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灾后重建重视民生 青川建智慧岛教育基地
( 2010-05-07 10:14:41 ) 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杨华丽 邹万明)小青瓦、白粉墙、人字顶,青川县竹园镇三郎村村民像青川其他震区群众一样都已经搬进了新家。在蜿蜒的青竹江旁,曾是一片荒滩的青川县竹园镇史家坝片区,一个崭新的教育园区拔地而起,这里将会是青川县的教育基地,当地人叫它智慧岛。在剑门关,重新开放的景区引游人如潮水般涌来,重建后的剑门关带动了周围村镇的旅游经济。
青川县三郎村112户农户搬进新居
罗祥清是一名石砚艺人,已经在三郎村从事了19年的石砚雕刻。他和妻子正在合力完成的一件“五龙戏水”石砚预售价达到5——6千元,夫妻两人合作要20天才能完成。他原来住在山上的松树村,去年搬到这个安置点。
http://sichuan.scol.com.cn/fffy/img/attachement/jpg/site2/20100507/0d4dbc912f.jpg
三郎村村民正在雕刻石砚
“这里修成规模了,有名气了,路也修得好,我的石砚价格也升起来了”,罗祥清说原来在山上住的时候,这个“五龙戏水”石砚最多只能卖4千元,重建后的新农村环境优美,人来人往,对他的事业发展很有利,他已经准备收徒弟了。
村民徐春华4月份才搬进新居,原来在附近一座山下种地,地震后,她到一家石英砂厂打工,每个月能挣一千多元,丈夫王正青身体不好,目前在家养病。搬来新居后,她们家也参与了村里的集中养殖,养了800多只土鸡,并拥有自己的果园。谈起以后的生活,她希望果园能快快地长起来,一家人能够衣食无忧。
像他们一样,三郎村112户农民已经搬进了统一风格的二层小楼。这些自建房每户需自费5到7万元,其他资金来自特殊党费、社会捐赠、政策性贷款等途径。
这些民居依地势而建,盘旋起伏,梯形坡道上用石头和水泥筑起固定,安上白色小栅栏。每家每户房屋样式、颜色统一又稍有变化,水泥地砖铺就的院子里栽种着桃树等果木和统一配置的景观植物,房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门前有垃圾桶,几十米远处就是垃圾中转站。房前屋后水、电、气管道完善,配套设施齐全,庭院建设时尚又不失乡土气息。村里还有卫生站、旅游厕所和活动室等设施。
竹园镇党委副书记杜建平说,为解决安置农民日后的生计问题,当地政府没少动脑筋,村里建了统一配置的养殖小区,饲养土鸡5000余只,每家有100多只,集中养殖,栽植的5000株桃树很快就可以挂果。此外,村里还发动有雕刻技艺的村民带动发展“黎渊石砚”特色产业,并计划开办农家乐、农家生活体验,发展乡村旅游。对口援建的浙江为村里引入的玉米、种兔等新品种新技术,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并解决了一部分就业问题。
|