县西关外大堰沟。
明朝万历年间,我14世寅臣、廷臣二兄弟迁移至老林牛牧山;公元1736年我21世祖刘有能由赵家堰迁居二龙(涌泉)泉水庙落业,其子孙后代散居一、二、三、四村,人丁兴盛。
我始祖自宋代定居营山至今已历经八百多年风雨,繁育子孙后代三十余世,主要定居点如下:
我长房十四世廪生寅臣公、王孺人子孙居于双堰子、赵家堰、梅子铺、牛牧山、老林场、三磴石、圆山子、龙逩漕,二房十四世祖庠生廷臣公李孺人子孙居三堡堂、双河口、外郎坝、大庙场、黄泥坪、观音堂、碑凹口、张家沟、刘家坪、刘家沟、干坝子、旗杆嘴、龙泉坝、水磨滩,凡此两房皆自初祖大堰沟发迹,同为十三世祖庠生尚兴公冷孺人之后;其居白鹤林、刘家坝、千石坝三处者,乃十二世叔祖玩公之后;其居麻柳园、玉皇观两处者,乃十一世叔祖庠生澧公骆孺人之三子瑶公杨孺人之后。
十八世祖文奇公所育五子,长天章、次凤兰、三秀兰、四云章、五茂兰,凤兰之后居刘家沟,秀兰之后居玲珑山,云章之后成杨家沟,茂兰之后无所考查。我十九世天章祖所育二子,长浚次渊,渊祖之后居消水河、才子岩、巴中、六墓孔、高峰寺等,浚祖由团凸岭迁于赵家堰落业居住,亦育五子,长有能、次有才、三有俊、四有彦、五有盛,有才之后居赵家堰宝竹庙孔雀硐,有俊之后居东关外竹林湾赵家堰,有彦之后故绝无嗣,有盛之后无所考查。我有能祖自乾隆元年丙辰由赵家堰迁于圆山子,家住泉水庙,复育五子,长学尧、次学舜、三学礼、四学周、五学易,同居圆山子泉水庙、三官庙等处,惟学尧之长子于龙迁于巴中青江渡中利坪。
望居住以上各地(有的属古地名)的刘氏与我联系,以结宗族之谊(QQ:200709886)。
具体族谱资料请登录本人QQ空间查阅:
http://user.qzone.qq.com/200709886/blog/1270196015
或登录营山论坛麻辣社区:
http://bbs.mala.cn/thread-1826833-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