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BAIDU了一下,确有此类事件发生。
注意注意!!!
日前,北京市朝阳法院接到了一起特殊的诉讼请求:因测出体内含有酒精被认定为酒后驾车而受到扣本、罚款、记分的行政处罚,司机陈某不服处罚诉至法院,称自己只是在开车途中服用了两支藿香正气水,并未饮酒。但法庭认定无论陈某喝过什么,只要酒精检测超标就应接受处罚。
“藿香正气水与一般的液体剂型药物不同,它是用酒精提取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中医科主任杨国汉教授说,对酒精过敏者以及司机,服用藿香正气类药物时,应避开“水”,最好选择丸剂、胶囊等其它剂型。
杨国汉教授说,藿香正气水属于酊剂,它不以水为溶剂,而是采用一定浓度的酒精溶解。一般来说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浓度在10%左右,但由于其品牌很多,质量标准并不统一,其中的酒精含量也有所不同,有的可高达30%-40%。
一般来说,少量服用藿香正气水,比如一到两瓶,经过一段时间的胃肠代谢,应该是检测不到明显的酒精含量的,但是如果刚刚服用完不久(半小时以内),口腔中的酒精还来不及充分挥发,通过呼吸式酒精检测仪是有可能测出来的。
藿香正气类药物剂型很多,比如水剂、口服液、丸剂、胶囊、软胶囊等,其中除了藿香正气水,其它都不含有酒精,比如藿香正气液不含酒精,口感也比较好,司机朋友可以把它作为“水”的替代品。
开车慎用的几类药
扑尔敏、赛庚啶等抗过敏药;安定、氯硝安定等镇静催眠药;阿司匹林、安乃近等解热镇痛药;可待因、克咳敏等镇咳药;胃复安、吗叮啉等止吐药;利血平、可乐定等抗高血压药;麻黄碱、喘康速等平喘药;硝酸甘油、心得安等抗心绞痛药;胰岛素、优降糖等降糖药等。
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非那根)、扑尔敏、克敏嗪、赛庚啶等抗过敏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因其具有减轻鼻塞、流涕等感冒症状,也被用于感冒的治疗,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抗感冒药,如日夜百服咛、恺诺、重感灵、新康泰克等,都含有扑尔敏的成分,服用后可能出现嗜睡、眩晕、头痛、乏力、颤抖、耳鸣和幻觉等症状,司机服用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据《扬子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